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巨鹿之战没发生过其实是司马迁的一个忽悠吗

巨鹿之战没发生过其实是司马迁的一个忽悠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416 更新时间:2024/1/14 5:59:15

乍一提巨鹿之战,可能很多人还不太知道,可是要说起破釜沉舟的故事,很多人就会恍然大悟了。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这一战让项羽一举成名,他杀秦将苏角,俘获大将军王离,涉间不降自杀,迫使章邯大军战败投降,彻底扭转了诸侯军队面临的不利局面,并把亡秦战争推向胜利。但是,小编经过细心研究发现,这特么是个骗局。

首先,破釜沉舟是司马迁的艺术夸张。虽然破釜沉舟这事听起来挺鼓舞士气的,但是干起来一点也不靠谱。按照史记中的描写,读者很容易产生这种错觉:项羽破釜沉舟发动进攻,随即就击败了王离,将巨鹿之围解除。可事实却是,项羽在公元前207年11月渡河作战,王离却是在两个月之后的公元前206年1月投降,项羽只带三天干粮的进攻与王离的投降并无直接因果,士气再高涨的军队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两个月的仗。

其次,巨鹿之战并不是项羽一人之功。虽然《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好像巨鹿之战是项羽孤军奋战,实际上,《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中又写道,“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诸侯军乃敢击围钜鹿秦军,遂虏王离。”这说明击败王离的并不是项羽,而是诸侯军,项羽只是击败了守卫粮道的章邯军,然后又逃回了漳水南岸,引开了章邯。

再者,项羽并没有打败章邯。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记载,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大破秦军于钜鹿下,正月,虏王离,二月,破章邯,四月再破章邯,但直到七月,章邯才在自以为见疑于朝廷的情况要求与项羽会盟,项羽表面接受麻痹章邯,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也还是没能消灭章邯。由此可知章邯军即使在屡败之后,实力也依然不可小觑。最后会盟时,杀死项羽叔父项梁的章邯竟然当上了雍王,与项羽的顶头上司楚怀王平起平坐。秦军保留原建制不用缴械改编,仍由秦将统领。

巨鹿之战最大的意义在于确立了项羽的领导地位。从后来的项羽大封诸侯可以看出来,在巨鹿之战出了力的、投到项羽阵营的都得到了丰厚的封赏。主动投降的章邯被封为雍王;秦将董翳因劝章邯投降有功,被封为翟王;辅佐章邯作战的秦长史司马欣投降后,被项羽封为塞王。

赵王歇的相国张耳因为在巨鹿之战中表现突出,被封为常山王;项羽爱将英布因为在巨鹿之战中表现勇猛,被封为九江王;齐将田都违抗齐王命令,私自率兵援助项羽,而被封为新齐王;巨鹿之战时,攻下济北城的田安被封为济北王;燕将臧荼、赵将司马卬、赵将申阳都引巨鹿之战有功被封王。十八路诸侯王中有十个因巨鹿之战被封王。

标签: 巨鹿之战

更多文章

  • 解析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当朝帝王汉武帝刘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解析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当朝帝王汉武帝刘彻的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中。公元前

  • 司马迁的爱情故事:司马迁的爱妾竟随清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迁

    据民间传说和有关资料,司马迁的妻子柳倩娘是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北),而且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但是在此文说的并不是他的正妻。自古男人多风流。司马迁进京后,司马谈告诉儿子“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于是命他南游江淮,考察古事轶闻。网络配图司马迁到了长江边,突闻江中一舟上传来凄凉的歌声:风萧萧兮雨

  • 被传诵千年的史学家司马迁精神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中。司马迁

  • 司马迁遭受宫刑是因为什么?为何还能如此隐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迁

    提起西汉的司马迁,大多数人都知道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也知道他也曾忍下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的宫刑。他认为人若有一死,必要有所作为,否则岂不白死。所以处境无论多么艰难,他都不曾放弃。故而在死与腐刑(古代的宫刑)之间选择了后者。网络配图对于司马迁遭受变故历史上的说法是各有不同,但

  • 秦始皇身世之谜是谁造的谣?吕不韦还是司马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秦始皇的身世,成为千古谜团。试想一下,赵姬怀着孩子,吕不韦明知而不说,子楚完全不知,那第三者的谁首先知道了她怀着吕不韦的种?司马迁又是从何处获取这第一手资料的?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疑是中华帝国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他的雄才大略,无法掩盖和抹杀。作为推翻

  •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最后死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是什么家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而之所以说司马迁是文学家,也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之外,

  • 为何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也,名淳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匈奴

    匈奴这个民族,很早时就与中原为敌,他们生活在现今西伯利亚的苦寒地带,司马迁认为其是“夏后氏之苗裔也,名淳维”。夏后氏,就是大禹。大禹的后代。如果这样说起来,也是龙的子孙,炎黄传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夏桀的后人,说夏桀的儿子叫獯粥(也即匈奴,别称),这个不孝的儿子跟老爸的妾私通,被夏桀发现后逃跑到了西伯利

  • 为何古代总是北方打败南方?司马迁说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兴自蜀汉 ”。历史上的统一,成事者皆以西北伐东南,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复汉是例外。项羽麾师北上,一把火把咸阳烧了,定都彭城(徐州),一心想的是衣锦还乡,不足成大事。刘邦兴于蜀汉

  • 司马迁之父 汉初五大夫司马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西汉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因为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所以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父司马喜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司马迁为何用了两个“或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太公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给人的印象,这话似乎是在说“上钩”的人很傻逼。从这话的典故看,“上钩”的那个,不是鱼,而是周文王姬昌。两下合起来理解,就是——周文王姬昌很傻帽。这个是评书、通俗小说、戏曲这类通俗艺术所想要或说更乐于表达的观点、认识。通俗艺术大多源于民间,出自文化水平可圈可点的民间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