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什么

《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1/17 5:56:46

《红楼梦》贾迎春,诗社别号:菱州,诨名:二木头,居所:紫菱洲上的缀锦楼。

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东部有一个庭院,西侧临水,东部靠山,院内西部建筑是紫菱洲,北房正厅,即缀锦楼。此处是《红楼梦》中贾迎春的住所,与藕香榭隔水而望。在海棠诗社中,迎春的号为“菱洲”、惜春的号“藕榭”,便由此而来。缀锦楼与缀锦阁重名。第40回贾母在缀锦阁设宴吃酒,让戏班在藕香榭奏乐、演唱,乐声穿花度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迎春是贾府中的二小姐,或称二姑娘,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中与探春、惜春同时出场。书中描写她“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可见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但天性懦弱,更乏才情,对周围的一切,不闻不问,木然处之。

从小厮兴儿口中可以得知贾府上下暗地里都说她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诶呦一声。

探春发起组织海棠诗社,迎春担任副社长,负责限韵,这时候她说了一句话,非常重要,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她说:“依我说,也不必随一人出题限韵,竟是拈阄公道。”后来她果然采取了拈阄方式,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是一首七言律,这就定下来大家都要写七律,她掩了书,向一个小丫头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那丫头正倚门立着,就说了个“门”字,迎春就宣布,大家的七律都必须用门字韵,十三元,跟着又要了韵牌匣子来,抽出十三元那一个小抽屉,让那小丫头随手拿四块,结果拿出的是“盆”“魂”“痕”“昏”,于是,就规定大家写诗都得用这四个字押韵。这段文字,表面上看起来,不过是写大观园女儿们结社写诗的一些具体过程,其实,曹雪芹他是刻画迎春的性格,像迎春这样的懦小姐,这种同一社会阶层里的弱势存在,他们的唯一向往,只能是在抓阄的过程里抓到个好阄——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偶然,这是很危险也是很无奈的。

除了算盘诗谜,在前80回里,迎春还有一首诗,就是元妃省亲时,不得不写的一首“颂圣诗”,她写的那首叫《旷性怡情》:“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她的生活理想,非常单纯,就是希望能在安静中,舒畅一下自己的神思,别无所求;她绝不犯人,只求人莫犯她,能够稍微待她好点,她就心旷神怡了。但是,连这样低的一个要求,命运的大算盘也终于还是没有赐予她。

曹雪芹写她的那一个句子: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茉莉花。历来的《红楼梦》仕女画,似乎都没有来画迎春这个行为的,如今画家们画迎春,多是画一只恶狼扑她。

标签: 红楼梦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最宠爱的女儿卫兴公主为何被腰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古代有很多刑法,譬如腰斩,有人会问什么是腰斩呢?这是我国古代非常残酷的一种刑罚,后来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因为太过残忍被废除,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人,在被腰斩的时候,竟然换了三个刽子手,前两个人拒绝行刑,这是为何呢?因为被执行腰斩的人不是别人,竟是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卫兴公主,据历史记载她是汉朝时期最美的公主

  • 赵云为什么一生不被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一代白衣神将,威震华夏大地。可以说,赵云符合男性对英雄所有的崇拜,至今他的形象也还为广大男性所模仿。不仅如此,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赵云在历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更是被塑造成举世无双的武将形象。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赵云并不是这样,他“七进七出”的英猛事迹也是后人假借其他将领的战事虚构而成,连他“五虎上将”的

  • 胡惟庸才担任了三年丞相为什么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胡惟庸并非一个普通的明朝官吏,他是明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自胡惟庸之后,丞相权力逐渐减弱,再也没有秦汉以来的地位。然而,胡惟庸的下场很凄惨,被朱元璋诛杀,这在历史上也不常见。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两人平常走得近,关系相当不错,后来还结为儿女亲家。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李善长出任丞相,

  • 刘邦为什么三次将亲生子女推下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说起汉高祖刘邦,几乎无人不晓。那段神奇的创业之路,赋予了刘邦许多神秘的光环,两千多年来,他的故事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刘邦的私德,他曾三次把亲生子女推下车,置于危险中。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身陷齐国,暂时无力抽身的机会,率领诸侯联军56万攻占了彭城。项羽闻讯后,率领3万轻骑回袭彭城

  • 孔子周游列国时处处碰壁为何弟子们还愿意追随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当时社会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前497年,55岁的孔子为了宣传自己

  • 朱元璋起义与李自成起义的结局为什么大为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在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或是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正如朱元璋和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运动。但世人总会问到同是农民起义,究竟是为何两人结局会差这么多呢?一个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九五之尊;另一个则仓促逃亡,身首异处。朱元璋因为小时候家徒四壁,迫于生计,曾为地主放牛。25岁时,参加红巾军起义一同反抗元朝统治。起

  • 朱元璋为什么对太子朱标很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

    做了皇帝的人,难道就真的不会有慈父之心吗?其实也不是的,有的皇帝还是很疼儿子的,当然也有的皇帝更看重位子,所以对儿子也会有猜忌之心。就说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帝王,他们对待自家孩子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朱元璋的猜忌之心也很重,更何况他本来就是平民坐上帝位的,内心会有一种不安,因此一直防备身边跟随他很多年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靖难之役,朱允炆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有人说他逃亡并削发为僧藏匿起来了。那么,明明还有十万多军队和半数的地盘,建文帝为何不坚持在南方抗击呢?首先是朱允炆没有指挥才能。如果朱允炆有见识,那么他应该知道七国之乱和“诛晁错,清君侧”的历史典故。当初齐秦、

  • 商鞅为什么重农抑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关于重农抑商,国学家钱穆曾总结道,从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中,可以对以往的传统政治找出几条大趋势。其中有两条就是--“集权”与“抑商”,即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而抑商作为集权的一部分,与集权同步进行。所以重农抑商政策不是经济政策,而是政治制度。重农的本质是“固农”,抑商的本质是“抑民商”,其根本目的都

  • 纪晓岚身边的杜小月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想必《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大家都应该瞧过,剧中的人物你们也非常熟悉,简单介绍剧里的主要人物,纪晓岚、和珅、乾隆皇帝、杜小月等等,除去我们所知纪晓岚与和珅是死对头之外,对剧中纪晓岚和杜小月的印象也很深刻。影视剧当中,纪晓岚、杜小月两人对彼此都怀有好感,为何不能走到一起,结成夫妻,而是一直保持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