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晋景帝司马师简介:控制曹魏政权的旷世枭雄

晋景帝司马师简介:控制曹魏政权的旷世枭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81 更新时间:2024/2/12 11:43:02

司马师(208——255年),字子元,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官至大将军。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长子,太祖司马昭的兄长,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沉着坚强,雄才大略。他继承父亲的权力,废魏帝曹芳,平定淮南三叛,击灭东吴诸葛恪的大军。基本控制了曹魏政权。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师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司马师(208——255年3月23日)即晋景帝,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是晋宣帝司马懿的长子,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西晋奠基人之一。司马师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与夏侯玄何晏齐名。魏景初年间,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曾与其父司马懿谋划诛杀曹爽,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旋加卫将军。司马懿死后,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独揽朝廷大权。魏嘉平四年(252),迁大将军,加封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制定选拔官吏的法规,命百官推荐贤才,整顿纲纪,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职掌,朝野肃然。司马师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曾用计大败吴将诸葛恪。正元元年(254),魏帝曹芳与中书令李丰等密谋除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杀死参与者,迫太后废掉魏帝曹芳,从太后命以高贵乡公曹髦为帝。次年,司马师亲率兵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

标签: 晋朝司马师

更多文章

  • 梁武帝文韬武略样样精通 "敲竹杠"也是一把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武帝,皇室,和尚,

    梁武帝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功武艺都不错,运气也不错,在位时间竟长达48年。他曾四次出家又还俗,这在历代皇帝里绝无仅有。为了钱,他在佞臣左光禄大夫朱异的合作下,发明了“敲竹杠”:借出家再还俗来勒索大臣。据史书记载,梁武帝先后于527年、529年、546年和547年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装模作

  • "造词帝"司马迁:《史记》最早提到"中国人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迁,史记,史学家,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

  • 创意无限的赵匡胤:为整肃朝堂纪律发明长翅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匡胤,赵光义,宋朝,

    赵匡胤因“杯酒释兵权”而为大家熟知。但罕为人知的是,当时流行的宋朝大小官员戴的帽子——长翅帽也是这位皇帝的发明。话说有一天,宰相寇准微服出行视察民情。他着青衣,戴小帽,打扮成书生模样,在京都东京(河南开封市)私访。当他和一个老头子谈话时,老头子对寇准卑躬屈膝,跪拜迎送,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谦恭。寇准感到

  • 才子金圣叹为何屡试不第 他的试卷写满囧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圣叹,才子,科举,

    明末清初文坛奇才金圣叹,为人诙谐幽默,学问渊博,作文不拘一格,但因为他恃才傲物,在试卷上嬉笑怒骂,所以每次科举考试都是名落孙山。他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他答题时在试卷上绘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

  • 揭秘:大脚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那些女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皇后,马皇后

    自古以来后宫美女如云,但大多因为“爱情”分配不均、皇后“管理”不善,导致后宫常常起火,宫里内斗严重,甚至伤害杀戮不断。我们常说明朝朱元璋的马皇后是为母仪天下、贤惠善良的贤内助。马皇后是怎样管朱元璋那些女人的?说起来,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确有皇帝自身宠爱不公的因素,但更多是皇后的后宫驾驭技巧低劣的

  • 明朝最美的皇后张嫣却自古红颜多薄命生不逢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张嫣

    明朝最美的皇后是她,可惜自古红颜多薄命明朝吸取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控制后族的势力,因此明朝的皇后多为小家碧玉,来自民间。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特意规定,在后妃的遴选上,为防范朝中权臣与后宫勾结,“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明朝还偏重于选择

  • 刘邦手下配合最默契的两位能人:陈平和周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陈平,周勃

    说起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人才,很多人最先想起来的应该是汉初三杰,张良、韩信和萧何。那哥仨的名号确实是最响亮的,可要说刘邦手下配合时间最长,配合最好的那还要说是陈平和周勃。陈平跟随刘邦之前,是在项羽手下的,当时和陈平一起投奔刚到汉军的有七个人,刘邦并没有对他另眼相待,管了一顿饭之后就让他们休息了。这会陈平

  • 朱元璋的奇谈:陈友谅逼死元朝忠臣是“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元璋,陈友谅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项羽。这与《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打压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

  • 张居正何以成为中国唯一顺风顺水的改革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名臣,张居正

    一提张居正,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在明代后期所推行的改革。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担任明神宗朱翊钧的首辅,达十年之久,是个有作为、具谋略、通权术的大政治家。张居正的改革,了不起,我打心眼里佩服他;但对他这种太厉害的人,绝无好感。凡强人,都具有一点使人讨厌的“侵略性”,他

  • 明朝最重口味的皇帝:只爱比自己大17岁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皇帝,明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或作成化帝,明英宗长子,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于天顺八年(1464)登基,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景帝帝号,又能体谅民情,励精图治。在位末年,好方术,终日沉溺于后宫与比他大17岁的宫女万贵妃享乐,并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成化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