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出名的吴越王钱镠猛事:率20人吓走十万土匪

不出名的吴越王钱镠猛事:率20人吓走十万土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77 更新时间:2024/1/3 15:23:03

在唐末农民起义中,有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这场起义的发动者王仙芝黄巢是贩私盐出身,而协助唐王朝剿灭这场起义的人中,也不乏贩私盐者存在。诸如朱温,诸如钱镠。对于朱温(全忠),人们可能比较熟悉,而对于钱镠其人,恐怕熟悉的人就不会那么多了。

钱镠,字具美(又作巨美),钱塘临安人。是五代十国时吴越王国的创立者。在几十年的生涯中,钱镠先后当过:吴越国王、唐朝节度使、节度使所属都指挥使、私盐贩子和乡里无赖。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钱镠的传说和故事。

钱镠小时,家里很穷,没有上过几天学就辍学了。尽管书念的极少,但钱镠却天性聪颖。史书上说“临安里中有大木, 钱镠幼时与群儿戏木下。坐大石上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这种军事才能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公元880年,为时达数年之久的王、黄起义爆发。本来就已经坐在干柴之上的唐王朝被这一把火烧得本烂根焦。由于起义军势力大,名头响,各地许多怀有不同目的的人纷纷打着起义军的旗号起兵响应。这些人中有些人和黄巢一样是真心反唐的;也有些人笃信“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想走王仙芝式的道路。还有一些则干脆就是打家却舍的强盗。正所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在钱镠的家乡临安周围起事的就是一股土匪。

他们杀人放火,奸淫妇女“军食不给,常以人为食”。先后洗劫了临安周围的几个州县,当时,钱镠已应当地人董昌之邀,结缨从军。

公元881年,临安周围的那股土匪进扰临安。当时,临安守将是董昌,他是唐王朝任命的镇海节度使。虽然是节度使,但由于所辖地盘不大,手下也只有几千人马,这几千人又分驻几个地方。真正守临安的不足1000人,而前来进犯的土匪号称10万之众。一时间,人心浮动,惶惶不安。

当时,在董昌手下任职的钱镠见状主动请缨出战。

“你?”董昌满腹狐疑地说:“别开玩笑了!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守城。出哪门子的击啊!”

“董将军,卑职以为,弃临安不如守临安,守临安不如派兵出临安。以出击代守御,方是以少胜多的御敌之策啊!”

“说得好听。我可没有那么多的兵给你!”董昌这位屠夫出身的将军三句话不离本行“让你领兵出击,还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董将军,我知道城内防守吃紧。因此,不敢朝你多要人马,请拨给我20个劲卒就行!”

“20个?你疯了吧?要知道,这股流匪号称有10万兵马呢!”

“试试看吧,我可以立下军令状!”

“算了!算了!你要20人就给你20人。军令状嘛,就不用立了。”董昌见状顺水推舟地卖了个空人情。在他看来,钱镠此次必是活着出城去,死着回城来(鬼魂)。军令状是立给活人的,对死人还有什么约束意义呢!

次日清晨,钱镠带领他亲自挑选的20名劲卒饱餐战饭,来到了临安城外一处名叫“一线天”的险要之处。这个地方乃是流匪进扰临安的必经之路。

路险极了!在仅能通过一人一骑的路口,钱镠设下了总数仅20个人的伏兵——10个人张弓搭箭,见人就射,另外10个人分骑十匹战马,马尾系树枝,往来奔驰,以充疑兵。结果一战下来,杀死对方近百人,吓退了流匪的先锋部队。

接着,钱镠又率领他这支首战告捷无一伤亡的20人特攻队转移到靠近临安城的一个名叫“八百里”的险要之处。

临撤退之前,钱镠叫来了“一线天”路口旁边的小酒店的女老板,激之以义气,嘱她勿离此地,又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钱镠退走后不久,流匪的后续部队赶到。

兵过“一线天”,抓来路旁小酒店里的女老板,向她询问钱镠率领的临安兵的行踪。女老板按钱镠的吩咐答道:“临安兵?乖乖,可不得了啊!现在他们兵屯八百里,说是要与你们决一死战呢!”

流匪的先锋官闻听忙对主帅说:“大王,我看咱们还是绕道而行,别去碰临安了!”

“为什么?”

“你想啊,刚才他们人数不多就杀了我们近百人,现在兵屯八百里,不得有几十万啊,我们如何是他们的对手啊!”

“也是,好,绕道,不进临安!”

就这样,仅靠20个人的一支小队伍,钱镠保住了临安,后人有诗称钱镠少时有奇胆,诈言“八百里”吓走十万兵。

标签: 吴越王钱镠唐末

更多文章

  • 李清照作为个婉约派诗人却未影响民族气节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清照,宋朝,金人,

    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

  • 被女色掏空了身子的明穆宗:为后宫女色鞠躬尽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穆宗朱载垕,明朝,明朝皇帝

    《明穆宗朱载垕个人简历》姓名: 朱载垕性别: 男年龄:36岁民族: 汉族属相:鸡职务:皇帝单位:明朝年号:隆庆在职时间:1567年 -- 1572年初婚:17岁 卒年:1572年死后称号:明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爸爸:明世宗朱厚骢(嘉靖皇帝)妈妈:杜康妃儿子:明神宗朱翊钧(万

  • 在《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之智是有用还是无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吴用,有用,宋朝

    导读:吴用是个教书先生,却愿意使枪弄棒,结交的人物也是晁盖、三阮之类的人。公孙胜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晁盖只介绍了他叫吴用,而公孙胜却知道他叫加亮,这说明这个人在江湖上有些名气。吴用外号智多星,说明他有智慧;这个人的字是加亮,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又叫做吴用,从读音再到他的

  • 唐太宗任用22位宰相的启示:盛世仍然要加强制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宰相,盛世,

    唐太宗君临天下23年,在他统治时期,中国由乱而治,四夷宾服,天下归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究其原因,用唐太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能安天下者,惟在得用贤才。”从唐太宗在位23年间任用22位宰相的故事,可见其高超的用人艺术之一斑。唐太宗弱冠举兵,继位前因为军功被封为秦王。秦王府属是他南征北伐的

  • 唐太宗的宰相房玄龄趣闻:怕皇帝怕同僚怕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房玄龄,怕老婆,宰相,

    公元617年,深秋。陕西关中渭北一带,天高气爽,草木泛金,一支十几万人的大军驻扎在这里。一天,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子,忽然悠然自得地穿过猎猎旌旗,走向军营的辕门。“我叫房乔,字玄龄,前来求见你们的统帅、二公子李世民。”声音很温和,一听就是文人。那时才19岁的李世民掀开军帐——哟,竟是一双细长、湛然有

  • 亡国之君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只是个投错胎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叔宝,南陈,后主,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派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有些人,生在帝王家,真是投错了胎。便如陈叔宝,若长在平民甚或贵族之家,定是后世留名的文学家。可惜,出身无法选择。陈受梁禅,虽仅存在三十二年,然在此期间——应该说在陈叔宝即位前的二十多年,算得上南朝百姓们的好时光,战乱较少经济发展,几

  • 揭秘:三国历史事实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东吴,孙权

    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吕蒙甘宁蒋钦周泰,后来的陆逊等人,都是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不过孙权最信任的

  • 吐蕃战神论钦陵:盛世大唐都无法击败的绝世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吐蕃,薛仁贵,论钦陵,

    论钦陵,全名(噶尔·钦陵赞卓)吐蕃大臣、将军。是藏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祖世代为吐蕃贵族,姓薛氏。父亲禄东赞“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曾赴长安为松赞干布求亲,遂有文成公主西嫁吐蕃赞普的盛事。唐高宗永徽元年(650),松赞干布逝世,芒松芒赞继赞普位

  • 太子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最器重与最有才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承乾,唐朝,太子,李世民

    承乾者,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不过“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嫡孙亲赐。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

  • 名传千古:唐玄宗李隆基为何要开梨园养艺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梨园

    以帝王之身而为俳优之业,唐玄宗李隆基大概是空前的,虽然在其身后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唐玄宗李隆基都要高出唐庄宗李存勖一筹。如果唐玄宗李隆基可以称得上是大师,那么唐庄宗李存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喜欢蹦蹦跳跳的戏子而已。这样说,其实一点也不过分。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内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