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哪个女人垂帘听政四个皇帝被后人永远怀念?

宋朝哪个女人垂帘听政四个皇帝被后人永远怀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4/2/16 8:06:36

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开封人,十四岁被选入宫侍奉高宗赵构。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吴氏被正式册立皇后。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55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1197年,吴太后病死,终年八十三岁。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葬永思陵。

吴氏品行端庄,严于律己,破具一国之母的风苑;为人谦和友善,垂首孝母,躬身教子,忠君爱夫,是一代贤后。

三级跳式的升迁

据说,南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之所以能当上皇后,是她出生前就已经由“上天”安排好了。《宋史》上说吴氏父亲吴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他看到一座小亭,亭子的匾额上书“侍康”二字,亭旁边有一株芍药,花下还有只白羊。吴近醒来感沉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吴近的妻子也在乙未岁(羊年)生下了“妍丽可爱”的吴氏。吴氏十四岁的时候被选入宫,侍奉当时的康王赵构。吴近这才悄然大悟,认为那是上天的征兆。

史书上关于吴氏的出生以及被选入宫带有浓重的迷信色彩,恐怕所谓的“上天征兆”多半是吴氏的父亲在女儿发达后的一种刻章附会。不过,吴氏的确像父亲梦中预兆的那样,得到了上天的庇佑,日后很受赵构宠爱。有一次,赵构君臣在海上航行,突然“有鱼跃入御舟”,吴氏不失时机地说道:“此周人白鱼之祥也。”当时北宋刚刚灭亡,金兵大举南下,恐慌无助的高宗君臣只好“入海避敌”,在温州沿海漂泊了4年之久,前有恶浪,后有追兵,其间窘迫之状可想而知。此时,赵构听了吴氏这样的吉利话,心里自然非常高兴,马上封她为夫人,到达目的地,又进封为才人。

当然,吴氏讨得赵构的欢心,可不单是只凭伶牙俐齿,她“益习书史,又善翰墨”,这一点非常重要。众所周知,宋朝皇帝的文人气息都很浓郁,赵构也不例外,因此对“能文能武”的吴氏另眼相待,“宠遇日至”。很快就将她进封为婉仪,旋又晋升为贵妃。能文能武的吴氏在后宫中的地位一路飙升,堪称三级跳高:由一个小小的侍女,升级为夫人、才人、贵妃。

此外,吴氏还擅长搞好婆媳关系。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从金国还朝后,由吴贵妃侍奉起居吴氏体贴周到,“顺适其意”,饱受惊吓之苦的婆婆非常受用,对这个知冷知热的媳妇也非常满意。因此,宪节皇后去世后,朝臣请“累表请立中宫”,吴贵妃便成了热门人选,韦太后“亦为言”,力挺吴贵妃。

钻石婚,风雨情

因为在战乱中经受太多的惊吓,高宗赵构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以至于不能生育,在唯一的儿子病死之后,他就没有嫡亲的子嗣了。但是,一国岂能没有储君?无奈之下只好召宗室赵伯琮入宫,收为养子,并让张贤妃养育。当时还是才人的吴氏,也想为皇帝分忧,也打算为皇帝“育一子”,于是收宗室赵伯玖为养子。然而很不幸,备受宠爱的张贤妃红颜薄命,竟然一病不起,驾鹤西去了。于是吴氏奏请赵构将赵伯琮一并收养,不使赵伯琮失去母爱。吴氏始终将对两个养子一视同仁,甚至在推荐储君之时,吴氏说:伯琮恭俭勤敏,聪明好学,堪当大任。值得一提的是,赵伯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高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因此,赵伯踪即位,皇权便又由太宗一系转入太祖一系。吴氏用人不唯亲,更没有拘泥于血脉之见,足见其深明大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智的女子。

与历朝历代的父与子、兄与弟为争皇位骨肉相残、兄弟反目不同,南宋历史中有一个有趣的甚至可以称之为奇怪的现象:不爱做皇上只爱做太上皇!首先是宋高宗,宋高宗赵构在1162年禅位于朱孝宗,从此做了25年的太上皇;后来,宋孝宗也效仿宋高宗,做了5年的太上皇。宋光宗的故事又更复杂些,宋光宗的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既张狂又不讲理,光宗对之是又怕又爱。李皇后奏请太上皇朱孝宗让自己的儿子嘉王为太子,但宋孝宗不同意,李皇后就去宋光宗那里告状,而宋光宗对于李皇后十分宠爱,此事导致宋孝宗与宋光宗父子失和。宋光宗做了5年的皇帝后,《宋史》中记载,在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驾崩,光宗心神俱疲,颓然病倒,觉得“所事岁久,念欲退闲”,也想做个太上皇,甚至他以病推托了宋孝宗的“祭奠之礼”,直接禅位给宁宗了。

吴皇后眼见着一个个只想做太上皇不想处理政务的皇帝,只好主动出来主持南宋政事,以保赵氏王朝的江山社稷。在宋孝宗驾崩,光宗却又撒手不管,朱王朝的朝堂之上乱成一锅粥时年已八旬的吴氏被众位朝臣推举出来垂帘听政。古语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吴皇后尽管百般无奈,也只好勉强出来主持大局,在梓宫前垂帘听政。《宋史》中记载,其外甥吴琚“言于后曰垂帘可暂不可久,后遂以翌日撤帘”,宣光宗手诏,立皇子嘉王为皇帝,然后自己立即撤帘,干脆利落地化解了一场宫廷危机,再一次保住了赵氏的江山。

三年后,吴太后病逝,时年八十三岁,在临终之时还不忘宋朝的江山社稷,特地留下遗诰,告诫她的孙子和曾孙“宜于宫中承重”,服哀五日,以日易月。言外之意,是告诫后人要以江山黎民百姓为重,不要因为已死之人耽误了朝政。

标签: 宋高宗皇后吴氏

更多文章

  • 和珅发明的“议罪银”制度为什么让乾隆偷着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珅,乾隆,议罪银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个贪污官僚,事实上,对和珅的全面定位应该是政治家、经济官僚、诗人、学者、艺术鉴赏家和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在乾隆后期,他在整顿国家财政制度、管理文化事务,特别是外交事务方面,都做出了相当杰出的贡献。他主编了《四库全书》《大清一统志》《三通》等大型丛书,《红楼梦》能流行于世,据说他的功劳尤

  • 慕容冲是第一美皇帝妖媚入骨 打败强大的前秦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慕容冲,十六国

    中国历史上长得俊美的皇帝很多,如隋炀帝杨广、光武帝刘秀、明成祖朱棣及清光绪皇帝都长得不错,但是要算长得最俊,而身世又最离奇曲折的皇帝,没有人能比得上十六国时期的西燕威皇帝慕容冲了!他长得有多俊?历史上并没有具体形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说一说他的生平。慕容冲是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的儿子,小子凤皇。1

  • 清官海瑞私生活的另一面:娶妻纳妾 钱从何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官,海瑞,娶妻纳妾

    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然而,就是这位被称为“海青天”的海瑞,在私生活上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海瑞的侄女婿梁云龙曾写过《海忠介公行状》一书,其中有海瑞“三妻两妾”之说。根据这部书,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海瑞“曾经结过三次婚,又有两个小妾”,这个说法为许多

  • 穿西装戴假发喝洋酒:雍正皇帝也是时尚潮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雍正,趣闻

    在电视剧《甄嬛传》里,雍正皇帝很喜欢对妃嫔们的服装进行一番点评,而历史上的雍正帝也真的是一位非常喜欢时尚的皇帝,他是历代封建皇帝中第一个穿上洋装的皇帝。他有头戴卷曲假发身穿洋服的画像流传于世。雍正皇帝年少时就酷爱读书,书读得多,眼睛也近视了。直到当了皇帝批阅文件时就不得不佩戴眼镜了。眼镜是明代万历年

  • 朱元璋建立严密法律体系惩治腐败:赐死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反腐

    在古代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洪武之治”的局面,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吏治清朗百余年。在整治吏治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他亲自下令赐死驸马欧阳伦

  • 解密:穷小子出身的郭威缘何登上后周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郭威,皇帝,穷小子,

    穷小子郭威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后周皇帝宝座的。乾祐元年(公元948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病死。郭威与苏逢吉同受顾命,立刘知远之子刘承祐为帝,是为隐帝。隐帝拜郭威为枢密使,掌全国兵权。郭威于是成为后汉最重要的大臣。不久,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据城反叛,朝廷震骇。接着,又有赵思绾、王景崇举兵反叛。刘承祐召大臣们商

  • 解密:康熙皇帝到底是讲了崇祯皇帝的什么笑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崇祯,笑话,

    康熙皇帝是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二任皇帝,而崇祯皇帝则是大明王朝的末任亡国皇帝(后来虽有南明新皇帝仍然抗清,但主流历史仍以崇祯亡为明朝的终结)。所以,康熙皇帝总是对崇祯皇帝不以为然,还常把崇祯皇帝的一些宫庭佚事,当成笑话讲给臣子听。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在与大学士谈到明朝佚事时,这位陛下总结道

  • 乾隆晚年遇到大喜事:红毛国英吉利主动来纳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英国,朝贡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秋天,皇帝接到了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说,有一个名叫“英吉利”的陌生国家,派人到广州来送信,说打算要来朝贡天朝。奏折后面还附上了翻译成中文的英国“商业总管”“百灵”的“禀文”。这封禀文极具“中国特色”,内容如下:英吉利国总头目官管理贸易事百灵谨呈天朝大人,恭请钧安

  • 奇才廖立为何被诸葛亮一再打压 最终抑郁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廖立,三国

    刘备攫取荆州后,廖立先被任命为从事,后出任长沙太守。长沙被吕蒙攻陷后,廖立逃回成都,刘备不只未追究失地责任,还升他为侍中。侍中位置尽管不高,但与皇帝十分接近,由此可见刘备对他的器重。孙权曾派使者问询荆州人才中谁最鹤立鸡群,诸葛亮引荐了庞统、廖立。能和庞统混为一谈,可见廖立的才干确实不一般。诸葛亮率兵

  • 梅妃:杨贵妃情场上真正的对手是否真有其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 梅妃,杨贵妃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梅妃,不是杜撰出来的,现在还有文物做证。不然世间岂不少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佳人。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