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有哪些皇帝在泰山封禅

古代有哪些皇帝在泰山封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3/12/24 13:29:08

泰山乃是五岳之首,中国古代人们认为泰山可以上通到天。因此中国古代一些帝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德就喜欢去泰山封禅,以此来天下人彰显。

“封禅”,是中国古代民族或国家最高祭典。因为它是人间“帝王”与天、地通话的仪式。《史记??封禅书》正义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埴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盲禅者,神之也。”又引《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但是,一般帝王还没有资格封禅,一定要受命于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资格。

一、秦始皇

秦王嬴政一统七国后,始称皇帝,也就是秦始皇。秦始皇觉得自己的功德甚大,于是于公元前219年东巡。始皇帝亲自定礼制,整修山道,登泰山,立石颂德。不过秦始皇泰山封禅的祭和祭礼秘而不传。

二、汉武帝

公元前110年三月,汉武帝率群臣东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顶立石。汉武帝效仿秦始皇自定封禅礼仪:至梁父山礼祠“地主”神;其后举行封祀礼,在山下东方建封坛,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书;行封祀礼之后,武帝独与侍中奉车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礼。

三、汉光武帝

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汉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仪完成,汉光武帝登泰山顶,祭天封禅。

四、唐高宗

公元665年十月,唐高宗率领众大臣,还有武后,与四周小国的使节和酋长一起向泰山进发,12月云集泰山。高宗命人在泰山顶筑坛。次年正月,高宗登顶祭天封禅。

五、唐玄宗

公元726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礼沿袭乾封旧制。封禅后,封泰山神为“天齐王”。

六、真宗

公元1008年十月,宋真宗自汴京出发,率众大臣,东封泰山。将乾封县更名为奉符县;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

标签: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什么让李旦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睿宗

    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正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而后,李旦便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他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当时,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

  • 豪格没有继承皇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位

    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突然去世,事出突然,具体原因现在也无人知晓,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大清国呼声最高的两个接班人豪格、多尔衮跃跃欲试,都对继位人的位置势在必得,但是客观来说,豪格的胜算很低,有三条是他的硬伤。其一,豪格政治上颇不成熟,因此他的仕途生涯大起大落,一波三折,坎坎坷坷。封和硕亲王不

  • 多尔衮发布剃发令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多尔衮

    多尔衮之所以颁布剃发令,是被一个小人挑唆的结果。这个小人,叫作孙之獬。孙之獬,山东淄川县(今属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人。此人是天启年间进士,进入朝廷后,立刻拜了魏忠贤的码头,成了阉党成员。崇祯登基后,清除阉党,就把孙之獬轰出了朝廷,永世不再录用。结果,明朝不录用孙之獬,孙之獬却拜了清朝的码头,重新当官

  • 孝庄没有阻难多尔衮死后被挖坟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孝庄

    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朝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17岁就随皇太极出征打仗,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屡立战功。不过,这位杰出的军事家,一生活得并不长,年仅39岁就薨天了。且更为悲壮的是,死后2个月,还被顺治帝命人将尸骨挖了出来,暴尸示众!活了39年,一向高傲自满的多尔衮,或许从未想到,自己死后还

  • 崇祯拒绝皇太极议和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

    1642年,内忧外患,明朝局势岌岌可危。此时满清提出议和,而崇祯听到虽有怀疑,但是机不可失,依然让兵部尚书陈新甲派出使者去与满清谈判。满清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皇太极也亲自迎接使团,大家一定很奇怪,明明满清追着大明打,为什么要对大明这么客气?皇太极提出和崇祯议和,条件也不是很过分,为何崇祯拒绝了呢?皇

  • 多尔衮没能继承皇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位

    清朝的皇帝继承制度很特别,早期、中期和晚期都不同。早朝不是由皇帝生前在皇子中指定,而是议政王会议议决,这种制度鼓励了诸王积极进取,但内部矛盾也随之激烈。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去世,矛盾更为尖锐,形成多尔衮和豪格对立的两派,他们互不相让,大有兵戎相见之势。多尔衮文武双全,精明强干,位居群臣之首,威高权

  • 顺治挖多尔衮墓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治

    多尔衮去世才两个月,顺治帝就残忍的对他实行“毁墓掘尸”。这件事是不太容易让人理解的。照理说,多尔衮都已经死了,已经对顺治不构成威胁了。而且多尔衮也没有什么后人,只有一个女儿。多尔衮的后代,不可能再把持朝政了。对于顺治帝来说,最好的做法就是顺水推舟,实现权力的平稳过渡。这样的话,他也可以做一个好人,避

  • 皇太极登上皇位的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位

    大清的前身后金,其大汗之位的继承,不是努尔哈赤的一言堂,需要与王公贵族、各旗旗主共同商议。努尔哈赤可以选出中意继承人,只要贵族和旗主们满意,就OK了。努尔哈赤曾明确过两个继承他汗位的儿子,一个是长子褚英,一个是次子代善。当时没有皇太极什么事儿。长子褚英,文武双全,战功赫赫。但短板是不会做人,最后天怒

  • 皇太极的嫔妃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嫔妃

    孝端文皇后,本名哲哲,她是皇太极的发妻,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与皇太极成婚,年十六岁。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因皇太极继承大汗,她封为大福晋。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皇太极任大清国皇帝,她晋升为中宫皇后,居清宁宫。顺治帝即皇位后,尊其为皇太后。后入关居紫禁城。顺

  • 豪格输给多尔衮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

    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虽然多尔衮比豪格还要小几岁,但毕竟是长辈,历史上一般侄子都斗不过叔叔的。比如建文帝朱允炆,还不是被四叔朱棣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其母妃阿巴亥是乌拉部的公主,身份高贵,非比寻常。“子凭母贵”,多尔衮自幼便被努尔哈赤捧在手心中,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