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起义与李自成起义的结局为什么大为不同

朱元璋起义与李自成起义的结局为什么大为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5 20:14:32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或是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如朱元璋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运动。但世人总会问到同是农民起义,究竟是为何两人结局会差这么多呢?一个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另一个则仓促逃亡,身首异处。

朱元璋因为小时候家徒四壁,迫于生计,曾为地主放牛。25岁时,参加红巾军起义一同反抗元朝统治。起义军在1356年攻占集庆路,并且将它改为应天府。在起义军的英勇抗争和不懈努力之下,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在举兵北上之后,一举攻下了元朝首都大都,并且乘胜追击,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在最终确立政权之前,他带领着起义军又平定了辽东、西南等地,为最终统一整个国家、巩固新政权的统治做出了基本的铺垫。并最终于洪武元年初,在应天府称帝,统一全国。

成立明朝过后,朱元璋吸取元朝的灭亡的教训,极力推崇改革,如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废丞相和行中书省,对于贪官污吏进行严惩;在经济上兴修水利,并让人民能够分到土地;在军队管理方面,制定相关的制度严格控制军队。正如他所说的“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在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之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逐步提升。

李自成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被压迫的他于崇祯二年组织农民起义,在起义时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如在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让军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在灾荒严重之时,李自成减少农民的赋税,并让他们有田可耕,使得农民们的内心有了巨大的安慰,这也使得军队的人数得以扩充,士气大发,一举消灭了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并乘胜攻占了西安。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建立新政权。新政权建立不久便攻占了明朝首都北京,最终推翻明朝的统治。但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多尔衮吴三桂合兵,攻打李自成,李自成最终战败,乘舟东下逃亡,并计划抢夺东南作为抗击清兵夺回胜利果实的基地。但由于军队准备尚未充分,便被清兵袭击,李自成最终被杀害。

就两者的起义经历而言,李自成较朱元璋并无太大的差别。两者都有着超乎于本阶级的军事指挥才能,都能指挥起义军将旧政权推翻,最终建立一个新的政权。

同时,两者在起义之时,都能够很好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积极的为贫苦大众而考虑,对于政权的管理也有着相对较好的经验。

但是唯一的李自成不如朱元璋的地方在于,朱元璋在夺取元朝政权之后,并没有直接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而是首先平定其他地区的动乱,为自己的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打好坚实的基础,而李自成则没有进行周全地考虑,在仍然存在有对新政权的威胁之下,建立了大顺;加之军队在起义胜利之后,疏于管理,使得遭受袭击,最终导致失败,无奈将胜利的果实拱手让人。

这就是同是农民起义,李自成比朱元璋差的地方,这也造成了李自成最终的失败。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对太子朱标很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做了皇帝的人,难道就真的不会有慈父之心吗?其实也不是的,有的皇帝还是很疼儿子的,当然也有的皇帝更看重位子,所以对儿子也会有猜忌之心。就说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帝王,他们对待自家孩子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平民坐上帝位的,内心会有一种不安,因此一直防备身边跟随他很多年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靖难之役,朱允炆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有人说他逃亡并削发为僧藏匿起来了。那么,明明还有十万多军队和半数的地盘,建文帝为何不坚持在南方抗击呢?首先是朱允炆没有指挥才能。如果朱允炆有见识,那么他应该知道七国之乱和“诛晁错,清君侧”的历史典故。当初齐秦、

  • 商鞅为什么重农抑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关于重农抑商,国学家钱穆曾总结道,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对以往的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其中有两条就是--“集权”与“抑商”,即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而抑商作为集权的一部分,与集权同步进行。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经济政策,而是政治制度。重农的本质是“固农”,抑商的本质是“抑民商”,其根本目的都

  • 纪晓岚身边的杜小月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想必《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应该瞧过,剧中的人物你们也非常熟悉,简单介绍剧里的主要人物,纪晓岚、和珅、乾隆皇帝、杜小月等等,除去我们所知纪晓岚与和珅是死对头之外,对剧中纪晓岚和杜小月的印象也很深刻。影视剧当中,纪晓岚、杜小月两人对彼此都怀有好感,为何不能走到一起,结成夫妻,而是一直保持原来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靖难之役,建文帝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黄观早年师从元末明初学者黄冔,自幼勤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观中会元,殿试仍赐黄观第一,此后历任翰林院修撰、户部右侍郎等职。靖难之役后,黄观及其妻女投江殉难。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甲子,巡按直隶龚文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谊何时复著书。”洪武中以儒士应辟为淮南学官。三载后考绩入朝,因太祖召劝悦之,擢秦府右长史,并以董仲舒辅佐江都王为楷模勉励他辅导秦愍王朱?爽。大方对太祖隆遇感激不尽,益自发奋,对秦王劝诫不遗余力,还把自己所居之堂定名

  • 何晏投靠了司马懿为什么仍然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大军阀,他的故事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不管是他的军事才能,还是的政治手段,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历史上的曹操有奸诈的一面,也有英明神武的一面,不过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自然也不会例外,在他开疆拓土的同时,也不忘收罗美女进入自己的家室,比如何进的儿媳妇尹氏也成了曹操的妾室。

  • 朱棣为什么要杀戴德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

    戴德彝(1364年-1402年),字帮伦,浙江奉化城内人。明朝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戴的祖辈自宋南渡时迁居宝化山北麓,到七世祖时,又迁至凤麓官山东北侧居住。1402年(明建文四年),明皇族争权,燕王朱棣篡位,史称“靖难之变”。朱棣要“天下读书人种子”方孝孺起草登位诏书,遭拒绝。方孝孺被诛杀

  • 亚历山大二世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IIНиколаевич,英语:Alexander II;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六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二位皇帝(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同时兼任波兰国王、芬兰大公,沙皇尼古拉一

  • 历史上杨门女将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杨门女将的故事流传千古,只有一个人是真的,名字还被叫错。家喻户晓的杨门女将,竟然是场蒙人五百余年的骗局。在民间,北宋初年杨家将抗辽保国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而杨门女将的传奇人生,更是令人津津乐道。比如,“十二寡妇破阵”、“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点将”等等,将一群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展现给世人。其实,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