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靖难名将张玉简介

明朝靖难名将张玉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83 更新时间:2024/1/2 7:10:52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

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永乐年间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年间又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张玉早年曾出仕元朝,官至枢密院知院,元亡后随元顺帝逃亡漠北,洪武十八年(1385年)归附明朝。

随征塞北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张玉参加捕鱼儿海战役,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后升任安庆卫指挥佥事。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又随蓝玉征讨远顺、散毛诸洞。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张玉驱逐犯境元军,一直追击到鸦寒山,后被调往燕山左护卫,仍任指挥佥事,隶属燕王朱棣麾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张玉随朱棣出塞征战,攻至黑松林。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张玉又随征野人诸部。他作战骁勇,又足智多谋,逐渐受到朱棣的器重。

当时燕军诸将,“张玉善谋,朱能善战”,被朱棣倚为左右手。

起兵靖难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张玉率兵夺取北平九门,并在三日内控制北平全城。都指挥使马宣败走蓟州(今天津蓟县),准备复夺北平。朱棣采用张玉的计策,命朱能突袭蓟州,杀死马宣,并迫降遵化守军。张玉又夺取永平(今河北卢龙)、密云,以二卫精锐充实燕军,升任都指挥佥事。

八月,朝廷调集三十万兵马征讨北平,以长兴侯耿炳文为主帅。耿炳文命徐凯驻军河间,又命潘忠、杨松驻军鄚州(今河北任丘),自己率大军屯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张玉担任燕军先锋,趁南军庆贺中秋之时,袭破雄县。

而后,张玉在月漾桥设伏,生擒前来援救的潘忠、杨松,乘胜夺取鄚州。他随即又率轻骑窥探真定军营,返回后对朱棣道:“南军纪律涣散,应当迅速进击真定。”朱棣遂率军西进,并在无极召集众将谋议战略。

当时诸将都认为南军兵马强盛,建议驻军新乐。张玉却道:“南军兵马虽多,但都是新兵。我军乘胜直趋真定,必能破城。”朱棣大喜。是月二十五日,燕军在真定之战中大破耿炳文,俘获左右副将军李坚、宁忠以及都督顾成等人,斩首三万级。不久,张玉又击败安陆侯吴杰。燕军军威大振。

累破南军

同年九月,曹国公李景隆继任南军主帅,率部进驻河间,准备攻打北平。江阴侯吴高则率辽东军围攻永平。朱棣与张玉定下战略,决定先集中兵力援救永平,而后再回救北平。吴高闻听燕军来援,撤围而逃。张玉率轻骑追击,俘斩甚众。

后来,朱棣听从张玉的建议,北上袭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以解后顾之忧。张玉随军前往,在两个时辰之内攻破大宁,斩杀都指挥朱鉴,擒获都指挥房宽。朱棣收编宁王朱权所部兵马,实力大增。

十月,朱棣闻听李景隆围困北平,遂回师救援,途中在会州(今河北平泉西南)整编军队。他将燕军分编为中前后左右五军,以张玉统领中军。十一月,燕军在郑村坝之战中击败李景隆,趁胜抵达北平城下。北平守军也鼓噪杀出,内外夹攻,大破南军。

战死东昌

建文二年(1400年),张玉随朱棣攻破广昌、蔚州、大同。李景隆收集败军,准备再攻北平。张玉认为兵贵神速,率部驰奔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以逸待劳,而后率精骑出击,再次大败李景隆。五月,张玉夺取德州,追击南军至济南。但围城三个月,始终不能破城,最终只得撤军。十月,张玉再破沧州,擒获守将徐凯。

同年十二月(1401年1月),燕军进攻东昌(今山东聊城),与历城侯盛庸相遇。当时,盛庸背城列阵。朱棣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后又冲其中坚,结果被盛庸重重包围。张玉、朱能分兵两路,率部相救。朱棣与朱能会合,乘机突围而出。张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身后哀荣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即位为帝,是为明成祖,追赠张玉为都指挥同知。同年九月,张玉又被追赠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张玉被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并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同附祭于成祖庙廷。

轶事典故

燕军自起兵靖难,转战三年,兵锋极锐,张玉是第一个战死的大将,以致三军夺气。燕军退回北平后,诸将叩头请罪。朱棣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不足为虑,只可惜在如此艰难之际,失去张玉这样的良辅。”他泪流不止,诸将尽皆哭泣。后来,谭渊没于夹河,王真没于淝河,朱棣虽然悼惜,却都不如张玉死时那么伤心。

标签: 靖难之役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初年著名宦官亦失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宦官,明朝

    亦失哈,海西女真人。明朝初年著名宦官。亦失哈自入宫后,以自身的资质和殷勤事奉,取得了明成祖的信赖。在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余年中,亦失哈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地区,并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兴建和重建了永宁寺。明宣宗、英宗时期,曾被调至辽东任镇守太监,负责辽东防务工作,直至明代

  • 神宫监太监昌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宦官

    昌盛(1381~1438),明初神宫监太监,贵州都匀长官司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入宫,永乐十年(1412),成祖派他侍候皇太孙朱瞻基。宣宗即位,提升他为神宫监太监,每次御驾亲征或到此方巡视,都由他前导。宣德二年(1427)到八年(1433),宣宗多次派他皇帝的特使出使朝鲜。昌盛(1381—14

  • 明代兵部尚书金忠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金忠

    金忠,字号不详,宁波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朝大臣。早年进入北平,授燕王府谋事,累迁长史。跟参谋“靖难之役”,屡献良策。朱棣称帝后,授工部右侍郎,累迁兵部尚书、太子詹事,竭力保护太子及东宫属官。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心腹重臣,为朱棣治理国家、太子朱高炽监国,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永乐十三年(14

  • 朱棣为什么派太监王彦镇守辽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监,宦官,朱棣

    王彦,原名王狗儿,明朝宦官,明成祖朱棣赐名王彦。王彦是松花江的建州女真人,父亲萨理蛮率部属归附明太祖,从征有功。王彦为燕王朱棣侍从的府邸,后来跟随朱棣靖难立功。朱棣在山东与盛庸对战,命都指挥朱荣、刘江,与王狗儿率精骑三千夜袭,破其营,杀数千人,获马三千匹。王彦随朱高煦突击建文帝的军队,随大将朱能突袭

  • 郁新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郁新,字敦本,凤阳府临淮(今属安徽)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历任中书舍人、翰林、侍讲。由于相貌雄伟、声音洪亮、威仪整齐,朱元璋赐名“新”,授予户部度支主事,后升为北平部郎中,进阶奉议大夫。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破格提拔为嘉议大夫、户部右侍郎。皇上曾问他天

  • 明朝大臣刘观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

    刘观,雄县人,明代官员。洪武十八年(1385年),中进士第,获授太谷县丞,以荐升任监察御史。洪武三十年(1397年),迁署左佥都御史。后出为嘉兴知府,丁父忧而去职。永乐年间,历任户部右侍郎,左副都御使,后升任礼部尚书,改任刑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明宣宗即位后,刘观因贪腐而被问罪,最终客死辽东。初入官

  • 明代大臣解缙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名臣

    解缙(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学家。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永乐年间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要事务。解缙因为才学高而好直言被忌惮,屡遭贬黜,最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

  • 杨士奇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

    杨士奇(1365年-1444年),男,汉族,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人。明朝初年重臣、学者。杨士奇自少丧父,游学四方,至建文帝时方才受召修撰《明太祖实录》,授翰林院编修。明成祖即位,迁太子侍讲,辅佐明仁宗,迁礼部侍郎、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他先后历经

  • 徐达攻入元皇宫为何要找一个酒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元朝末期被腐败侵蚀贪污成风,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拉起了一支又一支的起义军,朱元璋的军队就是其中一支。元朝被推翻后,当初那些起义军也开始了王位的争夺,最后朱元璋笑到了最后。朱元璋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徐达。徐达率兵攻进皇宫的时候,开始不顾一切的寻找那个人头酒器,这个人头酒器包含的意义太大了,它是汉

  • 月饼起义和徐达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达

    徐达是明朝的一个开国的大将,在徐达的一生中,建立了非常多的功绩。而且在徐达的身上,也发生了一个典故,就是月饼起义。我们现在中秋节都会吃月饼,而我们现在吃的月饼相传就是开始于元朝的。在那个时期,因为元朝的统治让百姓的生活非常的艰难,所以很多地区的百姓就开始慢慢的忍住不住了,所以在元朝末年的那个时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