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周游列国时处处碰壁为何弟子们还愿意追随他

孔子周游列国时处处碰壁为何弟子们还愿意追随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4 16:23:29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带着一众弟子开始周游列国。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又带着弟子回到了鲁国。在这14年的时间里,孔子大致走了9个国家,却处处碰壁,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弟子们依然追随他?

17岁时,孔子就得到鲁国孟厘子的认可,在临死之前,他叮嘱自己的嫡长子,家族的继承人应该去拜孔子为师。35岁时,孔子去齐国,被齐景公赏识,甚至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48岁时,孔子出仕鲁国,任中都宰,掌管一城,一年之后,四方都学习他的治理措施。后来以大司寇之职当政,一年,鲁国大治。

事实上,早在孔子周游列国之前,就已经有了不俗的政绩,被诸国当权者认可。

再看看孔子的碰壁,到了卫国,卫公问他在鲁国拿多少俸禄,孔子答曰奉粟六万,卫国也给六万粟,要知道,鲁国是强国,而卫国是弱国,可见卫公的真诚。后来,卫公不听孔子的建议,他就出走;卫公好女色,孔子也出走。屡次在卫国进进出出,但是卫灵公、卫出公两代君主依然聘请他,还多次出门迎接。

晋国权臣赵简子欣赏孔子的才识,派人跨过黄河来请,可是他嫌弃赵简子的品德不好。到了蔡国,楚王也聘请孔子,甚至要分封他七百里土地,结果被臣子劝阻了,理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太有才能了,恐怕日后会威胁到楚国。甚至与孔子有间隙的季桓子,临死前也悔恨逼走他,让儿子继位后一定要把孔子请回来。

在这14年里,孔子受到最大的“碰壁”,就是在蔡陈两国的交界被困,那也是因为楚国大夫害怕孔子被楚王聘用,会对他们不利。对于如此厉害的老师,能够追随就是一种荣耀,怎么会有人想要离开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起义与李自成起义的结局为什么大为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或是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如朱元璋和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运动。但世人总会问到同是农民起义,究竟是为何两人结局会差这么多呢?一个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另一个则仓促逃亡,身首异处。朱元璋因为小时候家徒四壁,迫于生计,曾为地主放牛。25岁时,参加红巾军起义一同反抗元朝统治。起

  • 朱元璋为什么对太子朱标很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做了皇帝的人,难道就真的不会有慈父之心吗?其实也不是的,有的皇帝还是很疼儿子的,当然也有的皇帝更看重位子,所以对儿子也会有猜忌之心。就说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帝王,他们对待自家孩子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平民坐上帝位的,内心会有一种不安,因此一直防备身边跟随他很多年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靖难之役,朱允炆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有人说他逃亡并削发为僧藏匿起来了。那么,明明还有十万多军队和半数的地盘,建文帝为何不坚持在南方抗击呢?首先是朱允炆没有指挥才能。如果朱允炆有见识,那么他应该知道七国之乱和“诛晁错,清君侧”的历史典故。当初齐秦、

  • 商鞅为什么重农抑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关于重农抑商,国学家钱穆曾总结道,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对以往的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其中有两条就是--“集权”与“抑商”,即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而抑商作为集权的一部分,与集权同步进行。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经济政策,而是政治制度。重农的本质是“固农”,抑商的本质是“抑民商”,其根本目的都

  • 纪晓岚身边的杜小月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想必《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应该瞧过,剧中的人物你们也非常熟悉,简单介绍剧里的主要人物,纪晓岚、和珅、乾隆皇帝、杜小月等等,除去我们所知纪晓岚与和珅是死对头之外,对剧中纪晓岚和杜小月的印象也很深刻。影视剧当中,纪晓岚、杜小月两人对彼此都怀有好感,为何不能走到一起,结成夫妻,而是一直保持原来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靖难之役,建文帝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黄观早年师从元末明初学者黄冔,自幼勤学,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观中会元,殿试仍赐黄观第一,此后历任翰林院修撰、户部右侍郎等职。靖难之役后,黄观及其妻女投江殉难。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二月甲子,巡按直隶龚文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棣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谊何时复著书。”洪武中以儒士应辟为淮南学官。三载后考绩入朝,因太祖召劝悦之,擢秦府右长史,并以董仲舒辅佐江都王为楷模勉励他辅导秦愍王朱?爽。大方对太祖隆遇感激不尽,益自发奋,对秦王劝诫不遗余力,还把自己所居之堂定名

  • 何晏投靠了司马懿为什么仍然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大军阀,他的故事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不管是他的军事才能,还是的政治手段,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历史上的曹操有奸诈的一面,也有英明神武的一面,不过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曹操自然也不会例外,在他开疆拓土的同时,也不忘收罗美女进入自己的家室,比如何进的儿媳妇尹氏也成了曹操的妾室。

  • 朱棣为什么要杀戴德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棣

    戴德彝(1364年-1402年),字帮伦,浙江奉化城内人。明朝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戴的祖辈自宋南渡时迁居宝化山北麓,到七世祖时,又迁至凤麓官山东北侧居住。1402年(明建文四年),明皇族争权,燕王朱棣篡位,史称“靖难之变”。朱棣要“天下读书人种子”方孝孺起草登位诏书,遭拒绝。方孝孺被诛杀

  • 亚历山大二世人物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俄语:АлександрIIНиколаевич,英语:Alexander II;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六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十二位皇帝(1855年3月2日-1881年3月13日在位),同时兼任波兰国王、芬兰大公,沙皇尼古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