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迁之父 汉初五大夫司马谈简介

司马迁之父 汉初五大夫司马谈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36 更新时间:2023/12/31 22:34:33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为汉初五大夫,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因为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所以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父司马喜,子司马迁

人物生平

司马谈(约前165-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华池村)人,司马迁之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学家杨何学习《易》,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

汉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曾对先秦的思想发展史作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认为当时流行的各派学说,即阴阳、儒、墨、名、法各家思想互有短长,唯道家思想最能综合各派之长,“立俗施事,无所不宜”。他将研究成果整理撰成《论六家要旨》,对先秦各学派的思想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是一篇总结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至今仍是史学界研究先秦思想史、哲学史的珍贵文献。在这篇论文里他第一次分析出自春秋战国以来重要的学术流派。也反映出汉武时代以儒家思想为主,兼用阴阳家、法家和道家“黄老”的学说,即所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而并不“纯任德教”(《汉书·元帝纪》)的思想。从而反映了汉武时代社会和统治思想复杂化的现实情况。其六家之说,不仅为后来司马迁给先秦诸子作传以重要的示和借鉴、也为西汉末期名儒刘向刘歆父子给先秦诸子分类奠定基础。

司马谈早年立志撰写一部通史,他在任太史令时,接触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广泛地涉猎了各种资料。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他随同汉武帝赴泰山封禅,途中身染重病,留在洛阳,不久即卒。在弥留之际,对赶来探望的儿子司马迁谆谆嘱咐:一定要继承遗志,写好一部史书。司马谈虽然未能动手撰写通史,但为《史记》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司马迁写成的《史记》中的《刺客列传》、《郦生陆贾列传》、《樊郦滕灌列传》、《张释之冯唐列传》诸篇之赞语,即为司马谈之原作。

标签: 司马迁西汉

更多文章

  •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司马迁为何用了两个“或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太公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给人的印象,这话似乎是在说“上钩”的人很傻逼。从这话的典故看,“上钩”的那个,不是鱼,而是周文王姬昌。两下合起来理解,就是——周文王姬昌很傻帽。这个是评书、通俗小说、戏曲这类通俗艺术所想要或说更乐于表达的观点、认识。通俗艺术大多源于民间,出自文化水平可圈可点的民间人士

  • 司马迁为什么说蒙恬的死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恬,秦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蒙恬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蒙恬一生充满了传奇,南征北战立功无数,最终却因赵高胡亥而冤死狱中,这又给蒙恬增添了几分悲情英雄的色彩。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于中国有大功之人,司马迁却毫不留情,给予了讥讽,说他罪有应得!秦始皇时期,天才人物层出不

  • 司马迁为什么不愿肯定霍去病的功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迁,汉朝

    你们知道霍去病明明为汉朝立下巨大功劳,为什么司马迁不愿肯定他的功绩?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霍去病在打击匈奴时,立下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可以说正因为有此人的存在,汉武帝才减少了很多忧虑。可是司马迁作为当时的史学家,对于霍去病的功绩却不那么认可。他在记录霍大将军的功劳时,表面上

  • 田文唯一攻破函谷关名将,他为什么会被被司马迁埋没两千余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文,战国

    唯一攻破函谷关名将,却因怯战,而被司马迁埋没两千余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田文回齐为相后,发起齐、魏、韩三国联合攻秦,再次由匡章统帅联军,前后有三年之久,最后终于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国投降求和。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不得

  • 司马迁是怎么下狱的?司马迁为什么坚持为李陵辩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司马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迁被下狱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肯定都知道《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但可能很多朋友不清楚,《史记》是在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发奋完成的史籍。那司马迁到底犯了什么罪,导致他被处以宫刑的呢?其实现在看来司马迁并没有犯下什么穷凶极恶的罪行,相反司马迁还是

  • 吕后从未称帝,司马迁为何将她列入本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迁,西汉

    汉惠帝刘盈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的孩子。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刘邦在遭遇彭城惨败之后,在重新稳固局势之后,便立刘盈为王太子,令其驻守栎阳。三年之后,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二月,在击败项羽之后,刘邦即皇帝位,刘盈则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太子。刘邦晚年起了易储之心然而,在汉高祖十年(前1

  • 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真实可靠吗?揭秘历史上的三大骗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康乾盛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三大骗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该如何去辨别历史事件的真伪?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初步疑问。而如今我们眼见《史记》上所记载的关于公叔痤在临死之前与商鞅之间的对话;再看瞻项羽在乌江自刎之前与爱妻虞姬之间的对话,我们经常会想,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本人与这段历史相隔

  • 司马迁将刘邦写的那么不堪 后世皇帝为什么一点意见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迁,刘邦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迁和刘邦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刘邦确实不是一个很光辉的形象。一是无赖。在吕太公的酒席上,为了骗吃骗喝,他就开始耍赖。后来让他押运囚徒,他看守不力,竟然把囚徒全部给放了。二是好色。不管是攻下秦朝的咸阳宫,还是攻下项羽的彭城,第一件事

  • 汉文帝的三个儿子为什么被杀 司马迁又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汉文帝

    对汉文帝杀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汉武帝的三个嫡子在汉武帝登基前后死亡的原因,就要从诸吕之乱说起。诸吕之乱,是西汉前期,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诛杀吕氏的政变行为。刘邦之死改变了汉初的政治格局,刘邦死后,十六岁的刘盈继承皇位,皇帝年幼,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吕

  • 司马迁为什么将刘邦和项羽写成这样 汉武帝为什么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项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项羽形象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中的刘邦形象,肯定不是酒色之徒,项羽也不全是阳光。这就是司马迁的伟大之处,他笔下的人物既饱含个人的情感色彩,同时又不失真实性,怎么解读,全凭读者个人把握。自古读《史记》者,虽不全然赞同司马迁的立场,但是无人不为其中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