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末代皇帝隋恭帝,为何会将皇位禅让给大臣?

隋朝末代皇帝隋恭帝,为何会将皇位禅让给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3/12/22 12:03:0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恭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一般人都认为,隋朝和秦朝一样,传二世即亡国。其实,隋炀帝杨广并非是隋朝的末代皇帝,隋朝的末代皇帝是隋恭帝,而且有两位,而且他们还将隋朝禅让给了不同的大臣,一个禅让给了唐高祖李渊,另一个则禅让给了“郑国”皇帝王世充。

据史书记载,杨广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三子早夭。大儿子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 另有子齐王杨暕,母萧皇后。赵王杨杲,母萧嫔。杨广女儿有据可查为两人:南阳公主,母萧皇后,开皇十九年下嫁宇文士及,子宇文禅师。另有一女杨妃,是唐太宗李世民妃子,生子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杨广太子杨昭,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出生于大兴宫。初封河南王,仁寿初年(601年)改封晋王。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昭的祖父隋文帝杨坚去世,其父杨广即位。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巡幸洛阳宫,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大业元年(605年)杨昭被立为皇太子。

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他生性谦和,即使有深嫌可责的人,他也只会说“大不是”,很少见他发怒暴躁。臣下有年老父母的,他都要亲自询问是否安好,逢年过节都有恩赐。

杨昭另一优点是极其节俭朴素,进膳不要很多食品,家里用的帷布、席子都和平民百姓家差不多。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从长安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来朝见隋炀帝,几个月后要返回长安。他想乞求允许再留住一些时间,隋炀帝不同意,杨昭跪拜请求无数次,他身体本来就很胖,因此得病。隋炀帝让巫者看他,巫者说是房陵王杨勇的鬼魂作怪。同年七月二十二日,杨昭去世,时年虚岁23岁。

杨昭去世不到一个月,隋炀帝便将他的三个年幼的儿子封为亲王。

杨昭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燕王杨倓、越王杨侗、代王杨侑。

杨侗(604年-619年),字仁谨,杨广之孙,杨昭次子,母亲小刘良娣。

杨侗仪表漂亮,生性宽厚。大业二年(606年)八月初九日,杨侗被封为越王。

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初十日,隋炀帝巡幸江都,命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总管留守后方的事宜。

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等人提议,认为杨侗为元德太子杨昭之子,与皇室血缘最近,于是在洛阳共同拥立他为皇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皇泰,史称其为皇泰主或皇泰帝。

杨侗继位不久,瓦岗军李密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杨侗随即任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国公,让他带瓦岗军抵抗宇文化及。

皇泰元年(618年),王世充对他手下的各将领说:“元文都那帮人,写写划划文官而已,我看事态的趋势,一定会被李密抓起来。再说我的部队多次跟李密作战,杀死他的父兄子弟,前前后后已经很多,一旦成为他的下属,我们这些人就没有生路了!”

王世充说这番话是为了激怒他手下的将士们。元文都知道后非常恐惧,就跟卢楚等人商议,决定趁王世充上朝的时候,布下伏兵杀掉他。

有一个大臣名叫段达,此人平庸怯懦,害怕此事办不成功,就派他的女婿张志把卢楚等人的计谋告诉了王世充。当天夜晚王世充带领人马包围宫城,将军费曜、田阇等人在东太阳门外迎战,费曜战败,王世充夺取城门冲了进去,将军皇甫无逸只身逃脱,王世充抓住卢楚将他杀了。

此时皇宫大门紧闭,王世充派人敲着宫门对杨侗说:“元文都他们要挟持皇上投降李密,段达得知后告诉了我,我不敢背叛朝廷,是来讨伐背叛朝廷的人。”

开始,元文都听到发生变故,来到乾阳殿伺候杨侗,指挥部队保卫,命令将士们凭借城池抵御兵变。段达诈称杨侗的命令捉住元文都押送给王世充,一到就被兵丁乱棍打死。

王世充派人换下了宫中的全部警卫人员,然后拜见杨侗向他道歉,说:“元文都等人犯下说不完的罪行,阴谋制造内乱,情况紧急才采取这种办法,我是不敢背叛国家的。”

王世充道歉时言辞、表情都很哀苦。杨侗还认为他很忠诚,让他上殿,王世充披发为盟,发誓没有二心。当天,杨侗任王世充为尚书左仆射,总管监督朝廷内外各项军务,从此王世充独揽朝政大权。

皇泰二年(619年)四月,段达、云定兴等十人入见杨侗,说王世充功德很大,希望杨侗效法舜禅位于王世充。

杨侗一听,十分震怒,说:“天下是隋文帝的天下,东都是隋炀帝的东都。如果我隋朝的气数还没有衰竭,这种话就不该讲,如果天意要改朝换代,那还谈什么禅让不禅让?你们各位都是先帝的老臣,竟然说出这种话,我真的很失望啊!”

杨侗说的时候神色凛然,退朝以后,杨侗对着其母小刘良娣哭泣。王世充又让人对杨侗说:“现在海内未定,需要君长。等天下安定后,再恢复你的帝位,一定像以前向你发誓说的那样,在道义上不违背你,不辜负你。”

事已至此,杨侗不得已,禅位于王世充,王世充将他幽禁在含凉殿。

王世充即皇帝位后,降封杨侗为潞国公,食邑五千户。

皇泰二年(619年)五月,礼部尚书裴仁基以及他的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等几十人计划谋杀王世充,再次拥立杨侗为皇帝。因事情泄漏,王世充将他们全部杀死,并灭他们的三族。

王世充的兄长王世恽趁机鼓动王世充杀掉杨侗,以使断绝人们复辟的念头。王世充于是派他的侄儿王行本带着毒酒到杨侗处,让杨侗喝下毒酒。杨侗知道难免一死,请求与他的母亲小刘良娣相见,王行本不允许。杨侗于是以布为席,焚香拜佛,说从今以后,望再也不生在帝王尊贵之家。

杨侗喝了毒酒,并没有当即绝命,王行本等不及了,又用布帛将他勒死。

杨侗死后,王世充谥杨侗为“恭皇帝”。

更早些时间,杨广还没有死的时候,唐公李渊拥立杨昭另外一个儿子杨侑称帝,隋朝土地上,同时有了两个小皇帝在位。

杨侑(605年-619年),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亲韦妃。

杨侑自幼聪明,气度非凡。大业三年(607年),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食邑一万户。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十一月初九日,攻入隋都长安。十一月十六日(617年12月18日),李渊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拥立杨侑为皇帝。当日杨侑在大兴殿正式登基,改年号为“义宁”。

杨侑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不过是李渊扶立的傀儡。只是夺位称帝的时机尚未成熟,李渊才未敢贸然行动而已。

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于江都之变。消息传来,李渊见称帝时机已成熟,遂于同年五月十四日(618年6月12日)逼杨侑退位,自行称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即唐高祖。降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杨侑在位仅177天。

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十二日,即公元619年9月14日),杨侑病死(一说遇害),年仅15岁,谥号“恭皇帝”。

杨侑即位时,隋炀帝还没有死,所以杨侑的合法性不是很高,不如之后即位的杨侗,而且杨侗是次子,比杨侑年长,所以按封建帝王的传续标准杨侗才是正统。但是历史往往只眷顾强者,因为李渊最后胜利了,所以不是正统的杨侑反而成了正统。

标签: 隋恭帝隋朝

更多文章

  • 同治皇帝为什么给留下子嗣 这事情和慈禧脱不开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同治皇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同治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治皇帝年满18岁后,作为成年人的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可是母亲慈禧已经提前下过懿旨要他必须“恪遵慈训”,这严重束缚了同治皇帝的自由,令他长期郁郁寡欢,更不幸的是作为一国之君,同治拥有一个皇后和四个后妃,五人全部生的花容月貌,却没有一个

  • 为什么张良的评价会高于陈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良,西汉

    张良对大汉的功劳主要在于国家政策的建立,每次有重大转折性策略都是张良策划和劝说,陈平只是在具体事件中做参谋,是局部谋略,且其主要是阴谋,张良是阳谋高手。张良与陈平的高度不同,张良是统筹全局的战略家,陈平则更像是局部战争的战术指挥家。陈平可以是一名谋士,张良则是刘邦的左臂右膀。所以张良可以是汉初三杰,

  • 武则天开了女子称帝的先河,韦皇后为何却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韦皇后

    唐朝历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有一位很特殊,以皇帝妃子的身份取代了李唐的天下,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一代女皇,她就是武则天。正是因为武则天开了女子称帝的先河,所以后来的唐朝历史上也有女子干脆就将和武则天一样成为女皇定为自己的目标,今天要说的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就是抱着这样想法的一员。从某些方面来说,她和武则天的境

  • 唐中宗再次登上帝位后,安乐公主如何走上作死的道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安乐公主,唐中宗

    安乐公主,本名李裹儿,是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的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她虽贵为一国公主,却随着父亲李显的被贬,一起度过了十多年的流放生活,中宗再次登上皇位之后,对与韦皇后一起生的这个女儿可以说是非常宠爱了。但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的最终结局却是在唐隆之变中,被堂兄弟

  • 朱棣坐了22年皇位,为何后宫没诞下一个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明朝

    两年前,《大明风华》一经上映,便凭着气势恢宏而又细致入微的精良制作,诙谐幽默却又严肃残酷的故事情节,在清宫、魔幻、抗战等剧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下,以别具一格的特色席卷大江南北,成了2019年度最受欢迎的历史古装大剧。而在该剧中,除了朱家父子笑料百出的权谋争斗、媳妇妯娌之间的尔虞我诈、气势宏大的铁马金戈之

  • 既然朱高炽身体虚弱与形象欠佳,他为何还能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高炽,太子

    历史记载,明仁宗朱高炽从小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而且据说身有脚疾,需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走路,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这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来说,身体虚弱,形象欠佳的朱高炽并不是他满意的接班人。但选太子又不是选美,看重的是能力德行,而不是外貌。朱高炽胖得快走不动道,并不代表其就因此被取消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 广陵王刘胥为何没有继承皇位?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胥,汉朝

    刘胥是汉武帝刘彻第四子,身材高大但因为行为没有法度,最终未能成为皇位继承人。你真的了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当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后,由于汉武帝次子齐王刘闳早逝,而燕王刘旦又因觊觎皇位而失宠,如果按照长幼顺序,刘胥理应成为储君人选。然而,汉武帝去世之后,最终继承皇位的

  • 司马昭需要怎么做才能在曹髦死后,不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昭,三国

    公元260年4月,被司马师扶持起来的曹髦不得不再一次将司马昭晋封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60年五月初六晚,曹髦召集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商讨诛杀司马昭之事,毕竟司马昭在此前已经多次给曹髦施加了压力,并一步步的逼迫这

  • 历史上诸葛亮为什么不重要魏延 魏延真的很差劲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魏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作为一个有才之人,诸葛亮为什么不重用魏延?魏延真的有那么差劲吗?提到魏延,熟悉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会想到诸葛亮的那句经典名言:“吾观此人,项生反骨,迟早必反,不如诛之,以绝后患。”然而,历史

  • 诸葛亮双腿都没有问题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还要坐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打仗,轮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打仗做轮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打仗的时候都会出战,诸葛亮出战的时候为什么要坐轮椅?诸葛亮双腿不是没有问题吗?这轮椅有什么作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国演义》提到诸葛亮,我们会想到一直备受赞许夸奖的形象特征。我们了解诸葛亮是通过《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