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显流放房陵时有哪些轶事

李显流放房陵时有哪些轶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31 更新时间:2024/1/10 9:43:32

李显流放房陵与历史上的许多流放者不同,他头上还有一个 “王”的桂冠而不是失国之君或囚犯。同时,这个时期是大唐鼎盛时期,国安民阜,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加之武则天并没有对李显 “制约甚急”,所以李显在房陵的物质生活是 “别宫”式的,这从 《房县志》中收录的贡生汪魁儒的词赋中可见一斑。

赋中写道: “百丈城兴,九层版缩,璇琢琼雕,栏目磴复。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由是人疑仙子,境胜蓬莱,珠帘星卷,宝镜月开,巧梳蝉鬓,淡抹鱼腮,眉间晕柳,额上妆梅,温柔香去,脂粉气来。”李显的住所不但建筑豪华,所用奢侈,就连嫔妃们也仍然妖娆、雍容。这些浓郁的宫廷文化特色,是影响和发展房陵地方文化的基础。

李显流放房陵时,所随人员300多人,不只是嫔妃、子女,还有近臣、侍从,其中不乏文人墨客、能工巧匠。这些人长期生活在宫廷氛围中,熟悉和掌握宫廷生活方式,他们代表着最高端的宫廷文化。来到房陵后,他们通过与民间百姓的交往、交流而推广宫廷文化。民间则在向往中效仿宫廷生活、礼仪而接受宫廷文化,从而实现了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

李显奉诏返回洛阳是秘密进行的,轻车简从,只有家人随行,其保密程度到了身为宰相的狄仁杰在宫中见到李显时也大吃一惊。跟随李显一起来到房陵的近臣、侍从们,绝大多数留在了房陵,许多人甚至入乡随俗,成为房陵的永久居民。这些人成为宫廷文化的传承人以及宫廷文化、民间文化融合统一的促成人。

房陵黄酒

房陵黄酒,中外驰名,其复杂、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其与气温、水质紧密依存的关系,使其有几分神秘。相传,此酒是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后,将宫廷中的酿酒秘方带到房州,然后在酒曲中加入本地特有的植物,用房陵本地出产的糯米,用房陵的地下井水,酿制出了甘甜、可口、醇香的米酒。此酒性温和、口感好,有活血养颜功效,因而备受世人青睐。千百年来,房县有着 “交了九月九,家家户户做黄酒”的民俗,而且房县人都爱喝黄酒,用黄酒招待尊贵的客人。

传说房陵黄酒是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后用宫廷中的酿酒秘方,用当地的糯米和水酿造而成

房陵黄酒,中外外驰名,其复杂、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其与气温、水质紧密依存的关系,使其有几分神秘。相传,此酒是李显被贬为庐陵王后,将官廷中的秘万带到房州,然后在酒曲中加入本地特有的植物,用房陵本地出产的糯米,用房陵的地下井水,酿制出了了甘甜、可口、醇香的米酒。此酒性温和.

感好,有活血养颜功效,因而备受世人青睐。千百年来,房县有着“交了九月九,家家户户做黄酒"的民俗,而且房县人都爱喝黄酒,用黄酒招待尊贵的客人。

喜打马毬

李显不仅对家人好,对自己也不差。早些年,他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所以当了皇帝后,想着一定要善待自己。他特别爱玩儿,最热衷打毬。这个“毬”有点儿像现代的足球,但是既可以打,又可以踢,还可以骑在马上拿球杆打。中宗最喜欢的是打马毬。

俗话说上行下效,当时整个上流社会都以打为最高时尚。李显的两个女婿,也就是长宁公主的夫婿杨慎交和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延秀,为了讨好老丈人,都拼命地苦练艺,就跟《水浒传》的高俅一样,没事就一门心思地玩。就这样,打马毬。在当时成为一项风靡一时的娱乐活动。不仅大唐的贵族打,连边塞的吐蕃人也打,而且水平相当不错。

景龙三年(709年),唐朝和吐蕃结束了长期的军事摩擦后,再次建立友好联系。吐蕃使者到长安提出打一场友谊赛。最后唐朝大获全胜,打出了国威。这四个王牌运动员中两个就是中宗的女婿。还有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

李显最喜欢打马,引领了当时整个上流社会的时尚,打马毯成为一项风靡一时的娱乐活动

李显不仅对家人好,对自己也不差。早些年,他颠沛流离,吃了很多苦,所以当了帝后,想着一定要善待自己。他特别爱玩儿,最热衷打毯。这个”有点儿像现代的足球,但是既可以打,又可以踢,还可以骑在马上拿球杆打。中宗最喜欢的是打马毯。

谷话说上行下效,当时整个上流社会都以打为最高时尚。李显的两个女婿,也就是长宁公主的夫婿杨慎交和安乐公主的丈夫武延秀,为了讨好老丈人,都拼命地苦练艺,就跟《水浒传》的高俅一样,没事就一门心思地玩。就这样,打马。在当时风靡一时。

天子抛石

房陵地域依旧流传着李显的许多传说。有一次,李显向空中抛一石子,说: “我若还能当皇帝,石头不落。”结果石头恰好搁在树杈上,当真没落下来。

标签: 唐中宗李显

更多文章

  • 李显当皇帝后为什么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武则天

    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

  • 李显为什么被立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乙丑,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新唐书·卷四·本纪第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讳显,高宗第七子也。母曰则天顺圣皇后武氏。《旧唐书·卷七·本纪第七》: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生于长安。明年封周王,授洛州牧。仪凤二

  • 唐中宗李显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中宗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唐中宗李显逝世,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同年六月,相王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其姑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

  • 柳永自称白衣卿相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柳永

    柳永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白衣卿相”一词出自其诗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在其另一首《西江月》中也有出现。据说宰相吕夷简六十大寿的时候,派人向柳永讨词作。柳永写了二首,一首为《千秋岁》(泰阶平了),一首是《西江月》:“腹内胎生异锦,笔端舌喷长江。纵教疋绡字难偿

  • 柳永墓址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由于官方正史《宋史》中没有柳永的传记,当时文人学士的诗文集里也没有关于柳永的记载,所以连柳永的生卒年限都没有定论。传闻各异,要下一个定论,就更难了。这也是词人的悲哀!但换一种想法:这也是词人的一种荣幸,让更多地方的人记住他、关心他!幸与不幸竟在一念之间!据明万历《镇江府志》卷三六附记,直到王安礼知润

  • 柳永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早年经历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柳永出生于其父柳宜任所费县。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东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淳

  • 清朝的铁帽子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铁帽子王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是一种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甚至无需降等!清朝历史上一共分封了12位铁帽子王,其中八位“因开而封”即在清国开国之初立下显著战功。四位“因固而封”指在清朝中后期因稳固大清江山而收到恩封。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前八位王,他们分别是:一,睿亲王多尔

  • 清朝会败在慈禧手里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

    慈禧这个女人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好名声,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却是清朝不可抹去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爱面子,慈禧宁愿花大价钱来办自己晚年的生日宴会,也不愿多花一分一厘在自己国家的海洋军舰上,这样的行为又怎么不导致军队打败仗,中国在国际上受其他国家打压呢。而且慈禧思想狭隘,见识不足,总认为外国人只是想要

  • 柳永仕途不顺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柳永本名柳三变,是福建人,家里排行老七,所以又有人管他叫柳七。他是北宋时期婉约派的词人,为中国古典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文学素养非常好的他,却一生仕途不顺,这在“重文”的宋代是很罕见的。今天笔者带大家了解一下,为什么一代文豪柳永始一生仕途不顺的原因。1、柳永不得志与他的词人性格和文风有关。柳永年

  • 李白崇拜谢灵运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

    如果说李白开放了豪放派,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创了山水诗派,对于李白而言,谢灵运简直就是他不可多得的偶像.李白之所以崇拜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的才能非常高超,李白自己觉得不如,还有李白和谢灵运有着相同的政治抱负,而且还喜欢游山玩水,刚好非常符合李白的情趣,这样的谢灵运李白不爱谁爱呢?这让他们两个完美地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