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因谋反被杀的钟会与邓艾,他们的妻儿是什么结局?

因谋反被杀的钟会与邓艾,他们的妻儿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4/1/1 13:01:11

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小路,迫使刘禅投降,邓艾拿下成都,立下大功,没想到却被杀了。

钟会率军十余万,收编了诸葛绪的部队,接受了姜维投降之后,兵力大增,他诬告邓艾谋反,致使邓艾被抓,押往洛阳,钟会又兼并了邓艾的部队,这样以来,手握二十多万大军,钟会膨胀了,试图谋反,割据益州自立,但他很快失败被杀。

邓艾被杀,是因为谋反,钟会被杀,也是因为谋反,然而,奇怪的是,司马昭对待同样谋反的邓艾和钟会,态度完全不一样。

邓艾被打进囚车,押送洛阳,走到半路上,钟会作乱被杀,邓艾的部下,准备追上囚车,放邓艾出来,监军卫瓘因为参与诬告邓艾谋反,钟会死了,他肯定要背锅,于是,心里害怕被追责,便故意借刀杀人,派和邓艾有仇的将军田续,带兵追上邓艾,将邓艾父子斩杀。

邓艾被杀后,他在洛阳的儿子也被杀光,妻子和孙子被流放到西域,非常凄惨。

《三国志 邓艾传》记载:艾父子既囚,锺会至成都,先送艾,然后作乱。会已死,艾本营将士追出艾槛车,迎还。瓘遣田续等讨艾,遇於绵竹西,斩之。子忠与艾俱死,馀子在洛阳者悉诛,徙艾妻子及孙於西域。

其实,邓艾是被冤枉的,他并没有谋反,他为了稳定成都的局势,擅自以天子的名义,大肆封赏蜀汉旧臣,以安民心,这是对的,只是因为他没有及时上报,导致被钟会等人抓住把柄,诬告他谋反,邓艾并没有造反。

而钟会却是真正的造反,他进入成都,手握二十多万大军,心里飘了,想自立,赌一把,便以郭太后有遗诏为由,要求魏国的将士们跟随他一起讨伐司马昭,还把不同意的人都关起来,姜维劝钟会杀掉这些人,但是,钟会犹豫不决,耽误了大事,最终,消息泄露出去,胡烈的部下杀了进来,将姜维和钟会都杀死了。

钟会真正是谋反,但是,司马昭却放过了钟会的家人,并没有杀钟会全家。

本来魏国皇帝要杀钟会全家的,毕竟是谋反大罪,钟会哥哥的儿子钟邕和钟会一起被杀,此外,钟会收养了他哥哥的儿子钟毅、钟峻和钟辿,按理都要下狱,问斩。

此时司马昭出面,上表皇帝,求情,说,钟峻的爷爷钟繇,是魏国功臣,是配享太庙的,他的父亲钟毓,也对魏国有功,就网开一面,不要再追究他们的责任了,将他们赦免了吧!只追究钟会和钟邕的罪责,让钟峻和钟辿官复原职,最后,只有钟毅和钟邕被杀。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初,艾为太尉,会为司徒,皆持节、都督诸军如故,咸未受命而毙。会兄毓,以四年冬薨,会竟未知问。会兄子邕,随会与俱死,会所养兄子毅及峻、辿。等下狱,当伏诛。司马文王表天子下诏曰:“峻等祖父繇,三祖之世,极位台司,佐命立勋,飨食庙庭。父毓,历职内外,幹事有绩。昔楚思子文之治,不灭斗氏之祀。晋录成宣之忠,用存赵氏之后。以会、邕之罪,而绝繇、毓之类,吾有愍然!峻、辿兄弟特原,有官爵者如故。惟毅及邕息伏法。”

那么,为什么司马昭对邓艾的儿子下死手,把钟会的家人赦免了呢?

这里面,有几点原因。

其一,邓艾出身低微。邓艾是放牛娃出身,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是草根,根基不牢,柿子当然捡软的捏。

其二,邓艾灭蜀,独成大功,被人嫉妒。灭蜀,司马懿都没做到,邓艾做到了,一个草根,立下盖世奇功,那些士族贵族当然眼红啊!

其三,钟会造反,没有连累全家,确实因为他老爹钟繇往日的功劳,毕竟是元勋的后代,给点面子。

其四,司马昭想借此收买人心。本来司马昭打算篡魏,已经引人愤恨,他放过钟会的家人,实际上就是想收买人心。司马昭和他爹司马懿一样,老谋深算。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魏晋时期为什么这么流行玄学?魏晋玄学兴起的原因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魏晋时期为什么这么流行玄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魏晋玄学兴起的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玄学”之风。“清谈”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如何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事,遭到讽刺。因此,不

  • 1941年版《德军步兵作战手册》 详解历史上德国纳粹步兵的作战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粹,战史风云

    德军认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属于快速集中打击火力的一方。德军步兵班通常在敌人逼近不足600米时才开火射击即使在如此近的距离上,德军步兵班也只会将火力集中在较大的目标上,敌军步兵通常在逼近至400米左右的距离时才会遭到射击。德军步兵班在战场上移动时通常采用两种队形。一种是松散的一路纵队。班长走在队伍的最

  • 周武王,刘邦和司马炎的三种分封制结果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一、西周的分封西周建立以后,封了大大小小的诸侯100多个,他们后来成为了100多个国家,但是我要说,周的分封是相当成功的。可能有人不赞同我的观点,然而从事实来说,通过周的分封,华夏领地扩大了;周王作为华夏共主800年,超越了任何一个朝代的皇室。我们怎么能说,周的分封是失败的呢?西周立国之初,周王室能

  • 揭秘:熹贵妃为什么不愿意和雍正葬在一起?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熹贵妃,清朝,野史秘闻

    后人大多喜欢牵强附会,对于很多没有经过验证的事情轻而易举就做出了判断和结论,这些其实都不是一件事情的真相,但很多人只顾着噱头妄加揣测一件事情。过去热播的一部宫斗剧甄嬛传中就讲述了熹贵妃和雍正的一生爱情故事,也讲了熹贵妃和雍正两个人并不相爱的事实,说雍正是单相思,很多人深以为然,但其实电视剧不是历史。

  • 曹操手下谋士那么多 曹操为什么对郭嘉最为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和郭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为什么唯独器重鬼才郭嘉在东汉末年这段混乱的历史上,民不聊生也是人才辈出、建功立业的时代,就像曹操就是当时崛起的一代英雄,曹操志在天下,招贤纳士为己用,使得其帐下猛将如云、谋士无双。其中谋士就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那么

  • 在中国民间的传说中,韩琦死后为什么会成为阴间阎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琦,阎罗,文史百科

    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提到:“人有死而为阎罗王者,如韩擒虎、蔡襄、范仲淹、韩琦等,皆屡见传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民间传说、故事以及相关的民间信仰,定然包含百姓的价值与情感诉求,民间的阎王信仰以及包公等清官为阎王的传说,除了表现出百姓对清官的肯定与敬仰,以至崇拜,显然还

  • 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联蒙灭金最后被蒙所灭!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洗雪“靖康之耻”,却又召来亡国之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1127年“靖康之变”爆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掳,无数黎民百姓遭难,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眘、宋宁宗赵扩都曾誓师北伐,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一批抗金名将鏖战疆场,“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

  • 李忠为何会上梁山?跟鲁智深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忠为何会上梁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鲁智深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主人公,因为嫉恶如仇,三拳打死镇关西,害怕官府追捕,逃走在了江湖上。一直以来,鲁智深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就很高,也是读者最喜欢的水浒人物之一。但是鲁智深也不是完人,他曾经做过一件事,被很多读者诟病,认为这件事是

  • 曹操一辈子顾虑重重,曹丕为何就敢篡位?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三国,野史秘闻

    大汉丞相曹操一生,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世人称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无论如何,他终究是没有坐上那张一步之遥的龙椅,戴上唾手可得的皇冠。而他死后,他的儿子曹丕却迫不及待逼汉献帝让位,取而代之。这奇怪么?难道曹操的赫赫武功,一辈子尚且顾虑重重,不敢篡窃皇位,曹丕又有何德何能,反而有勇气决然踏出那一步

  • 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 司马懿夺权时他们为何没有人站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的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家族夺权时,就没有一个站出来反抗的吗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势力相当庞大。但是后来,整个曹魏政权却给司马家族轻松夺去。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疑问:曹操既然那么多儿子,眼看着曹魏江山逐渐衰落,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