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帝国的哪个宰相当街被杀?谁才是幕后主谋!

大唐帝国的哪个宰相当街被杀?谁才是幕后主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50 更新时间:2024/1/9 9:49:57

大唐元和十年(815年)6月3日早晨,当朝宰相武元衡从靖安里的宅邸出来,像往常一样乘坐车轿前去上朝。当时天还蒙蒙亮,当车轿走到靖安坊东门时,突然从路边闪出一群黑衣蒙面人,他们射灭侍从的灯烛后,向车轿中的武元衡扑来。先是一箭射中武元衡的肩膀,然后一刀砍中了他的左腿。这些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身手极好,打了才一会,宰相的侍从纷纷落荒而逃。于是这些人将武元衡杀死,并从容的砍下了这位大唐宰相的首级。

与此同时,大唐的御史中丞、刑部侍郎裴度也遭到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裴度的头上、后背、腿上被砍了三刀,身负重伤。侍从们惊骇万分,危急时刻车夫王义抱着凶贼大声呼喊,凶贼一刀砍断了王义的手。此时天也渐渐亮了,奄奄一息裴度滚落到路旁的水沟里,凶贼们以为裴度死了,就扬长而去。就这样裴度捡了一条命。

堂堂一朝宰相当街被杀,消息传来,百官惶恐不安。当时的皇帝是唐宪宗李纯,他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痛哭流涕,茶饭不思;当即罢朝,下诏全城警戒,金吾、府、县三级在全城展开大搜捕。

也许真的是被刺客吓到了,全城人心惶惶,官员们上下朝,官兵、家奴持兵器护卫;京城各个城门也添加人手,凡是长相奇特、身材魁梧的,说燕赵地区方言的,挨个盘查。一时间谣言四起,有人传言“不要搜贼,把他们搜急了乱子更大”,还有人从路上见到一张纸,上面写着“不要把我逼急了,急了先杀你!”。谁都怕死,这些官吏们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只是应付差事,敷衍了事。

有人向唐宪宗进言,于是唐宪宗再次下诏“能得贼者赏钱千万,授五品官。与贼谋及舍贼能自言者亦赏。有不如诏,族之。”,并把钱放在繁华的东西两市招募告发者。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久,禁卫军的将领们就捕获了张晏等十八人。经过秘密审问得知他们是受王承宗差遣。

事情至此还没完,顺蔓摸瓜,一个月后,东都防御使吕元膺逮捕了淄青地区驻京办事处(方便理解)的门察、訾嘉珍等人,并将他们在两京的党羽一网打尽。至此这场谋杀案的主谋直接指向当时的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淄青节度使李师道。

一方在朝为官,一方在地方为将,双方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冤仇?原来安史之乱后,地方藩镇逐渐做大,他们自行任命官吏,不向中央缴纳赋税,节度使的职位世代相承,而且时常联合起来对抗朝廷。

自唐宪宗即位后,他一心想重振大唐帝国往日的辉煌,首先就将目标就对准了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于是提拔重用力主削弱藩镇的武元衡、裴度等人主持朝政。这引起了地方藩镇的极大不满,为此朝廷大军与地方藩镇几次交兵,双方互有胜负,于是这些藩镇开始相互勾结。

谋杀案的前一年,即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他的儿子吴元济上表要求朝廷承认自己淮西节度使的身份,遭到朝廷断然拒绝。于是吴元济一方面发兵袭扰朝廷管辖的州县,另一方面与王承宗、李师道暗中勾结,对抗朝廷。朝廷发兵讨伐淮西,接连打败吴元济。

为了援助“盟友”,李师道派人烧毁了朝廷在江淮地区的一百多座仓库,为此朝廷损失钱三十万缗,米数万斛,同时派遣心腹在洛阳一带招募、训练敢死队。而在这就此时吴元济接连战败,形势危急。于是李师道为逼迫朝廷就范,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相勾结,派遣人在上朝的路上将武元衡当街杀死,并重伤裴度。

真相大白之后,唐宪宗没有选择屈服,首先下令断绝与王承宗的朝贡关系,然后任命重伤初愈的主战派裴度担任宰相,支持对藩镇的讨伐事宜。鉴于当时的种种情况,朝廷没有直接对李、王二人进行讨伐,而是首先集中军队讨伐淮西吴元济。

元和十二年(817年),名将李愬雪夜入蔡州,发动奇袭,生擒吴元济。李师道、王承宗闻吴元济战败被俘后,数次上表请求赦免吴元济,朝廷不准,同年十一月吴元济被斩杀于长安。

李师道更为恐惧,上表请求割让三个州给朝廷,并派遣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留在长安,但不久他再次反悔。于是元和十三年(818年)朝廷正式下诏历数李师道的罪状,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等五镇兵讨伐李师道。多次战败后,李师道的部将刘悟发动兵变投靠朝廷。最终躲在厕所中的李师道搜出后即被当众斩杀,传首京城。

而谋杀案的另一主谋王承宗则乖乖的向朝廷屈服,向朝廷献出了两个州后,得到了朝廷的赦免,三年后得以善终。至此在唐宪宗统治期间,天下藩镇纷纷向朝廷屈服,出现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前所未有的“唐室中兴”的局面,史称“元和中兴”。但实际上此时并没有恢复盛唐的繁荣,随着元和十五年正月,宦官陈弘志等人杀死唐宪宗,大唐王朝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最终的灭亡。

标签: 唐朝宰相武元衡

更多文章

  • 不出名的吴越王钱镠猛事:率20人吓走十万土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吴越王,钱镠,唐末,

    在唐末农民起义中,有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这场起义的发动者王仙芝、黄巢是贩私盐出身,而协助唐王朝剿灭这场起义的人中,也不乏贩私盐者存在。诸如朱温,诸如钱镠。对于朱温(全忠),人们可能比较熟悉,而对于钱镠其人,恐怕熟悉的人就不会那么多了。钱镠,字具美(又作巨美),钱塘临安人。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国的创立者

  • 李清照作为个婉约派诗人却未影响民族气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清照,宋朝,金人,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

  • 被女色掏空了身子的明穆宗:为后宫女色鞠躬尽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穆宗朱载垕,明朝,明朝皇帝

    《明穆宗朱载垕个人简历》姓名: 朱载垕性别: 男年龄:36岁民族: 汉族属相:鸡职务:皇帝单位:明朝年号:隆庆在职时间:1567年 -- 1572年初婚:17岁 卒年:1572年死后称号:明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爸爸:明世宗朱厚骢(嘉靖皇帝)妈妈:杜康妃儿子:明神宗朱翊钧(万

  • 在《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之智是有用还是无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吴用,有用,宋朝

    导读:吴用是个教书先生,却愿意使枪弄棒,结交的人物也是晁盖、三阮之类的人。公孙胜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晁盖只介绍了他叫吴用,而公孙胜却知道他叫加亮,这说明这个人在江湖上有些名气。吴用外号智多星,说明他有智慧;这个人的字是加亮,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又叫做吴用,从读音再到他的

  • 唐太宗任用22位宰相的启示:盛世仍然要加强制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宰相,盛世,

    唐太宗君临天下23年,在他统治时期,中国由乱而治,四夷宾服,天下归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究其原因,用唐太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能安天下者,惟在得用贤才。”从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22位宰相的故事,可见其高超的用人艺术之一斑。唐太宗弱冠举兵,继位前因为军功被封为秦王。秦王府属是他南征北伐的

  • 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龄趣闻:怕皇帝怕同僚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房玄龄,怕老婆,宰相,

    公元617年,深秋。陕西关中渭北一带,天高气爽,草木泛金,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驻扎在这里。一天,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忽然悠然自得地穿过猎猎旌旗,走向军营的辕门。“我叫房乔,字玄龄,前来求见你们的统帅、二公子李世民。”声音很温和,一听就是文人。那时才19岁的李世民掀开军帐——哟,竟是一双细长、湛然有

  • 亡国之君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只是个投错胎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叔宝,南陈,后主,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派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些人,生在帝王家,真是投错了胎。便如陈叔宝,若长在平民甚或贵族之家,定是后世留名的文学家。可惜,出身无法选择。陈受梁禅,虽仅存在三十二年,然在此期间——应该说在陈叔宝即位前的二十多年,算得上南朝百姓们的好时光,战乱较少经济发展,几

  • 揭秘:三国历史事实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东吴,孙权

    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吕蒙甘宁蒋钦周泰,后来的陆逊等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过孙权最信任的

  • 吐蕃战神论钦陵:盛世大唐都无法击败的绝世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吐蕃,薛仁贵,论钦陵,

    论钦陵,全名(噶尔·钦陵赞卓)吐蕃大臣、将军。是藏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祖世代为吐蕃贵族,姓薛氏。父亲禄东赞“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曾赴长安为松赞干布求亲,遂有文成公主西嫁吐蕃赞普的盛事。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逝世,芒松芒赞继赞普位

  • 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最器重与最有才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承乾,唐朝,太子,李世民

    承乾者,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不过“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嫡孙亲赐。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