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的早年经历

李世民的早年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1/4 20:53:34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开皇十八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世民出生于武功的李家别馆。《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李世民幼时聪明机智,高明的见解非常深远,面临关键大事刚毅果断,不拘小节,当时人没有一个人能够估量他。《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包围,李世民响应招募去救援,隶属于屯卫将军云定兴。将要出发时,李世民对云定兴道:“一定要携带旗鼓来设置疑兵。再说始毕可汗全国的军队敢于包围天子,必定是认为国家仓猝之间无人救援。我们张大军容,让军旗连绵数十里,夜晚就让钲和鼓声互相呼应,胡虏必定认为救兵已大军云集,就会望军队扬起的尘土而逃遁了。不然的话,敌众我寡,他们全军来战,我们必不能应付。”云定兴采纳了李世民的建议,并将军队驻扎在崞县,突厥侦察骑兵飞马报告始毕可汗道:“隋朝大军已到。”由此突厥解围遁逃而去。

《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大业末,炀帝于雁门为突厥所围,太宗应募救援,隶屯卫将军云定兴营。将行,谓定兴曰:"必赍旗鼓以设疑兵。且始毕可汗举国之师,敢围天子,必以国家仓卒无援。我张军容,令数十里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云集,望尘而遁矣。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矣。"定兴从焉。师次崞县,突厥候骑驰告始毕曰:师大至。由是解围而遁。

大业十二年(616年),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当时有高阳贼酋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李渊进攻魏刀儿,深入贼人阵营中。李世民用精锐骑兵突围而进,弓箭所射,敌军溃散,在万众敌营之中救出李渊。恰逢步军赶到,李渊与李世民又奋力攻击,大破敌军。

《旧唐书·卷二·本纪第二》: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时年十八。有高阳贼帅魏刀儿,自号历山飞。来攻太原,高祖击之,深入贼阵。太宗以轻骑突围而进,射之,所皆披靡,拔高祖于万众之中。适会步兵至,高祖与太宗又奋击,大破之。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朱瞻基为什么刚即位就有人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朱瞻基正式登基。他放弃了他父亲把朝廷迁回南京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他成长在此地,因而与朱棣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朱瞻基安全抵达京城。回到北京之后,他一方面妥善处理了明仁宗的后事,

  • 刘邦传位给刘盈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邦为何将皇位传给刘盈?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就刘邦来说,刘盈也好,刘如意也罢,甚至刘肥,刘长,刘恒,都是自己的儿子,传给谁都是延续,但问题的核心是传给谁才能保证大汉的天下永远姓刘,就算不能永远,也得打个刘姓长期拥有天下的底子。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刘邦就是本着这个出发点立嗣,所以这就是传位的核心思想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要写《帝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唐朝,李治,唐太宗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

  • 刘邦不立刘如意为太子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如意是刘邦最宠爱的儿子,刘邦为什么不立刘如意为太子呢?是刘邦不想还是不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刘邦还未发迹前,原配夫人是吕雉,二人可谓是患难夫妻了。当年刘邦在外四处征战,先是推翻暴秦,后又同项羽争霸,这段时期里,吕雉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陪在刘邦身边,而是在刘邦的老家照顾他们刘氏一家,生活也是过得十

  • 朱瞻基为什么早早被立为储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朱高炽与其嫡妻张氏所生的长子。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

  • 刘邦和戚夫人的儿子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

    刘如意(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94年),沛郡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汉高祖刘邦第三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戚夫人。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受封为代王。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改封为赵王。因母亲得宠,汉高祖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由于大臣与吕后反对而作罢。刘邦害怕吕后谋害刘如意,便以周昌为

  •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与李建成的权力之争,李世民虽然有很多军功,但是李建成却逐渐处于上风,李世民知道,一旦李建成登基,绝不会放过自己,因为他功高震主,所以李世民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孤注一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王败寇在此一搏,他还真的博成功了。那么李世民为何敢发动玄武门之变呢?在当时李世民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兵权被李

  • 刘邦的继位者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刘盈就是刘邦的继位者。刘盈(前210年-前188年9月26日)。西汉第二位皇帝,汉高帝刘邦嫡长子,母为汉高后吕雉。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册立为皇太子,十六岁时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实施仁政,减轻赋税,任用萧何和曹参为丞相,实行萧规曹随、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崇尚黄老哲学。在强势的吕太后

  • 刘邦不立刘肥为太子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

    刘肥身为刘邦的长子为什么到头来皇太子、乃至皇帝之位却没有落到刘肥头上,反而让老二刘盈捷足先登了呢?原因很简单,就五个字--嫡长子继承制。刘肥是刘邦在还未成亲时与曹氏的私生子,刘邦正经的嫡长子是他与吕后的儿子刘盈。所以刘肥虽为长子却是庶出,有嫡长子刘盈在他是没资格当太子的。但嫡长子继承制只是理论上的,

  • 刘邦的女儿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

    刘邦一共八子一女,女儿就是鲁元公主。按理说,作为开国皇帝刘邦的唯一女儿,应该被视为掌上明珠,声势炟赫。而实际上鲁元公主一直默默无闻,名气还不及自己的丈夫张敖。这可能同父亲刘邦的强势有关。而刘邦恰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断的人,所以关键时刻也会拿女儿做“牺牲”。前205年,彭城兵败时,为摆脱项羽追兵,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