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为什么立13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朱棣为什么立13岁的朱瞻基为皇太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50 更新时间:2024/1/15 17:38:19

朱元璋,开创明朝后就“大开杀戒”,他晚年几乎将所有的开国功臣都屠杀殆尽,他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整顿前朝、治理贪官;另一方面,他在为孙子铺路,太子朱标去世后,他就决定将江山传给孙子,孙子年轻,也不惧威严,自然震慑不了前朝功高震主的百官。朱元璋如此费心,但孙子的皇位还是没有坐稳,抢他皇位的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叔叔朱棣

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后当上皇帝,随后他也面对继承人的抉择,其实在朱棣的心中,他更喜欢次子朱高煦,原因无他,“类己”和“喜武”。但按照古代的制度,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嫡长子便是朱高炽,朱高炽与他恰恰相反,他喜静好文,体型还肥胖,生活行动都需要人搀扶,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朱高炽还是被立为太子了,但令人好奇的是,朱高炽已经是太子,朱棣却在1411年将13岁的朱瞻基又立为皇太孙,这又是为何呢?

一:朱瞻基的出生。朱瞻基的生母是朱高炽的嫡妻张氏,因此按照继承制来说,他被立为皇太孙也算是名正言顺。更重要的是,朱瞻基出生时非常幸运,据记载,他出生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做了一个梦,梦中皇帝朱元璋赐给了他一个大圭,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梦醒后觉得是吉兆,因为在当时大圭代表着权力。

而就在他回味此梦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自己有孙子出生了,朱棣立马想到自己的梦,觉得此景应梦,他十分兴奋,立马跑去看孙子,见到孙子就觉得很像自己,还表示“此乃大明朝之福也”,并亲自为他取名为“瞻基”,最后这一场梦和孙子的降生,对他发动“靖难之役”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知道,当时朱棣的3个儿子都被朱允炆扣为人质,而他本人正在装病,孙子的出生激发了朱棣的造反,事实证明,朱瞻基确实给祖父带来好运,朱棣日后一路攻进南京,成功登基称帝。

二:朱瞻基展现出的帝王之风范。朱棣为年幼的朱瞻基请了诸多文官为老师,同时,朱棣也常常亲自教导他,朱瞻基也十分争气,头脑聪明,反应灵敏。朱棣喜武,朱高炽好文,但朱瞻基文武双全,既好儒学又是一位杰出的武将,这样的他可见有着帝王之风范。

朱棣为了锻炼他,甚至数次带他征讨蒙古,而且他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劝说祖父御驾亲征讨伐鞑靼,由此可见,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有着寻常小孩不曾有的成熟和果断。朱棣参考了他的意见,并在他亲征鞑靼期间,还特将朱瞻基留在北京镇守,而他镇守期间的表现也令朱棣十分满意。

三:为打消朱高煦争夺太子之位的念头。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朱棣曾对他说“勉之,世子多疾”。知道父亲赏识他,朱高煦便多次告状,无中生有说太子“失德”,朱棣自然不愿意看到儿子们自相残杀,也想让次子安心当一个王爷,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毕竟造反是不光彩的事情,于是他便果断将孙子立为皇太孙,以暗示自己的想法。

四:朱瞻基颜值在线。史料中,朱元璋的长相令人不敢恭维,朱棣本人颜值也不高,朱高炽就更不必说了,他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胖子皇帝,而朱瞻基则”出淤泥而不染“,据说他长相英俊,身材也高大匀称,实在是令朱棣满意。大明朝当时已经是扬名海外,皇帝作为一国之君,也代表着明朝的形象,又颜值自然更好。其实小便倒觉得颜值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早早将他立为皇太孙,也好着重培养。

1425年,朱高炽去世,朱瞻基正式上位,上位后的他十分争气,第二年就平定了朱高煦之变,接着他注重百姓生活,任用贤才、改革行政、清除朝中、军中腐败,和父亲一起创下了”仁宣之治“的盛世,由此可见,朱棣看人还是很准的,而朱瞻基也可以说是不辱使命。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韦贵妃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韦珪,李世民,唐太宗,唐朝

    韦珪(597-665年),字泽,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太宗李世民嫔妃,隋朝开府仪同三司韦圆成之女。姿容端丽,仪态万方。隋朝时期,初嫁民部尚书李子雄之子李珉,生下定襄县主。武德四年,再嫁唐太宗李世民,生下皇十纪王李慎、皇十二女临川公主。贞观元年,册立为贵妃,位列四妃之首。永徽元年,册封纪国太

  • 朱瞻基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戴纶,朱瞻基

    朱棣对皇太子朱高炽一直不满意,但认为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希望以后这个孙子能成为一个好皇帝,所以特别注意朱瞻基的教育,给他找了好几个老师。后来朱瞻基做了皇帝,就是明宣宗,以前他身边的许多人包括老师,都得到了重用。但凡事都有特例,也有两位老师倒了大霉。一位名叫戴纶,山东高密人,做过礼科的给事中,后

  • 朱瞻基为什么让太监读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宣宗朱瞻基是明朝贤明的君主之一,与他的父亲仁宗共同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仁宣之治。明帝国也在他们父子的手中走向顶峰,很多人说物极必反,多少有些唯心主义,但事实往往就是这样。英明的朱瞻基发布了很多命令,其中一条就是教授宦官学习知识,正是这一政策,让之后的明帝国蒙受巨大损失。宰相的废除是皇帝下的命令,内阁是皇

  • 朱棣收复的越南为什么朱瞻基放弃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越南,古称“安南”,自秦朝以来一直属于中国的藩国,与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在《皇明祖训》中把越南列入15个不准征讨的国家名单内。在朱元璋看来,越南“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征讨越南,完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折本生意。朱元璋万万没有料到,

  • 朱瞻基为什么废了胡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明宣宗名朱瞻基,是明朝朱棣的孙子,他驾崩时只有三十八岁,也算是英年早逝。而明宣宗的皇后有两个。明宣宗第一任皇后是恭让章皇后,名叫胡善祥,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1443年,在当时的济宁出生,是明宣宗的原配,也是他的第一个皇后,恭让章皇后一生无子,只有顺德和永清两位公主,这也成了明宣宗废后的理由。恭让章皇

  • 刘邦临死前对吕后说的一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许多人对刘邦都有所误解,说他能打败项羽,全是身边贤才的功劳。确实,刘邦本无大才,但他能识人用人,审时度势,做事有先见之明,这作为一个领导者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也正因刘邦临死说的几句话,让汉朝经历15年的风雨后,再次恢复安定,走向繁荣。当年在刘邦弥留之际,吕雉向其问及后事安排:如果萧何过世,谁来代替

  • 胡善祥是朱瞻基的妻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瞻基

    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元配妻,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永乐十五年,因素有贤名,被选为为皇太孙妃,民宗继位之后,是为皇太子妃。洪熙元年,继位不满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去世,太子朱祁镇继位,改元宣德。宣德元年,封太子妃胡氏为皇后。历史上的胡善祥为人忠厚善良、天性贞一、举止庄重、无媚顺态,虽得太后喜爱,但却不

  • 刘邦喜欢戚夫人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刘邦当上皇帝,大势已定,就开始忙着满足自己的欲望了。混混出身的他,最大的爱好当然是美酒和美女了。既然成为皇上了,那天下女子就任刘邦挑选了。刘邦肯定选了不少女子进宫,但是历史上留下名的就只有戚夫人了,后宫佳丽刘邦就是喜欢戚夫人,甚至为了戚夫人都忽略了和自己共患难的吕雉。刘邦有多宠爱这个戚夫人呢?刘备既

  • 朱瞻基为何要终结明朝20年的大航海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其统治的10年时间内,明朝在各方面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仁宣盛世。但是这位英明的皇帝也做了两件看似不应该是明君所为的事情,第一是放弃了其祖父辛辛苦苦征服的越南地区,第二就是终结了中国长达20年的大航海时代。在其祖父永乐皇帝朱棣在位时期,中国进

  • 刘邦临死前的安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俗话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秦朝、隋朝、曹魏、晋朝等,先辈辛苦打下来江山,后代却没能守住,让人叹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却是例外。刘邦是一贫苦农民,无任何背景、势力,却在八年之内夺取天下。刘邦做皇帝时,天下并不太平。各地有很多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他自己年老体弱,继承人年少、软弱。但刘邦建立的天下虽然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