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69 更新时间:2024/2/7 23:00:13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后世人评价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这位“四朝元老”做人当官到了这种份上,有啥秘诀呢?

(一)治军有方 深得人心

郭子仪从军几十年,是个屡打胜仗,善打硬仗,即使面临危险也能够设法转危为安的军事统帅,他靠的就是治军有方,深得人心。每次作战前,他都要认真谋划做好安排,危急关头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将士同甘共苦,与他们同吃同宿,不搞特殊化。

打了胜仗朝廷有奖励,他总是按功劳大小分配,从不个人去贪功。有啥过失,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从不推诿,想方设法妥善处理。他严格执行军纪,对事不对人。他所率领的部队将士,都以对父母般听他的话,愿意拼出死力为他效力。他还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和战斗中培养人才,先后提拔了60多名部下,后来有至将相。

据史载,郭子仪功勋盖世,威震四方,久而久之,连敌人和乱臣贼子都折服他。吐蕃和回纥称他为神人,一听说他率领大军出战,皆望风而逃,真格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逐步走下坡路,国内社会不太稳定,有些地方的掌权人总是挖空心思捞实惠,动不动就想动粗滋事。节度使田承嗣图谋不轨,有想造反打算,郭子仪奉诏派员前去调查。田承嗣面向西方下跪说,我膝盖不下跪多年了,如今我要向郭公下跪,发誓决不背叛朝廷。

李灵曜盘踞汴州时,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此地,一律扣留自用,但对郭子仪部队的粮饷、武器等,他不仅不敢掠夺,还派兵护送出境。

(二)不居功自傲 忠于朝廷

郭子仪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史称的“安史之乱”从此开始。郭子仪即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参与平叛战争,屡立战功。唐肃宗登基后收复两京,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郭子仪的朔方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先后领军镇守河中、邠州,捍卫京师。虽然兵少将寡,但抵挡住了敌人的来侵,确保了京师的安全,使得关中老百姓免受敌人涂炭。史书上夸郭子仪,“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30年”。

安史之乱后,不少节度使由于手握重兵,对朝廷貌合神离,拒不听令,为非作歹欺压老百姓。郭子仪虽然权力大,臣民都很拥护他,但是他从来不以此为资本,去要挟朝廷,谋取私利。相反他始终忠于朝廷,别无二心,只要皇上有令,他百折不扣地坚决执行,毫无半点犹豫。

当时朝廷是宦官专权,郭子仪是个资深大功臣,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引来的麻烦,他不仅严于律己,还不计较个人荣辱,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祖坟被盗在古代是个很严重的事情。郭子仪父亲的陵墓被盗了,人们都怀疑是宦官鱼朝恩悄悄指派手下人干的,但官府没有捕获到强盗,不能口说无凭。

郭子仪从外地回京,朝廷内外都很紧张,不少人估计他不会善罢甘休,弄得不好要发生政变。但时任皇帝唐代宗给他说起此事,他却流着泪说,自己长期带兵,以前对兵士约束不严,曾发生过部众盗掘坟墓的事,这次父亲的坟墓被盗了,是对自己的报应啊!与谁都无关。虽然鱼朝恩之流屡进他的谗言,横加诽谤,由于他为人坦荡,忠于朝廷,每次都化险为夷,因此能够永保功名,长寿而终。

(三)严格要求 不徇私情

唐代宗驾崩,遗诏郭子仪在三天的治丧期间代理朝政,郭子仪奉命入朝。按照惯例,在先皇的治丧期间严禁杀生。郭子仪的本家仗着同宗族的关系偷偷地杀了一只羊,掌管宫中和京城警卫的左金吾准备把这事报告给唐德宗,郭子仪知道后对左金吾表示感谢,并立即严惩了那个本家。

郭子仪有八子七婿,他们都在朝内做官,算起来子孙有数十人,家族人丁兴旺哟。估摸本人年纪大了,偶尔老眼昏花,某个孙子来向他请安,他有时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

郭子仪对家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那次庆贺郭子仪七十大寿,儿子郭暖的妻子升平公主没有按时到场。这儿媳的身份特殊,平时就骄横惯了。派人把她催来后,她还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脸上挂不住的郭暖打了她两个耳刮子,说道:不要以为你老爸是皇上,我老爸还不想当这个皇上呢!升平公主不依不饶大闹起来。儿子说这种话是犯上啊,郭子仪不由儿子分辨,用绳子捆起来押到皇上那儿去请罪。皇上宽宏大量,原谅了儿子郭暖,郭子仪谢过皇上,回家后把儿子郭暖痛打一顿才了结。

文末补白: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死后被追封为太师,陪葬在唐肃宗陵旁。按唐代制度,郭子仪的坟高为一丈八尺,葬时破格增加一丈,为二丈八尺,这是一般大臣身后难以获得的荣誉,也是对他评价“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嫉”的最好诠释。

标签: 郭子仪唐朝

更多文章

  • 曹操如此聪明绝顶却在13夭折了 曹冲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冲,曹操

    对绝顶聪明的曹冲,为何13岁便早夭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十三年,是曹操生命中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曹操一扫北方,整合了各路诸侯,以天子的名字发号施令,当真是意气风发,光彩夺目。而在此之后,曹操却灰头土脸,只能蜗居在北方,失去了继续南下,完全结束诸侯割据

  •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宇文护,南北朝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来,让他继承自己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也就是由他来掌控西魏。但是宇文护掌权以后,先是让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夺取了西魏的皇

  • 关羽都没有得到刘备的授权 关羽为何还要发动襄樊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襄樊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为什么关羽要在没有得到刘备授权的情况下,发动襄樊之战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志》里没有任何记录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甚至没有记载刘备是否授权关羽发动此次关乎魏、蜀、吴三国转折的战役。关羽为什么在没有得到刘备授权的情况下发动襄樊之战呢?原因有两点:

  •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姜维,司马懿

    对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

  • 文彦博:北宋宰相、书法家,秉公执法,稳固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彦博,北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为相期间,稳固朝局,大胆

  • 文彦博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彦博,北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为相期间,稳固朝局,大胆

  • 钱谦益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崇祯帝不重用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钱谦益,明朝

    钱谦益,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钱谦益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文人,位列“江左三大家”(另两位是龚鼎孳、吴伟业)之一,崇祯朝至南明时期,还成为了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他能成为东林党的领袖人物,是因为天启朝时,东林党中的厉害人物被魏忠贤杀得太多,钱谦益得以替补上位。魏忠贤指使党羽王

  •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一生追随刘备,屡建功勋,忠勇无双。正史中的赵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大战绩,主要是长坂之战、入川之战和箕谷之战,而在演义中,赵云是常胜将军,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可以说一生没有遇到对手,而且,赵云每次出场,几乎都将敌人吓得魂不附体,为什么敌军都不敢和赵云交战?望风逃

  • 郭崇韬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称为名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郭崇韬,五代十国

    郭崇韬,中国后唐名将、谋臣,字安时。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追随李存勖郭崇韬为人聪明机敏,因富有才干受到时人称颂。李克用时为典谒,李存勖时更受重视,任中门副使,和孟知祥、李绍宏一起参与机要大事。此后孟知祥出任都虞候,李绍宏出任幽州留事,郭崇韬于是专管机要事务。921年,郭崇韬

  • 为何会爆发宛城之战?曹操的损失有多严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汉朝

    宛城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军阀曹操与张绣之间的一场战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曹操征讨张绣,张绣见曹操势大,听了谋士贾诩的意见,投降了曹操,曹操见张绣的婶子长得很美,于是,也一起收编了,张绣觉得受辱,于是,突然发动叛乱,袭击曹操,曹操大败,这就是著名的“宛城之战”。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