提到陶渊明,人们往往会想起舒适的田园生活,潇洒快意的人生,还有他的洒自然率真和永远保持对自由的向往的初心。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最明显的就是他隐匿于山水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两耳不闻窗外事,追求自己心灵上的一片净土还有“诗意的栖居”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并不是像他的生活一样安逸而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动荡和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荡的年代文人并没有多受欢迎,人人都胆战心惊,稍微做的不好便会有杀身之祸,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例子。在那个时候这样的例子真的不在少数,其实像陶渊明一样急流勇退回归自然做一个普通人的诗人并不在少数,但是陶渊明确是回归自然后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没有感叹山河飘零,而是做起了闲适的诗人,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的表达。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村田园。在这个时候,在这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里田园才是他真正的归属是他他唯一的乐土与精神寄托。虽然以往桀骜不驯的陶渊明自此之后醉心于田园,不想再回归世俗,直到他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算得上是一个被时代逼出来的隐士,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真正想要做到心灵清净又谈何容易,想要躲避,这世间有哪里才能被称之为净土,只有自己真正的心灵静了,自己的内心再也无人打扰了,才能做到真正的静。
陶渊明一生高洁脱俗,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知道大隐于世,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是我国古代文人崇尚的楷模。他并不是毫无抱负,他做过官,但是被现实打败,世俗的丑恶让他厌恶至极,他也想将自己救人的抱负得以施展,也有济世救人的情怀,但是世俗的逼迫,官场的险恶,最终选择归隐,过着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他创作了大量的田园诗歌,安贫乐道,是最佳自然的崇尚者,他同时也是个性情中人,酒与菊成为了他的代表,正是他的这些性情与品行,得到了我国士大夫的强烈认同感,从而把陶渊明作为他们的典范。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性情的高洁与品德的完善让他获得永久的美名。
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将田园生活描绘的非常美好,向往自由,将一腔报国热情放在了祖国的山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