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独孤求败”,“三国”最后的单挑之王!

“独孤求败”,“三国”最后的单挑之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14 更新时间:2023/12/30 19:53:04

一提到三国,就会想起“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许九姜维”。

除此以外还很多名号:蜀汉的“五虎上将”、曹魏的“五子良将”、东吴的“四英”、吕布的“八健将”、袁绍的“河北双雄”等。

然而诸将里面大多是靠集体作战,真正“万人敌”的屈指可数。就连赵云(子龙)“单骑救主”的事正史里面都没有明确记载。

但是有一个人,《资治通鉴》却用大量篇幅记载了他的英雄战纪。他就是三国后期最为寂寞的单挑之王——文鸯!

文鸯本名俶,小名阿鸯。父亲文钦本是曹魏的一员猛将。后来司马师专权,废魏帝曹芳,文钦和曹家是同乡,害怕受到牵连,于是和镇东大将军毌丘俭在淮南起兵勤王,同时联合孙吴为后援。

司马师率大军亲征,一路急进,在乐嘉城和司马家的爱将邓艾一起将文钦战略包围。文钦不知所措,守也败、逃也败。这时才十八岁的文鸯站出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主动进攻!这和后世的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打平安县城做出的决定一样夸张!

文鸯和文钦约定两人各率一直军队从两翼夜袭司马师。可是当文鸯赶到敌军寨前后,鼓噪了一夜都没看到文钦的部队赶来。史书也没交代文钦到底出了什么事。不过这一夜惊得司马师本来不好的眼珠迸裂而出,疼得他把被子都咬破了。

天明后,文鸯无奈,只好撤退。这时司马师命令全军全力追击士气已经低落的文鸯部队。文鸯认为,要安全撤退就必须挫一挫敌军的锐气。于是带着十来个骑兵迎头杀入敌军中。文鸯勇冠三军,势不可挡,把敌军搅得七零八落,然后从容率军退去。

可是司马师马上又派司马班率精骑八千来追。文鸯仗着勇力,单枪匹马杀入骑兵阵中,手刃百余人,七进七出,敌军不敢靠近,最后杀出重围,扬长而去!

有人对此会持怀疑态度。不过我觉得此事可信。

一、三国前期确是猛将如云,但是到了后期,都不怎么样。就包括五虎将和五子良将的后代都不怎么出名。文鸯能笑傲群雄也不足为奇。

二、《资治通鉴》用了大量篇幅描述文鸯战争细节,想来也不会无理取闹,因为史书都是惜字如金。

三、后来文鸯辗转归降了司马氏,秃发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在河西举兵反晋,朝廷无人能制。晋武帝司马炎于是派文鸯都督凉、秦、雍三州兵马讨伐树机能。文鸯大破树机能,致使胡人部落二十万来降,名震天下。

只可惜这么一员猛将没有赶上三国群雄逐鹿的那个年代,一个人独孤求败,要是他能和关羽、典韦、赵云这些相遇,结果又会是怎样?

标签: 文鸯三国

更多文章

  • 曹操一个官三代的奋斗史 实现了国家一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官三代,奋斗史

    曹操说起曹操,大家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个放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枭雄角色,但是,历史上的曹操其人是否真如罗贯中笔下那样阴狠毒辣,一无是处呢?当然事实并非如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受到“尊刘贬曹”思想影响,加之文学作品夸大的成分才将曹操的形象过分黑化。曹操作为东汉末年战乱

  • “两代帝师”温葆深为何无谥?左宗棠代递遗折惹祸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温葆深,帝师,

    若提起“两代帝师”,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翁同龢。其实,我们南京也曾出过一位“两代帝师”——温葆深。温葆深,又名肇洋、葆淳,字明叔。不少文章都将其名误作“温葆琛”。要知道,温葆深的兄长叫温肇江,他们这一辈在取名时是有讲究的,不管中间字是什么,末字都必须带三点水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将温葆深之名误读了。温

  • 历史上谥号为“武”的帝王 谁的武力指数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莽,刘裕,刘彻,姬发,曹操

    用一两个字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该做法称为“谥”,发肇于西周。也就是说,西周之后,除秦始皇父子外(秦始皇认为皇帝的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所以,废止不行),历代帝王都会有一个谥号。这些谥号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古人说

  •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 分天下为36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李斯,分天下为36郡

    郡、县为春秋战国至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前期,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在国内一些地方设县;春秋末期,各诸侯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郡的面积虽比县大,但因地处偏远,行政建制一般比县为低。战国时,各诸侯国在边地分设郡、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郡”字,从邑、君声。君本义为至尊,奉守军令以行君政

  • 小三武惠妃 居然只是唐玄宗手中的工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惠妃,李隆基,王皇后

    唐玄宗李隆基的身边,有一个陪伴了自己二十年的老婆,王氏,她来自大家族,到了父亲那一辈,却只是一个吃公款的世家子弟,正因为没有势力和身份清白,被李旦看中,给李隆基当了媳妇。虽然嫁给了皇族,但是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因为李隆基的奶奶,是千百年来唯一的女皇帝,为了权力,将她们看的很紧,在一次事故后,更被关了禁

  • 三国东吴大将朱治:默默无闻的三代老臣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朱治

    朱治早年曾担任县吏,后被察举为孝廉,州里辟其为从事,随孙坚到处征战。中平五年(188年),拜为司马,随军讨伐长沙、零陵、桂阳等三郡的周朝、苏马等贼军,立有战功,孙坚表他行都尉。初平二年(191年),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朱治随孙坚大破董卓于阳人,进入洛阳,被表行督军校尉,特许将领步骑,往徐州帮助陶谦讨伐

  • 张鲁是如何雄踞汉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鲁,汉中

    张鲁是张陵之孙,五斗米道系师。在张陵死后,张鲁父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张鲁继为首领。其母好养生,“有少容”,“兼挟鬼道”,往来于益州牧刘焉家。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家的关系得到信任。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刘焉任命他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

  • 隋朝皇帝杨广的墓穴今在何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广,隋朝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也正是因为他隋朝才会灭亡,他的父亲将皇位继承给他的时候隋朝发展的相当好,但是他在位的十几年期间并没有好好管理国家,最终导致了这个国家的灭亡,杨广也在灭国的时候死亡了。杨广墓在他死后曾经被重新修缮过一次,这是因为作为一代君王他没有经过修缮的墓地难免让

  • 好色君王杨广最宠爱的妃子和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广,隋炀帝,美女

    众所周知,杨广是一位非常好色的帝王,他的后宫有很多妃子,而这些妃子里面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见到过杨广本人。而在杨广的妃子中,有一个妃子是非常特殊的,这位杨广的妃子特殊就特殊在她是在死后才获得杨广宠爱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位妃子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记载,甚至连她的姓名都没有人知道。这

  • 瑜不掩瑕-论诸葛亮的失误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的失误,诸葛亮

    公平客观地讲,我认为诸葛亮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存在较大的失误。当然这是在三国鼎立前十几年所提出的,所以其中存在些许失误是可以谅解的。但是关羽军的毁败和刘备争夺荆州的失误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隆中对”中“若有荆、益”之说的影响,所以我还是把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