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早就料到这个国家是心腹大患,没想到刚过几十年就应验了

朱元璋早就料到这个国家是心腹大患,没想到刚过几十年就应验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1/19 2:23:23

由于我国古代国力强盛、化灿烂,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东亚地区都是以古中国为经济文化中心。周边众多小国,诸如朝鲜、越南等国家渴望得到我国的保护,学习先进的文化,纷纷进贡,成为了我国的藩属国。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横扫六合,一统中原,建立了大明朝。而后,朱元璋照例周边小国下达文书,命他们前来朝贡,周边国家接到文书纷纷派遣使者前来进贡,成为大明的藩属国。而有一个国家却一反态,断然拒绝了大明的诏书,甚至击杀了我国使臣。

此国在我国史称倭国,也就是如今的日本。朱元璋一看日本如此做法,勃然大怒,几次想要大动干戈,使用武力征服日本。而那时,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国内势力割据,局势混乱,为有底气惹怒大明朝?原来,在元朝时,曾几次发兵攻打日本,因为航海技术不成熟,船只舰队大多损失在了风浪中,征讨日本都失败了。而日本自恃距离大明较远,海战不易,才敢如此大胆。

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没有选择攻打日本,一是考虑到大明朝刚刚统一,不适合劳民伤财发动战争。二是有过元朝征讨失败的教训,攻打日本必须慎重。但朱元璋从此对于日本非常防范,几次告诫自己的后代一定要小心日本,这个国家日后必成大患,需要在时机成熟之时将其彻底击败。

朱元璋的担心不无道理,而后的几十年,日本倭寇就不断骚扰、掠夺我国沿海居民。在几百年后,日本又对我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近代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最深重的灾难。

标签: 朱元璋,倭寇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竟然如此儿戏,连状元都是这样选出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状元

    中国是没有贵族的,至少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没有了。从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阶层慢慢消失之后,中国历史的贵族就跟着消失了。这是因为有了科举制度的出现。事实上正是科举制度消灭了贵族!科举制让每个平民百姓都有一个上升通道,不可能在出现四世三公的家族垄断情况。魏征丞相的儿子不可能再当丞相,张居正的儿子也没可能再当首

  •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居然是天主教徒,竟向罗马教廷求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后金,努尔哈赤

    朱慈炫(1648年-1662年),明昭宗朱由榔第三子、母孝刚王皇后。永历二年(1648年)出生,出生时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并取教名“当定”(今译“君士坦丁”)。这个教名与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相同,永历帝希望借由该皇子的受洗与即位,使大明能如同罗马帝国般,转天主教为国教,复兴帝国。永历五年(1651年

  • 明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朱元璋虽然灭了元朝,但是并没有驱逐蒙古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元璋,多民族,

    明朝确实是汉人做皇帝,但是明朝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跟我们现在是没有区别的,民族平等在明朝是有法律保障的。仔细的读明史就会发现,朱元璋驱逐的大元朝廷,并没有驱逐蒙古人,而蒙古人也一直没有全部离开中原。洪武年间有个比较出名的案件,就是开国功臣朱亮祖陷害致死县令道同,结果被朱元璋将其与长子用皮鞭活活抽死

  • 哪三人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皇帝,为人无可挑剔,据说抹黑都无处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皇帝

    谈及历史上的皇帝,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他们高居庙堂之上,掌控生死大权。从秦始皇第一次号称“皇帝”到封建王朝的土崩瓦解,2000多年来共计出现过495个皇帝。自古以来,有贤明的君主,也有不少昏君,但今天要讲的却是历史上最完美的三个皇帝,他们或许知名度不及秦皇汉武,但人格魅力却是无可挑剔,一起来看

  • 刘邦出了一个狠招解决了人口问题,对于农民来说太狠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刘邦,人口问题,早婚,

    自古以来,人口便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尤其在古代,人口数量的多寡便代表了一个朝代的繁荣程度,在冷兵器时代,人口便是战斗力,人口便是话语权,谁的人多,便意味着谁的税赋来源便多,钱财也多。然而古代战乱频繁,在战乱时期,人口衰减严重,故此历朝历代刚建国的时候,如何尽快恢复人口,便成了最紧要的国家大事。西汉

  • 岳飞的面子到底有多强大,宋高宗紧张得连奏章都拿不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岳飞,宋高宗,

    英雄岳飞,连敌国的金兵私底下都喊一声岳爷爷,是来去百万军中不变色,真正的大英雄。然而,这样的大英雄也有紧张、害怕的时候。根据史料记载,岳飞在当面向皇帝奏请时,表情十分窘迫。这位在百万军中都从未变色的千古名将,在天威咫尺下明显表现出了紧张,语调凝滞,读得断断续续,恰好殿中吹来一阵微风,他竟连奏章都拿不

  • 曹操从骑都尉一直晋升到魏王,此人功不可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国,曹操

    汉文帝曾经作了个梦,梦见自己上天,就差那一点点,怎么也上不去。焦急无计之时,一个戴黄头巾的人推了他一把,把他送上天了。文帝后来看见邓通,长得和梦里的黄巾人很像,于是大加宠信,邓通飞黄腾达,成为富贵的代名词。三国时曹操从骑都尉做起,一步步向上,最终成为魏王,达到权力的巅峰。助他登顶的黄头巾人叫个董昭。

  • 唐太宗死后李治是怎么对待老爹的后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太宗,李治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留下了一后十五位嫔妃,当然这是比较有名份的女人,其他的女人不计入考虑之列。毕竟皇帝李世民的女人不止十几个吧。平常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外加82世妇,我算数不太好,你帮我算算?李世民的后世子孙唐明皇,有后宫佳丽3000,李世民再不济,至少有他的三分之一吧。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

  • 南宋有一对兄弟名将,要论其功绩、谋略以及胆识,全然不在岳飞等人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吴璘,宋金,吴玠,

    大宋历史上那些杰出的军事将领,似乎总是以“组团”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像“杨家将”、“呼家将”、“折家军”、“种家军”等等,皆是将才辈出。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与他的老哥一同出道,而且位极人臣,撑起了大宋的半边天。谁呢?吴璘。说到吴璘,想必各位历史爱好者都不会陌生,而他的老哥吴玠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 明朝圣旨流传到外国,竟让外国专家直呼不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武宗,圣旨

    一说到圣旨,大部分人脑海里都会立刻想起在各种古装剧中被无数太监说过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每一部剧都是这样断句,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是先念“奉天承运皇帝”这六个字,最后再念“诏曰”。因为“奉天承运”是一个形容词,修饰后面的“皇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受命于天上且继承五德运行的皇帝下旨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