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穿西装戴假发喝洋酒:雍正皇帝也是时尚潮人

穿西装戴假发喝洋酒:雍正皇帝也是时尚潮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4/2/16 8:06:16

在电视剧《甄嬛传》里,雍正皇帝很喜欢对妃嫔们的服装进行一番点评,而历史上的雍正帝也真的是一位非喜欢时尚的皇帝,他是历代封建皇帝中第一个穿上洋装的皇帝。他有头卷曲假发身穿洋服的画像流传于世。

雍正皇帝年少时就酷爱读书,书读得多,眼睛也近视了。直到当了皇帝批阅件时就不得不佩戴眼镜了。眼镜是明代万历年间才从日本传入我国的,在清朝雍正时期,眼镜还是当时时尚界的稀罕之物。追求时尚的雍正帝自然对眼镜情有独钟。据说,他在皇宫里特设了专门为自己制造眼镜的部门,对制造眼镜的人提了不少建议,从制造材质到设计的款式都要求最好的。

正如当今女人觉得自己的衣柜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一样,雍正也总觉得自己永远缺少一副眼镜;也如当今明星害怕撞衫一样,雍正也担心撞眼镜。所以,他吩咐人不断地造眼镜,最后拥有特制的各款眼镜达35副之多。

雍正帝的时尚不单单表现在穿着打扮上,还表现在他的饮品上,那就是西洋葡萄酒。雍正帝在工作之,闲暇之时,最爱喝葡萄酒。据说,当时有不少的西洋传教士来我国传教,雍正像其他封建皇帝一样,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主抵制传教的思想。但是他又与其他皇帝有所不同,他很喜欢传教士带进来的一些西洋物品,比如葡萄酒。据文献记载,当时有一位西洋御医就送过雍正皇帝3种葡萄酒:罗斯玛丽诺葡萄药酒、肉桂葡萄药酒桃仁葡萄药酒。雍正都视其为珍宝,轻易舍不得喝掉。

虽然喜欢洋装、眼镜、葡萄酒,但雍正还是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职责,还是能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以国事为重,以爱国护家平天下为己任,对于外来的东西,他很好地做到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标签: 清朝雍正趣闻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建立严密法律体系惩治腐败:赐死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反腐

    在古代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洪武之治”的局面,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吏治清朗百余年。在整治吏治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他亲自下令赐死驸马欧阳伦

  • 解密:穷小子出身的郭威缘何登上后周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威,皇帝,穷小子,

    穷小子郭威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后周皇帝宝座的。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病死。郭威与苏逢吉同受顾命,立刘知远之子刘承祐为帝,是为隐帝。隐帝拜郭威为枢密使,掌全国兵权。郭威于是成为后汉最重要的大臣。不久,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据城反叛,朝廷震骇。接着,又有赵思绾、王景崇举兵反叛。刘承祐召大臣们商

  • 解密:康熙皇帝到底是讲了崇祯皇帝的什么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崇祯,笑话,

    康熙皇帝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而崇祯皇帝则是大明王朝的末任亡国皇帝(后来虽有南明新皇帝仍然抗清,但主流历史仍以崇祯亡为明朝的终结)。所以,康熙皇帝总是对崇祯皇帝不以为然,还常把崇祯皇帝的一些宫庭佚事,当成笑话讲给臣子听。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在与大学士谈到明朝佚事时,这位陛下总结道

  • 乾隆晚年遇到大喜事:红毛国英吉利主动来纳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英国,朝贡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秋天,皇帝接到了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说,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国家,派人到广州来送信,说打算要来朝贡天朝。奏折后面还附上了翻译成中文的英国“商业总管”“百灵”的“禀文”。这封禀文极具“中国特色”,内容如下:英吉利国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呈天朝大人,恭请钧安

  • 奇才廖立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 最终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廖立,三国

    刘备攫取荆州后,廖立先被任命为从事,后出任长沙太守。长沙被吕蒙攻陷后,廖立逃回成都,刘备不只未追究失地责任,还升他为侍中。侍中位置尽管不高,但与皇帝十分接近,由此可见刘备对他的器重。孙权曾派使者问询荆州人才中谁最鹤立鸡群,诸葛亮引荐了庞统、廖立。能和庞统混为一谈,可见廖立的才干确实不一般。诸葛亮率兵

  • 梅妃:杨贵妃情场上真正的对手是否真有其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 梅妃,杨贵妃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梅妃,不是杜撰出来的,现在还有文物做证。不然世间岂不少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佳人。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

  • 刘禅是阿斗?三国里举世皆输其实唯他一人独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刘禅

    乐不思蜀说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的故事。因为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而一直被后人作为窝囊废的代言人,直至今日。以下是《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中的原文。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

  • 对于不听话的朝鲜 大汉王朝汉武帝是怎么做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汉朝,朝鲜

    在战国时期,燕国是个比较弱的国家,可这弱也是相对的,虽然惹不起那些老大哥们,燕国还是比较轻松的搞定了朝鲜,而后在那里设置了官吏,正式统治那块土地。后来秦国灭掉了燕国,在那边设立了一个辽东郡,朝鲜就成为辽东郡以外的一个国家。到汉朝的时候,辽东郡属于燕王卢绾的地盘,后来卢绾造反跑去了匈奴,他的手下也受到

  • 强国穷民:商鞅如何从改革家变成人民公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商鞅

    读《史记》中的商鞅传,商鞅是一个令人敬、令人惜、令人怜的人物。令人敬,乃是由于他意志坚定,理想执著,目光远大,行起事来雷厉风行,果断斩决,一意孤行,不计后果。他具备了一切改革家应当具备的优点,又有秦孝公始终不渝的信任,二十余年里放着手,放着心,让他这把锋锐的刀在秦国羸弱多疾的肌体上切割剜除,他果真就

  • 横扫匈奴的名将蒙恬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名将,蒙恬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司马迁的《史记》为蒙恬作了列传,而没有为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专门作传,但是蒙恬的战功在一定程度上说应该不如、比不上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特别是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