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安世: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张安世: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81 更新时间:2023/12/12 15:39:39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张安世,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西汉时期著名的酷吏张汤乃是张安世的父亲,张安世则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是西汉时期的名臣。

张安世和张汤的性格迥然不同,张汤执法严苛,铁面无私,他也因此而受到皇帝的宠信,而张安世则生性谨小慎微,虽然依靠父亲的地位而做了郎官,但他却从来没有凭此而邀功请赏,而是踏踏实实做事,受到皇帝的格外器重。

张安世擅长书法,他因此而供职尚书,对于这份差事,张安世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如果用现代的话来形容,张安世应该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工作狂。别人放假的时候都出去嗨了,他却一直待在自己的岗位上。

有一次,皇帝外出巡视,在半路上的时候发现丢了三箱书,皇帝下诏询问谁记得丢了哪些书,那么多的人中,只有张安世清楚的记得那些书的书名和内容,还能将其详细的写出来。皇帝欣赏张安世惊人的记忆力,就提拔张安世做尚书令,后又调任为光禄大夫。

张安世为官廉洁,大公无私,这一点他和他的父亲张汤很像。张安世曾经举荐一个颇有才能的人做了官,后来那人专门来他道谢,张安世却和那人绝交了,因为他认为自己为人臣子,替皇帝推荐贤能之人是他的职责,这是他的分内事,那

人跑来感谢他就变成了私事,说明那人心思不纯,最后他就坚决和那人绝交了,一点商量的地也没有。

还有一个人,他立下了很多大功劳,但是却一直没有升职,最后这个人找到了张安世,请求张安世替他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对此,张安世只说:“你做好你分内的事,皇帝一定能看到你的功劳的,作为臣子,你怎么能自己说自己有多少功劳,该得到多少奖赏呢!”此人听完张安世的话以后非常汗颜。

不久之后,此人果然接到了升官的消息,跟张安世所预料的一样。

还有,张安世处事很是谨慎,明明每次他都与皇帝一起商议国家大事,最后商量出结果了,他却总是要在皇帝颁布诏书之前称病退出来,之后再假装大吃一惊的样子,因此朝中的很多大臣都不知道张安世也参与了国事的决策。

张安世本性忠厚纯良,汉昭帝继位以后,霍光辅政掌管朝廷大权,霍光很器重张安世,还专门替张安世说好话,让张安世当上了右将军、光禄勋。张安世也没有辜负霍光的信任,在任的十三年间,工作都完成得很好。

后来,汉宣帝做了皇帝,登基之初,宣帝褒奖大臣,张安世以及他的三个儿子都受到了封赏。这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别人高兴还来不及,但是张安世却不安极了,宣帝想将他封为大将军,他却极力请辞。

再后来,霍光去世,霍光之子霍禹叛乱被杀,霍氏全族受牵连都要被杀。张安世的孙女张敬是霍氏外亲族的妻子,也在连坐之列,张安世担心孙女安危,整日愁眉苦脸。宣帝发现以后就问他缘由,最后他赦免了张敬,表达了他对张安世的器重和信任。

晚年的时候,张安世身体有病,便请求辞官归乡,但是宣帝希望张安世多辅佐自己几年,张安世推辞不得,只好强撑着身体做事,最后他还是病逝了。宣帝闻之非常伤心,他给张安世封的谥号为敬侯,用战车和武士为他送葬。

标签: 张安世西汉

更多文章

  • 张汤之子张安世,他这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位极人臣却低调内敛,结局圆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安世,汉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张安世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今天就来说说汉朝时期的著名人物张安世,他不仅地位比霍光尊贵,财富也远胜霍光,位极人臣却低调内敛,一生圆满。这位比霍光显贵的人名为张安世,是汉武帝是

  • 魏相在什么时候官至丞相?魏相的字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相,汉宣帝,丞相

    魏相,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是能和汉高祖时期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的一位贤相,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扬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在汉宣帝时官至丞相,被封高平侯,去世后,获赐谥号宪侯。魏相为人刚正不阿,严峻律已,做事守规合理,才能卓著,非常受当时人们的尊

  • 公元前322年 张仪相魏,纵横家活跃于政治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仪,政治舞台

    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魏国谋划联合各国共同抗秦,张仪与齐、楚大臣在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商议联合齐、楚破坏魏国合纵计划之策,但未能阻止魏、赵、韩、燕、中山等国结盟。次年,张仪自啮桑返秦,被免去相职,遂来到魏。张仪向魏惠王进献联合秦、韩以伐齐、楚之策,为魏惠王采纳,并任用他为相。张仪坚决主

  • 丙吉:从小小的监狱长到封侯拜相,只因他干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丙吉,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丙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74年七月,年仅十八岁的汉宣帝刘询继位,又名刘病已,字次卿,又字谋。他是汉武帝嫡长曾孙,是汉武帝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因当年“巫蛊”事件被迫自杀,他的子女都被斩杀,只有刘询因尚在襁褓之中才躲过一劫,在牢狱中度过了很长的

  • 丙吉冒死救下婴儿死囚,成就一代明君后一路高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丙吉,西汉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丙吉。武帝晚年发生“巫蛊之祸”,冤死者甚多丙吉少时研习律令,起初担任鲁国狱史,因为断案水平高被提拔到朝廷,渐渐升迁至廷尉右监。丙吉任职数年后,不知为何受到相关案件的牵连被免,回到州里面担任佐吏。等到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后,朝廷由于缺乏断案的能

  • 西汉名臣丙吉,他是如何判断八旬老人的儿子是否是亲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丙吉,西汉

    丙吉,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西汉有一个名臣叫丙吉,很多人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他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也是汉宣帝的救命恩人,按照目前的分工来看,他是一个很好的法官。丙吉非常擅长律令,因此曾经在鲁国做狱史,后来慢慢的通过熬资历成为了廷尉监,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

  • 梁丘贺简介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梁丘贺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丘贺,麒麟阁十一功臣,西汉

    梁丘贺(生卒年不详),复姓梁丘,(今枳沟镇乔庄村东)人。西汉时今文《易》学“梁丘学”之开创者。西汉时,诸城称东武,始为侯国国都,吕后七年(前181年),设东武县,县治并为琅琊郡治,是沿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盛行,朝廷设置《诗》、《书》、《易》、

  • 梁丘贺儿子是谁 西汉名臣梁丘贺儿子梁丘临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梁丘贺,麒麟阁十一功臣,西汉,梁丘临

    梁丘贺(生卒年不详),复姓梁丘,(今枳沟镇乔庄村东)人。西汉时今文《易》学“梁丘学”之开创者。西汉时,诸城称东武,始为侯国国都,吕后七年(前181年),设东武县,县治并为琅琊郡治,是沿海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盛行,朝廷设置《诗》、《书》、《易》、

  • 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之开创者:梁丘贺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汉,梁丘贺

    梁丘贺(生卒年不详),复姓梁丘,(今枳沟镇乔庄村东)人。西汉时今文《易》学“梁丘学”之开创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介绍梁丘贺(生卒年不详),复姓梁丘,齐国贵族后裔,琅琊诸县(今枳沟镇乔庄村东)人。西汉时今文《易》学“梁丘易学”之开创者。西汉时,诸城称东武,

  • 吕后专权后,为什么不除掉刘章?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后,汉朝

    你真的了解吕后为什么不除掉刘章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汉朝,相信不少人都为之自豪,因为现在许多人还称自己为汉人,汉朝在中国历史中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不仅让周围的突厥,匈奴不敢来犯,还树立了自己的威严,甚至丝绸之路与其他地区通商,也是让汉朝的经济发展得极为迅速,而汉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