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朱棣马苑对联的轶事典

明成祖朱棣马苑对联的轶事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914 更新时间:2023/12/17 14:12:06

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其四子)与朱允炆(其长孙)同侍,其时朱允炆已被属意为皇位继承人,太祖即兴出句令两人对曰: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曰:“雨洒羊一片毡。”太祖以为“气弱”。朱棣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雄浑得多。后来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并把国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其实,从对联一事,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朱棣和朱允炆的性格差异。

《坚瓠集》记载,朱元璋曾有一次出巡观猎,让朱允炆和朱棣陪伴左右,围猎的骏马,在风中疾驰,扬尾飞蹄,朱元璋见此情形,有心考考自己的子、孙,便出了一个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这个上联并不难,是标准的律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非机关联、非藏字联、非借义联,意思十分明显,是言马尾上的兽毛,在风中开散的场景。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的朱允炆,当然不会被这一上联给难倒,不假思索的就对出了下联:雨打羊毛一片毡

所谓“毡”,就是用羊毛制成的衣饰物件,羊毛在自然的状态下,是柔顺松散的,被水湿润之后,也就粘成块状、片状,所以朱允炆言,一场雨过后,羊身上的毛成了毡。并且“风吹”对“雨打”、“马尾”对“羊毛”、“千条线”对“一片毡”,无论是词性、平仄、结构、意义都是十分相对的。

之后是朱棣的对联:日照龙鳞万点金

“金”既是说龙鳞像金箔一样,又体现了日光映照下耀眼的色彩,一般动物的鳞甲,都是比较光滑坚硬的,会折射反光,虽然龙是传说之物,但这里可能是旗帜、马上、衣饰上的龙形图案,所以,这幅画面比较符合实际的。“日照”、“龙鳞”、“万点金”也同样对得工整。

不过朱元璋听完之后,却心中一沉,默然无语。因为朱允炆的下联,虽然工整,但过于稳妥,上联是风,他便对雨;上联是马,他便对羊,从小处讲,是思维不够发散,限制在了上联的意象之中,往大处讲,则是格局不够开阔,格局,对于皇帝这个职业来说,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朱允炆这副对联,太小家子气,像是朱元璋底下的大臣对的,而不像是皇储的对联。

朱棣这个下联,则跳出了朱元璋上联的格调。首先他没有延续风雨霜露,这种晦暗的意象,而是“日”这种至刚至阳至强的自然景物相对。其次第二个意象没有承接上联“牛、马、羊”这等家畜,而是以“龙”相对,龙在古代的意义,不言而喻。最后的数量词,朱棣以“万”对“千”,力压上联一头。

所以,朱棣这个下联,无论是格局还是气势,都不同凡响,有帝之气。正是因为如此,这副对联,引起了朱元璋的沉思。

标签: 朱允炆明太祖朱棣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棣的妻子徐皇后死后朱棣是怎么纪念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成祖,朱棣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明太宗实录》记载了这样感人的诀别一幕:徐皇后病危之际,朱棣前往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说:“当今天下虽说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并没有完全恢复,希望圣上多加体恤。”当朱棣问起皇后还有什么要说的时,徐皇后说:“在用人时,要广用贤才,明辨是非邪正,不

  • 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外交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外交,朱棣,明朝

    明朝的外交政策是以“宗主”自居的朝贡外交。当时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出现了各国争相来朝的盛况。当时与明朝发生外交关系的国家多至近百个。前来朝贡者可分为三类:一是臣服于明朝,希望得到明朝承认、封赐与支持的国家或地区贡使;一是仰慕中国文化,想亲眼目睹

  • 明成祖朱棣统治期间的经济政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经济

    明成祖朱棣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那么朱棣统治期间,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呢?明成祖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

  •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为什么不立新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皇后

    马皇后是元末明初有名的人物,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妻,也是朱元璋一生唯一的皇后,在马皇后因病去世之后,朱元璋非常悲伤,再加上马皇后在民间有着很高的名声所以一直没有再立皇后。马皇后原先是马公的女儿,母亲早死,父亲马公也客死异乡,马皇后于是被托付给了郭子兴,在郭子兴的家中马皇后并没有受到偏见和歧视,

  • 明成祖仁孝皇后的母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仁孝皇后,明成祖

    谢夫人,明朝大臣徐达之妻,徐皇后生母,中山武宁王夫人。谢氏为谢再兴幼女,朱文正妻妹。由朱元璋做主,为徐达所娶。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谢氏生一女为徐皇后。明代野史记载称徐达的四子四女均由谢氏所生。徐达第四子徐膺绪墓志在1980年代出土后,证实史料错误。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明朝政府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迁都,朱棣,明朝,北京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朱棣在此经营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因此,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永乐元年(140

  • 朱元璋大肆虐杀大臣是因为马皇后的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马皇后被后世称赞最多的就是母仪天下。她成为皇后仍然未忘过去勤俭和朴素的美德,带着后宫的公主和嫔妃粗茶淡饭、缝补旧衣。虽然身处皇宫,马皇后也十分关系百姓生活,她时常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建议他减轻刑罚、重用人才,是丈夫的贤内助。因此,朱元璋和她的感情一直极好,没有因为当上了皇帝有了嫔妃而减少。马皇后在她5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赐死了两位儿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能排前几的皇帝,只不过在他手上杀了太多功臣,以至名声不是很好,有人说被杀的功臣是因为居功自傲,如果说就那么几个倒还有可能,然而有那么多功臣都是不知分寸就耐人寻味了,朱元璋对功臣杀戮重,对自己的儿孙却很好,给了丰厚的待遇,不过朱元璋对儿媳妇却是不客气,曾经处死了两位儿媳妇,这却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设立内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内阁,朱棣

    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朱棣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但内阁品级不高,一般要经过翰林院庶吉士锻炼。永乐朝内阁文臣虽只是正五品,从职权上看也仅备顾问,但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决策,都要咨询他们的意见,内阁的出现弥补了自中

  • 朱棣的妻子徐氏为什么会被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成祖

    徐氏在北平二十余年,不但是朱棣的贤内助,更具有军事谋略,府中内务事宜皆有她辅助管理,靖难时又亲自防御守备,因此,在后来给徐氏的立后册文中,朱棣提到:咨尔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要凭朱棣一人之力,管理好这么多的机构和人员绝不容易,徐氏便发挥了当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