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为什么盛宠权妃

朱棣为什么盛宠权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55 更新时间:2023/12/21 4:12:40

朱棣宠爱的妃子中,有一位来自朝鲜的权氏深得他的宠爱。按照《明史》的说法,权妃“姿质穠粹”,可见,不论是姿色还是仪态,她都极为纯美。此外,权妃善吹玉箫,朱棣极为喜爱,连北征都要带着她随行。

关于权妃为何如此得宠的原因,不少人认为这和朱棣的生母有关。其实,朱棣的生母是谁,一直都有争论。甚至,有人认为,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皇位的正统,枉顾生母是她人的事实,咬定自己是马皇后所生。当然,所有的官方资料都是这种说法。

其实,单看朱元璋当年对朱棣的器重,将北方门户的镇守交于他,足见朱元璋对朱棣不单单是信任这么简单了。只不过,后来朱允炆在战略上的失误,不仅让自己白白浪费了先机,还丢了皇位。最终,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年号“永乐”。

都知道,朱棣的结发妻子是徐达的女儿,后来的仁孝文皇后。历史上所记载的故事,大都是她如何劝谏朱棣爱惜百姓招募贤才等,二人恩爱之事所述很少。朱棣对她所言,基本都是采纳,只看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朱棣是相当敬重这位皇后的。在她过世后,朱棣甚至连再立皇后的心都没有了。

权妃在徐皇后死后第三年进宫,从时间上来说, 权妃应是填补了一段朱棣的感情空白。当年,朱棣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便被她出奇的清丽文雅所吸引。随后,朱棣问她有何特长,权妃拿出随身携带的玉箫吹奏起来,箫声悠扬飘渺,听得朱棣如痴如醉。

因当时掌管后宫的徐皇后已经去世,朱棣便让权妃接管了后宫之事。但不幸的是,永乐八年(1410年)十月,权妃随驾亲征,亡于归途之中。按照朝鲜的一些文献记载,权妃是被人毒杀的。为此,有很多故事流传开来,说朱棣觉得爱妃的死因蹊跷要彻查,结果竟有3000名宫女因此丧生。

《明史》列传一:“恭献贤妃权氏,朝鲜人。永乐时,朝鲜贡女充掖庭,妃与焉。姿质穠粹,善吹玉箫。帝爱怜之。七年封贤妃,命其父永均为光禄卿。明年十月侍帝北征。凯还,薨于临城,葬峄县。”

单看这个故事情节,很是符合“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桥段。不过,让人有些纳闷的是,这么一桩“大案”,即使官方抹去了文字,好歹民间也会有些痕迹。但奇怪的是,这个痕迹居然不在国内,竟跑到了朝鲜的文献之中。其实,我们不需要深究这个故事,有些只是添油加醋的说法罢了。

再看《明史》中,朱棣对权妃有多喜爱:同年封其为贤妃,连其父亲都被封为了光禄卿。于是,才有了后面的故事,掌管六宫,遭人嫉恨,落得红颜殒命的结局。后来,权妃随朱棣北征,归途中殁,葬于他乡。为此,有故事说,朱棣很是伤心,甚至,想将爱妃和徐皇后合葬。

其实,这段文字也符合一位情义至深的男子所想。只是,这位昔日的爱妃并没有如故事说的那般,被迁入皇陵。可以说,只要涉及到权妃的文字记载,无不渲染出朱棣有多么爱怜这位异域女子,连打仗都舍不得离开她。但实际上,朱棣若是真正怜惜他的爱妃,不会带着她在路上如此奔波辛苦。

那时的路途哪有如今这么平坦,交通哪有如今这么发达,即使是皇帝的车马再豪华,出行也是非常的不方便。如今,大家可能将坐高铁,当成了一种很是惬意欣赏沿途风光的差事,可在当时,长途跋涉,并非常人可以如此长时间的忍受。

所以,朱棣对于这位爱妃,应是和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们没有太大差别,更多的只是一种宠爱罢了,少了寻常夫妻间的“疼爱”。说到底,朱棣带着权妃上路,想来不过是为了解闷。至于,封她为贤妃,在外人看来很是荣耀之事,但对于朱棣而言何尝不是做给朝鲜看的呢。

要知道,封号不过就是个帽子,如果让她诞下朱家的后代才是真正的喜爱。只是,这位永乐皇帝的后代,除了一位皇子和一位公主是其他妃子所生外,其余均为徐皇后所生。其实,从朱棣施政到军事扩张,足以证明他是一个相当理性的男人,不会滥以“释放”自己的情感。因为,徐皇后的过世,对他的打击很大,所以,他更需要的是一位真正知晓他心事的可心人。至于,会吹乐器,有时只是为了排解心情而已。

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韵晚风。

嬴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明中。

——权妃作《宫闺诗史·天外玉箫》

据史料记载,每当朱棣忙完朝政,拖着疲倦的身子走进权妃宫中,权妃那美妙的箫声宛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将朱棣的疲劳吹得无影无踪。可见,帝王也如寻常男人一般,也需要感情慰藉。只是,高明的皇帝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单靠美色和才艺,是很难真正俘获其心的。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什么被叫做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在中国历史上,女皇帝不多,但放眼世界历史,还是有许多威名显赫的女皇。例如在欧洲大陆,曾经有一位女皇帝,她不仅风流成性,拥有众多情夫,而且冷血无情,十分狂傲,曾叫嚣道:“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她是谁呢?她又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此人就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称为大帝的女沙皇叶卡捷

  • 为什么朱棣统治时期没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名将

    明朝时期,也曾出现过一群百战之师,如擅长谋略的徐达、擅攻者常遇春、擅长奔袭的李文忠等等,但很奇怪,这些名将都是在朱元璋麾下,洪武朝之时,反观他的儿子朱棣的永乐朝时期,却连一个像样的将军都没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朱棣时期名将稀少的原因,其实与他的父亲朱元璋也有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朱元璋幼时特别贫穷,

  • 朱棣为什么要杀刘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成祖,朱棣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伯温就是明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但他最终的结局却与他曾经创下的巨大功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伯温最后被朱元璋毒死,而他的儿

  • 朱棣临死前为什么喊夏元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成祖,朱棣

    1424年秋天,北方已颇有肃杀之气了。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伐北征回师,经过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时一病不起。当时,朱棣已经64岁高龄了。半生征战,一世劳苦,让这位老人耗尽精力,油尽灯枯,步入人生的最后时光。朱棣躺在病榻上,环顾左右,突然说了5个字:“夏原吉爱我。”夏原吉是谁?为何令朱棣临死之际还念

  • 叶卡捷琳娜二世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叶卡捷琳娜二世(ЕкатеринаII)原名索菲亚·腓特烈·奥古斯特,出生于德意志安霍尔特-策尔布斯特公国。15岁时她被选中做俄国未来的皇后。1762年她通过宫廷政变推翻了彼得三世,成为俄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在初入俄国宫廷时发现俄国教育落后,彼得一世之后各任沙皇都只知享乐、不爱读书;

  • 朱棣靖难期间为什么被济南城上的一张画像吓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靖难之役,济南

    明朝的朱棣就曾经为了登上皇位而不择手段。没有成为皇帝,而成了燕王的朱棣内心一直都很不服气自己父亲朱元璋的安排,所以他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背叛当时朝廷的想法,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后来朱棣听闻建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听取了齐秦、黄子登的建议,想要进行一系列的削藩行动,而作为实力强大的燕王朱棣,更是

  • 叶卡捷琳娜二世婚姻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彼得和叶卡捷琳娜结婚五年之后,二人尚未生育,这令伊丽莎白女皇大为恼火。女皇把皇储的宫廷女侍卫长召来,说叶卡捷琳娜喜欢骑马,导致不孕,这是侍卫长的过错。女侍卫长明知骑马和不怀孕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大公夫人喜欢骑马也无人能够禁止,而且皇储和大公夫人各有情人也是众所周知,于是只好委婉辩解说,怀孕生孩子都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夺位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761年12月25日,伊丽莎白女皇逝世,彼得继位,史称彼得三世。1762年4月,叶卡捷琳娜生下一个男孩,孩子的父亲是奥尔洛夫。孩子降生后几个月后,彼得方才闻讯,马上大发雷霆,下令将叶卡捷琳娜逮捕。但彼得的副官犹豫不决,最后众人一起劝说,彼得临时改变了逮捕叶卡捷琳娜的命令。此后在庆祝同普鲁士签订和约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蓝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

    明朝著名开国将领蓝玉是继名将徐达、常遇春之后的明朝军事集团中的领军人物,他最大的功绩是在捕鱼儿海打败北元主力,摧毁了北元的核心体系,为明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蓝玉?刚从军的蓝玉在常遇春帐下效力,他不但能征善战、而且还能出谋划策、精通兵法布阵做事很有胆有谋,面临敌人勇敢。因

  •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怎么嫁到俄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1742年,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安排下,安哈尔特公爵夫人带着索菲娅来到了柏林,觐见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对索菲娅公主感到满意,认为她可以成为俄罗斯皇储的妻子,于是请来了最好的法国画师,为索菲娅公主画了一幅肖像画,然后把这幅肖像送到了圣彼得堡,供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女皇过目。安哈尔特公爵一家等待了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