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平被告沉迷女色,为什么陈平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陈平被告沉迷女色,为什么陈平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292 更新时间:2024/1/16 18:45:30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汉高祖刘邦,善于发现人才,善于使用人才,同样也善于诛杀人才。汉初有三杰,天下一统后,善于用兵的韩信被诛杀,善于谋划的张良选择闭门修道,而善于治国的萧何多次受到刘邦的猜忌和敲打,好几次都差点送了命。但是有一位功臣,他智谋超群,为刘邦“六出奇计”,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汉朝建立后,他却一直官运亨通,从未受到刘邦的猜忌。而这个人,正是曲逆侯——陈平。

陈平本是一介穷汉,但却聪慧过人,学识超群,同时还长有一副好皮囊。凭借他高大白美的相貌优势,陈平成功地与当地富户联姻,从而走向了飞黄腾达之路。

秦末战争时,陈平先是投奔魏王阵营,随后又在项羽帐下做谋士。项羽破秦后,陈平随军一同进入关中,并在鸿门宴上结识了汉王刘邦。在陈平看来,刘邦未来必成大器。相反,项羽却沐猴而冠,有勇无谋,非平定天下之主。

因此“身在楚营,心在汉”的陈平,多次帮助刘邦说话,用妙计助其脱离项羽控制。最终,刘邦安全地抵挡自己的封地——汉中,建立了汉国。

公元前205年春,因司马卯背楚降汉,项羽迁怒于与之交好的陈平。从此以后,项羽多次斥责陈平,也不再听从他的计谋。陈平见此,心知楚营绝非久留之地,于是只身投奔了刘邦。对于陈平的智谋,刘邦可谓是相当依仗。

刘邦对于陈平的宠信,很快就引起了老牌将领——周勃灌婴等人的不满。于是两人在刘邦面前说陈平的坏话,说他与自己嫂子偷情,还大肆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因此,周、灌两人给陈平定了个性:“反复乱臣”。

事实上,周勃、灌婴对于陈平的斥责并非没有道理,这是因为陈平本身就是个贪财好色的人。而陈平在项羽阵营,屡次帮刘邦说话,实际就是个“身在两端”的骑墙派,吃里扒外的叛徒。

就此,刘邦准备严厉问责陈平的贪污行为。对此,陈平却辩解道:

“我之所以离开魏王和项王,是因为他们不用我的计谋。我之所以投奔汉王,是因为你善于用人。为此,我可谓是裸身来投,一分钱也不带。如果我不贪污受贿,哪有经费来施展我自己的计谋。”

“如果汉王能用我的计谋,就请继续信任我。如果不信任我,我愿意将所有钱款全部退还,之后就隐居乡里,再不问世事?”

实质上,陈平的说法就是狡辩。如果真的需要活动经费,向刘邦申请即可,以陈平的说服能力,争取一些款项简直是手到擒来。因此,陈平不过是喜欢钱财而已。表面上是为公,实际是为私。

对于这一点,刘邦又怎么会看不出?然而刘邦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不仅亲自向陈平道歉,还给他升了官,赠予了很多钱。在刘邦看来,陈平的人品虽然不太好。但是在战争时期,刘邦看重的是陈平的才干,而非他的道德。如果能尽力发挥陈平的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何妨?

因此,陈平受到刘邦的极度信任。每当有出征,陈平都会跟随在他身边。在陈平的策划下,刘邦成功挑拨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直接导致了西楚阵营的崩溃;天下一统后,陈平又助刘邦计擒韩信,再次为汉朝除一大患;在白登之围中,陈平又设激将法,成功促使冒顿单于解除了对刘邦的围困。因此陈平屡出奇谋,刘邦将之封为曲逆侯。

在笔者看来,陈平之所以不像韩信、萧何那样受到刘邦的猜忌,是因为他非常善于制造“贪财好色”的人设,更像个有才能却无大志的酒色之徒。因此,陈平虽然才华过人,刘邦仍对他信任有加。

但刘邦去世后,陈平却遭遇了一场巨大的危机。原来刘邦在临终前,嘱咐陈平和周勃逮捕并杀死吕后的妹夫——樊哙,以免他威胁自己的宠妃——戚夫人的性命。以陈平的智谋,擒拿樊哙这样的武夫自然是轻而易举。

当樊哙被押上囚车,陈平却犯了难。因为下达命令时,刘邦已经病入膏肓。逮捕樊哙时,刘邦仍不知生死。如果刘邦去世,吕后就会掌权。若按照刘邦旨意,就地处死樊哙,吕后肯定会和自己没完。

因此,陈平和周勃商量,不能直接杀掉樊哙,而应将他解送至长安。若刘邦还活着,就让他亲自处死樊哙;若刘邦去世了,陈、周二人也不会因为杀掉樊哙而被吕后敌视。

押着樊哙,陈平与周勃慢慢接近了长安。不久后,两人就得到了刘邦的死讯。陈平立即命周勃继续押送樊哙,而自己则快马加鞭,直奔长安。

很快,陈平便赶到了刘邦的灵堂。在吕后以及其妹妹吕媭的注视下,陈平放声大哭,一边哭还一边说:

“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怎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

当然,死去的刘邦听不到陈平的哭喊。陈平实际是哭给吕后听的。听说听说樊哙没死,吕氏姐妹都松了一口气。于是吕后将陈平宽慰了一番,将之拜为郎中令,辅助新皇。由此,陈平不仅免除了一个大灾,反而逆势上扬——升官了。

刘邦死后,吕后称制。对于陈平、周勃等老臣,本是一介女流的吕后自然是相当恐惧。而就在此时,因丈夫被捕,对陈平怀恨在心的吕媭多次向吕后告状,说:

“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

也就是说,陈平整天喝酒、玩女人,从不干正事。

得到自己被诬告的消息后,陈平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大肆沉迷于酒色,纳了好几个美妾。听闻此消息,吕后不仅不恼,反而非常高兴。吕后不仅没有责罚陈平,反而重赏他数千金,并专门在陈平面前斥责自己妹妹:

“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

陈平“贪于酒色”的人设,深深地唬住了精明果决的吕后,吕后对陈平彻底失去了警惕。而实际呢?陈平以老同事陆贾为媒介,每天和周勃保持联系。吕后去世后,陈平联合周勃果断发难,将吕氏一族全部诛杀殆尽,其中就包括那个诬告自己的吕媭。

之后,陈平与周勃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在汉文帝执政期间,陈平挤走了周勃,担任了大汉帝国的独相,从而位极人臣。由此可见,陈平善于自污之术,不仅保全了性命,同时还让自己官运亨通。不得不说,至少在保身方面,陈平远比韩信等人高明。

标签: 汉朝陈平

更多文章

  • 他是西汉官场不倒翁,陈平到底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平,西汉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陈平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陈平是秦末著名的谋略家,西汉开国功臣。陈平先后跟过魏王,项羽,最后选定了刘邦,参与了刘邦几次重大事件,起了重要作用,深的刘邦信任。他在几次重大历史时刻,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审时度势,能进能退,最终保全了自己,并能更加巩固自己的地位。陈平

  • 西汉开国功臣陈平,他为何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平,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陈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高祖刘邦在与众大臣讨论,他为何能够战胜项羽取得天下的时候,他夸过张良,夸过萧何,还夸过韩信,认为他们三个人是开国的三杰。但是他始终没有夸赞陈平,后来虽然有陈平与张良齐名的说法,但是因为陈平的名声实在太差,以至于在后来的戏剧舞台

  • 作为汉朝功臣的陈平,是如何躲过吕后的毒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陈平

    吕雉要杀此人,他跪在刘邦棺材前说一句话,因此保住了脑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吕雉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她曾在危难之中倾力支持刘邦的造反事业,协助刘邦开创了400多年的大汉王朝,然而吕雉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狠毒的妇女。吕雉的狠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嫉妒心强,手段残忍,刘邦死

  • 陈平曾得到密令杀掉樊哙,为何他没有下手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陈平

    汉高祖刘邦一生的事迹也可以用轰轰烈烈这四个字来形容。他是草根出生,最后成为一国之君,这其中的艰难险阻也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够领会。刘邦在没当皇帝之前,喜欢四处结交朋友,而这些朋友很讲义气,跟随刘邦支持刘邦的事业,最后成功帮助刘邦登上一国之君的位置。但是是人就会变,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刘邦在一开始对辅佐他上

  • 同样是功臣,为何周勃和陈平的待遇差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勃,陈平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周勃和陈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同样身为功臣,明显周勃的能力要远胜于陈平的。起码在汉高祖刘邦看来,周勃要远比陈平对汉朝来的重要。刘邦对陈平的评价是“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对于周勃,刘邦则评价道“安刘氏者必勃也。”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两人能力高下,或者

  • 揭秘:历史上的陈平真的与嫂子有染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平,西汉

    陈平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楚汉相争期间,汉王刘邦手下人才济济,这对刘邦来说自然是好事,可对他的下属来说就没这么乐观了。首先是人才太多,自己出风头的机会就少了;其次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之间往往不那么容易相处。因此在刘邦阵营中打小报告的事情时不时就会发生。今天夜读史书

  • 陈平作为西汉的大功臣 陈平为什么会娶一个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西汉,陈平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汉丞相陈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今河南原阳县),是西汉的大功臣。在汉高祖刘邦的时候,陈平因功先后被封为户牖候和曲逆候。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任命陈平为郎中令,最后又升至右丞相。吕后死后,陈平与太尉周勃密谋平定了“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帝

  • 樊哙的功绩显著,刘邦为什么还要派陈平去杀了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樊哙,西汉

    樊哙和刘邦是同乡,都是沛县人,他们相识很早,不仅是好兄弟还是连襟,樊哙的妻子吕媭是吕后的胞妹。樊哙家境贫寒,以屠狗维生。樊哙,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邦担任泗水亭长之时,因释放囚徒触犯秦代律法,被迫隐居芒砀山。秦末农民起义大爆发以后,樊哙奉沛县令之命请刘邦回

  • 三国曹魏名将李典:屡立战功 16岁就当上了中郎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典,名将,曹操,

    其实讲到李典,我想大家一定会想起另一个人----乐进。因为无论是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三国志里面,有很多战役他们都是并肩子上的。相对来说,乐进以勇猛闻名,李典以智谋见长,这一对搭档,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李典字曼成,山阳巨野人。李典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有才华。父亲李乾,早期跟随曹操破黄巾,击袁术。吕布突袭

  • 为何三国大将李典的形象总是让人颇为钦佩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李典

    东吴三世老将程普曾高度评价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这里着重表明了周瑜为人儒雅、胸怀宽阔,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汉末三国,不仅是东吴的周瑜有儒将之风,在曹魏,也有一位谦谦君子,陈寿评价其“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这个人就是李典。恂恂长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