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最后死于什么原因?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最后死于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40 更新时间:2023/12/31 15:35:39

司马迁是什么家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而之所以说司马迁是文学家,也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除了是一本史书之外,也可以说是一本非常具有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主要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作品,司马迁以自己高超的文学素养,以及生动的文笔描写,将许多事情都的叙述都描写的非常的传神,情感充沛。而且对于事物的判断,司马迁也有自己的准则。

也可以说,《史记》中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为今后许多小说、戏剧都提供了重要的写作素材,不少的帝王、英雄、侠客也都由此演化出来。而且后世的许多小说都以“传”为民,以传记的形式写作,这也都是《史记》对后世的影响。所以说,作为文学作品的《史记》对后世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说司马迁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学家。

当然司马迁也是一位思想家,在《史记》中也出现过非常具有哲理意味的话,如“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等,其核心是天道自然,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

司马迁怎么死的

司马迁是怎么死的历史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坊间对司马迁的死也有很多的传言,导致司马迁的死成为了一个谜团。不过对于坊间的一些传言的分析,也大致能够得出一些结论。

第一种说法说的是司马迁惹怒了汉武帝,于是汉武帝下令秘密处决了他。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种说法,首先司马迁一案是汉武帝亲自给平反的,而且平反之后汉武帝还重用了司马迁,不计前嫌的委以重任,任命他为中书令。如果是汉武帝亲自下令杀死司马迁的话,那么汉武帝这个皇帝当的也太反复无常了,如何能够做好一个皇帝以德服人呢?并且,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曾强调过,是自己没说清楚话,没能给皇帝减少烦恼,这样认错的态度不应该招致杀身之祸,可见这个传言不真。

另外还有说是,司马迁的《史记》得以公开之后,司马迁高兴死了。这个说法显然就是无稽之谈,所以也就没有深究的必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司马迁退居故里,无疾而终。这个说法可以在今韩城市司马迁祠内《翟邑侯重修太史庙记》碑文中查证,碑文虽为清康熙七年韩城知县翟世琪先生所撰写,但他记叙的是华山“方外士”遗留的证言,比较可信。根据这碑文判断,司马迁晚年应该是干了几年中书令,之后就退了下来,在华山和道士讨论人生之道,七十岁的时候退居故乡颐养天年,终年七十岁无疾而终。

司马迁墓

司马迁的死因在史书并没有记载,对于司马迁的死年,现在公认的年份是公元前90年。但这之中其实还有很多存在争议的地方,也有人说司马迁是死在公元前87年,而还有说是公元前96年死的。

而且关于死因也存在一些疑问,有人说司马迁是被汉武帝秘密杀害的,也有说是因为自己的《史记》公开出版了,司马迁高兴死了,这个应该是无稽之谈了。还有说法是司马迁隐居山林,无疾而终。我们可以分析的一些,如果司马迁是被汉武帝秘密杀死的,那么推崇和尊重司马迁的班固,为什么在《汉书》中对司马迁的死没有描述。在史书中,除非是他杀,不然对死因没有什么描写的。所以大致能够判断,司马迁应该是病死或者是无疾而终的。

司马迁死了之后葬在哪里也没有记载,现在在司马迁故乡韩城的墓地为衣冠冢,并不是司马迁真正入土为安的地方。对于司马迁真正葬在哪里有人说,有可能是葬在了山西,因为司马迁本身就是山西人。但是汉武帝的茂陵边上有非常多的陪葬墓,在茂陵东北有一个村落叫史村。村里的老人说这是,司马迁就是在这了编撰《史记》的,而且解放的后,村里有个古墓塌陷,老人说那个就是御史官的墓,这是否与司马迁有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但是人们心中司马迁的墓,就应该是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南,与司马迁祠相连的这个地方了。

司马迁有后代吗

因为司马迁的出生日期不详,所以在公元前99年,司马迁被李陵投降匈奴事件出来的时候司马迁被捕入狱,这个时候司马迁是什么年纪也不清楚。但是在这之前司马迁也是有过生育的。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司马迁的长子叫司马临,次子叫司马观,还有一个女儿,名字不可考证了。

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而受到牵连,所以司马迁的两个儿子为了躲避奸人的迫害,所以出逃并且都改了姓氏。长子司马临将“司”字加上了一笔,成为“同”,称为同姓。而次子司马观则是将“马”字加上两点,变成“冯”,成为冯姓。

另外司马迁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丞相杨敞,杨敞和司马迁的女儿生有两个儿子,长子杨忠、次子杨恽。杨恽从自己的母亲手中得到了外祖所写的《史记》,一开始就被这本书的内容给深深吸引住了,对此爱不释手,逐字逐句地把这本书读完了。之后又看了好几遍,一读这本书杨恽就会忍不住的流泪,为外祖父的厄运惋惜感叹。到了汉宣帝的时期,杨恽被封为平通侯,当时朝政清明,杨恽就将这么著作拿了出来,献给汉宣帝,这才让《史记》多年之后重见天日。

司马迁遭受宫刑并不是在没有生育之前的事情,所以在子嗣上司马迁也算是没有断了司马家的香火。但是司马家族世代都是史官,司马迁的儿子也再没有子承父业继续做史官了。

标签: 司马迁

更多文章

  • 为何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也,名淳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匈奴

    匈奴这个民族,很早时就与中原为敌,他们生活在现今西伯利亚的苦寒地带,司马迁认为其是“夏后氏之苗裔也,名淳维”。夏后氏,就是大禹。大禹的后代。如果这样说起来,也是龙的子孙,炎黄传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夏桀的后人,说夏桀的儿子叫獯粥(也即匈奴,别称),这个不孝的儿子跟老爸的妾私通,被夏桀发现后逃跑到了西伯利

  • 为何古代总是北方打败南方?司马迁说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说:“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兴自蜀汉 ”。历史上的统一,成事者皆以西北伐东南,只有项羽的反秦复楚和朱元璋的反蒙复汉是例外。项羽麾师北上,一把火把咸阳烧了,定都彭城(徐州),一心想的是衣锦还乡,不足成大事。刘邦兴于蜀汉

  • 司马迁之父 汉初五大夫司马谈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迁,西汉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因为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所以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父司马喜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司马迁为何用了两个“或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太公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给人的印象,这话似乎是在说“上钩”的人很傻逼。从这话的典故看,“上钩”的那个,不是鱼,而是周文王姬昌。两下合起来理解,就是——周文王姬昌很傻帽。这个是评书、通俗小说、戏曲这类通俗艺术所想要或说更乐于表达的观点、认识。通俗艺术大多源于民间,出自文化水平可圈可点的民间人士

  • 司马迁为什么说蒙恬的死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恬,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蒙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蒙恬一生充满了传奇,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最终却因赵高胡亥而冤死狱中,这又给蒙恬增添了几分悲情英雄的色彩。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于中国有大功之人,司马迁却毫不留情,给予了讥讽,说他罪有应得!秦始皇时期,天才人物层出不

  • 司马迁为什么不愿肯定霍去病的功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迁,汉朝

    你们知道霍去病明明为汉朝立下巨大功劳,为什么司马迁不愿肯定他的功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霍去病在打击匈奴时,立下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可以说正因为有此人的存在,汉武帝才减少了很多忧虑。可是司马迁作为当时的史学家,对于霍去病的功绩却不那么认可。他在记录霍大将军的功劳时,表面上

  • 田文唯一攻破函谷关名将,他为什么会被被司马迁埋没两千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文,战国

    唯一攻破函谷关名将,却因怯战,而被司马迁埋没两千余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田文回齐为相后,发起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再次由匡章统帅联军,前后有三年之久,最后终于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投降求和。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不得

  • 司马迁是怎么下狱的?司马迁为什么坚持为李陵辩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司马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迁被下狱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肯定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但可能很多朋友不清楚,《史记》是在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发奋完成的史籍。那司马迁到底犯了什么罪,导致他被处以宫刑的呢?其实现在看来司马迁并没有犯下什么穷凶极恶的罪行,相反司马迁还是

  • 吕后从未称帝,司马迁为何将她列入本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迁,西汉

    汉惠帝刘盈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孩子。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在遭遇彭城惨败之后,在重新稳固局势之后,便立刘盈为王太子,令其驻守栎阳。三年之后,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在击败项羽之后,刘邦即皇帝位,刘盈则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太子。刘邦晚年起了易储之心然而,在汉高祖十年(前1

  • 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真实可靠吗?揭秘历史上的三大骗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康乾盛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三大骗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该如何去辨别历史事件的真伪?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初步疑问。而如今我们眼见《史记》上所记载的关于公叔痤在临死之前与商鞅之间的对话;再看瞻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与爱妻虞姬之间的对话,我们经常会想,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本人与这段历史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