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宁可传位给孙子,而不给朱棣?三个原因

朱元璋为什么宁可传位给孙子,而不给朱棣?三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52 更新时间:2024/1/31 7:45:36

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没有选择同样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这才导致了“靖难之役”骨肉相残,而在这场叔侄皇位之争中,满朝文武都被卷进了旋涡,数不清的大明精锐战士死于内战,那个方孝孺据说还被诛了十族。数十年积累的人才和物资毁于战火。虽然朱棣看起来比朱允炆更有作为,但是朱允炆继承皇位在当时是合理合法的,这一点朱棣也不得不承认,所以“靖难之役”的口号是“清君侧”。这时候就有人要发出疑问:既然在四个嫡子之中,太子朱标忠厚柔弱,而朱棣雄姿英发,为什么朱元璋偏偏不按照“立子以嫡以长”的规矩,在朱标去世后立朱棣为太子呢?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传给朱允炆,这一点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朱元璋是按照“规定”传给了“嫡长孙”;另一种观点认为朱元璋本来是想传给朱棣的,只是被一些人破坏了。但是这两种说法都站不住脚,因为细看一看朱元璋的家谱就知道,朱允炆不是嫡长孙,封建社会也没有一定要立嫡长孙的规定。至于说朱元璋曾经打算把皇位传给朱棣,那是胜利者朱棣的一家之言,也做不得准。

首先我们来看朱允炆为什么不是嫡长孙:朱元璋有名分的老婆有二十一个,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没有明确记载哪一个子女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但是老大懿文太子朱标、老二秦愍王朱樉、老三晋恭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却都是马皇后抚养成人的,这一点做不了假,所以可以说朱元璋有四个嫡子,按照封建社会“立子以嫡以长”的规定,皇位继承人只能从这四个人中产生,而老大朱标实至名归,连朱棣也不能表示异议。

但是朱允炆却不是嫡长孙,因为他还有个哥哥朱雄英,而且朱雄英是朱元璋钦定的隔代接班人。据洪武二年编撰、洪武六年书成的《皇明祖训》记载:“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但是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就去世了,没活过他老爹朱标。

而朱允炆是朱标的妾侍吕氏生的,跟朱雄英不是一个妈,自然也算不上嫡长孙,至于吕氏被没被封为太子妃、什么时候封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即使吕氏上位,朱允炆子以母贵,晋升为嫡长孙,但也不能证明他继位就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因为所谓的“立子以嫡以长”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继承人必须先是“子”,然后才论“嫡”论“长”,也就是说,有二十五个叔叔的朱允炆,在太子而不是皇帝的父亲去世后,他是皇位的第二十六顺位继承人,即使仅看上一辈的嫡子,他也只能是第四顺位继承人。

到朱元璋选接班人的时候,“立子以嫡以长”这个传统,在封建社会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而且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都是老大死了轮到老二,然后是老三老四,以此类推,读者诸君有兴趣可以去翻一番历代帝王年表,就会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老大似乎都不大长命,皇帝一般都只好选择其他的儿子来接班,即使没有儿孙,也要从下一代子侄中选择,这样自己死后才能是名正言顺的“太上皇”。

所以按照封建礼法来说,朱棣和朱允炆都是朱元璋的合法继承人。但是为什么朱允炆成功上位了呢?这可能要归功于三点:第一、朱标临终前的请求;第二、朱元璋隔代亲的人性;第三、朝中大臣的支持。

首先我们来看朱元璋和朱标的感情。朱元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冷血君王,但是对朱标这个大儿子却充满了温情。他之所以要把功臣斩尽杀绝,就是为比较温和仁厚的朱标拔掉棘杖上的刺。而朱标之所以英年早逝,也是朱元璋施加的压力过大,对此朱元璋是心怀愧疚的,所以朱标向老父亲托孤,朱元璋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最大的家业,也就是皇位传给儿子的儿子。

其次我们再来看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关系。其实这一点不用分析,读者诸君中有人已经当了爷爷,自然知道什么叫“隔代亲”——对孙子要比对儿子好得多。居家生活中经常会有儿子追着孙子打,老爷子追着儿子打的趣事发生。朱元璋虽然雄才大略或者说冷血无情,但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老爷子疼孙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已经成年且已经在边关吹了好几年北风的四儿子朱棣,看着自然不如在江南长大细皮嫩肉的孙子朱允炆顺眼。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朝文武的支持。朱棣这人太像朱元璋了,甚至可能比朱元璋还冷血嗜杀——他每天拎着刀子砍鞑靼,比经常坐镇指挥的朱元璋见过更多的鲜血。而当时的满朝文武,在朱元璋的高压下活得战战兢兢,早起上朝都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安全下班回家,如果这个大臣没有回家而锦衣卫来敲门,那么这家的房子过几天就要换主人了。于是大臣们都日盼夜盼朱元璋老爷子赶紧挂掉,换上仁厚的朱标来当领导。可是没想到朱标愣是没熬过朱元璋,眼看着战场上冲杀出来的朱棣要回来接班当太子,肯定满朝文武一片哀嚎:这苦日子还有头儿没头儿了?

于是大臣们自然要力捧锦衣玉食甚至有点弱不禁风的“嫡长孙”朱允炆了。而事实证明,大臣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当年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朱允炆上台,偃武修文,官员们睡觉的时候,脊梁骨也敢挨着炕席了;但是好景不长,朱棣杀了回来,赶跑(或者烧死)了朱允炆,又开始了大开杀戒。所以说,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但可能在大臣眼里,他绝不是一个好上级,给朱棣打工,实在是太难了……

标签: 朱棣,朱元璋

更多文章

  • 康熙最宠爱的孙子,28岁就称王,却被乾隆关入大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乾隆

    说起爱新觉罗.弘历,很有朋友应该很熟悉吧。弘历是康熙最看重的孙子,在他小的时候,弘历就被康熙接进了宫,重点培养。但今天我们要讲得并不是弘历,而是康熙最疼爱的孙子,他在28岁就被封为亲王,而弘历继位后却把他关入了大牢。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如果想知道的话,就跟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人就是爱新觉罗.弘皙,

  • 揭秘康熙为何不消灭葛尔丹 而是给孙子乾隆留下一个大难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康熙

    康熙打败葛尔丹为什么不消灭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家都知道康乾盛世吧,不过应该是要说康雍乾盛世才准确,这个盛世在今天也是非常存在争议的,这个就不说了,在康熙时期大家就知道,这位老人自诩自己为千古一帝,这个大家觉得怎么样,方正还是有点那个吧,康熙时期也是非常

  • 吴曦抗金名将吴璘的孙子,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吴曦,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抗金名将吴璘的孙子吴曦的悲剧,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南宋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当属吴玠与吴璘兄弟。在南宋遭遇富平惨败,失地六十州,丧师十余万,川陕一线主帅张浚退守四川,抗金达到低谷的时候,吴玠与吴璘兄弟二人,收拾数千残军败卒,在“铁马秋天大散关”的陕西和尚原一带

  • 他的实力甚至超过孙武 为什么他的名声却没有孙子好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吴起

    对战国时期吴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小编所说就是战国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吴起,他和春秋的孙武并称为“孙吴”,真正对军事战争的理解,可以说吴起绝对不输于孙子,甚至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孙武。按道理说这样的人应该名垂青史呢,为何他的名声没有孙

  • 孙武和孙膑是一个人吗?《孙子兵法?是谁写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战国,孙膑

    孙武和孙膑是一个人吗?《孙子兵法?是谁写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考古人员在发掘两座汉墓的时候,偶然发现了数量庞大的竹简。这些竹简有完整的,残缺的,共四千九百四十二枚,此外,还有残片数千枚。在普通人眼里,这些竹简毫无价值可言,若是被盗墓贼发现,很可能会

  • 爷爷是奸臣,孙子却是爱国志士!爷爷和孙子分别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北宋,秦桧

    爷爷是奸臣,孙子却是爱国志士!爷爷和孙子分别做了什么?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史上但凡名留千史的,要不是忠臣或民族英雄,要不就是大奸臣或民族的罪人,可是你知道么,有一对祖孙,爷爷被称为第一奸臣,死后人人唾骂,孙子却是爱国志士,为了洗刷家族的耻辱,为南宋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就

  • 两位宠妃结怨很深,她们的孙子却都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元帝,汉朝

    汉元帝刘奭最开始是一个用情很专的人,他当太子的时候,专宠司马良娣。就因为司马良娣临终前一句话,说是太子宫中其她女子嫉妒她,诅咒她早死,就再也不亲近宫中任何女性了。这段往事,当时还让刘奭的父亲汉宣帝非常着急,生怕他真的对女性失去兴趣。事实证明,汉宣帝的担心是多余的,刘奭后来不仅又有了许多后宫佳丽,而且

  • 《孙子兵法》火攻需要哪些条件?火攻作战的技巧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苏武,孙子兵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子兵法》火攻篇解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火攻是古代常用的作战方式之一,双方交战如何保证补给是关键,如果粮草被烧了,在战场上自然会变为被动的一方。所以火攻往往是冲着对方后勤去的,《孙子兵法》中就有一篇专门讲述火攻的散文,包括对火攻的使用原则、目标、条件等因素都有非

  • 此人被称为是孙子孟子商鞅三合一之人!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吴起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吴起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跟战国时的其他豪杰不同,吴起一出场,就是一副残忍薄行的形象。《通鉴》上记载他“杀妻求将”: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通鉴》因袭的其实是《史记·孙吴列

  • 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他的三个孙子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诸葛亮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后代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琅琊诸葛氏,是汉末三国时代有名的世家大族,自西汉以来一直人丁繁盛,英才辈出。三国的扰攘乱世,却为诸葛家族的成员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三国之中,无论魏蜀吴哪个国家,都有诸葛家族的人身居高位,手握大权,成为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