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了原因其实只是太狂傲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了原因其实只是太狂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83 更新时间:2024/1/20 8:42:05

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十分有名,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中。这场战役最著名的策略就是“草船借箭”,简直太牛了。作为战役,有赢家就有输家,这场战役中赢家是刘备,输的自然是曹操。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输掉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起去分析一下。

网络配图

在这场战役之前,曹操的政治以及军事能力比孙权和刘备联盟强很多。尽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多事情都打着“圣旨”的幌子去执行。但是他没有篡权,汉献帝依然是皇帝,曹操依然是丞相。所以在老百姓的眼里,他的行为都是名正言顺了,也得到了民心。在看看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当时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中原地区的人口密集而且生产力也非常发达。多年都有屯田因此粮草非常充足,再加上已经获得了民心,凝聚力还是很大的。

网络配图

至于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到底带领了多少兵马,现在学者们还在争议。但是有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他的兵马肯定比孙刘的联盟军多很多。那个时候曹操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次次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士气旺盛,再加上出兵的理由很名正言顺。当时孙权只有三万人马,在曹操强大兵马的震慑下很害怕。就连当时的大将都很害怕,更别提当兵的了。

说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在赤壁之战中,如果曹操能够谨慎一些,就像官渡之战一样,想必战胜周瑜不是问题。但是结果却是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一个,完全是因为曹操太过自大也太过狂傲。在《孙子》中记载,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只顾眼前利益更要看的长远顾全大局,懂得趋利避害。在不利的情况下找到最自己有利的一面,这样才能够坚定士气。而在顺利的情况下也要防患于未然,不知道曹操对这几句话有何理解呢?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了,而且是以较多的兵马被几万人马打败了,是曹操一生中的“奇耻大辱”。当然这怪不得别人,只怪曹操自己太狂妄。如果平时狂妄一下也是可以的,毕竟自己的兵马多草粮充足,有狂傲的资本。但是在战争中狂傲轻敌,最后失败的一定是自己。而曹操想必在战争结束之后也很懊恼吧,但是已经没有用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刘备:抛妻弃子究竟隐藏了刘备多少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从初出茅庐到寓居荆州,曾多次与妻小生死离别话来生。然而,正是这位有“高祖之风”的汉室后裔,每每败仗时总是要犯逃跑主义的错误,不顾妻小臣僚独自逃得无影无踪,算得上是真正继承了刘邦抛妻弃子的“老传统”。三百多年前的秦末,刘备的先祖刘邦在兵败逃亡时,三弃子女孝惠鲁元。彭城之战时,项羽以煮其父相要挟,刘

  • 为何完颜洪烈对杨康那么好?将杨康视为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完颜洪烈,杨康

    虽然完颜洪烈喜欢包惜弱,可是杨康毕竟是杨铁心的儿子。洪烈为何要对杨康这么好,还把他当亲儿子看呢?且看以下小编的分析,不喜勿喷。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完颜洪烈对杨康必须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的是得到包惜弱的人和心。网络配图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还有心情活下去么?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会不会万分

  • 悲剧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英布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网络配

  • 赵国廉颇: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阏与城还有得救吗?”他们两人都说:“从邯郸到阏与,路途遥远,更兼道路险峻,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

  • 唐朝宰相马周与风尘女子绿袖之间的风流韵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宰相

    马周,字宾王,出生于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就离世了。但是,马周非常勤奋好学,通过努力,他熟读《诗》、《书》、《春秋》等书籍,而且他天资聪颖,年纪不大就已经满腹经纶了。马周的内心有着济世之才,然而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自身有些怪异的性格,周围的人很少有瞧得起他的。在武德初年,马周当上了邻郡的一名

  • 奇葩皇帝被俘后依然醉心房事一心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一生有两多,其一,多才艺;其二,多子女。在艺术领域,不论是吟诗作赋,填词作曲,还是笔墨丹青,鞠场竞技,宋徽宗堪称一流;在生育方面,宋徽宗也以多子多女,在中国古代帝王生育史上独领风骚。据《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传》,“三十四女”(《公主传》)。单凭这份官方的不完全

  • 外交家班超平定西域后在西域坐镇长达几年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交家班超

    汉明帝初期,在西域北匈奴一家独大,控制了西域各国,多次胁迫西域各国一同出兵进攻东汉边境,掠夺东汉的河西等地区。于是在公元七三年时,汉明帝就派遣班超出使西域,镇压安抚西域各国,直至公元一零二年,班超才重返洛阳。在当时,西域各国与东汉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因此,西域各国被北匈奴所控制,被北匈奴屡次胁迫侵犯

  • 晋武帝司马炎是如何登基为帝的?战争还是禅让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网络配图司马炎继承父亲的相国职位和晋王爵位,司马炎继承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经过精心准备,同年12月,仿效曹丕代汉的

  • 他是清官能臣 为何会被乾隆皇帝如此对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墉,刘统勋

    喜欢看清宫戏的朋友都会知道乾隆朝有个官员叫刘墉,绰号叫刘罗锅,其实人家刘墉不是罗锅,只不过老了之后,八十多岁了,背驼了,嘉庆皇帝开了个玩笑,说他是刘驼子,从此以后,“刘罗锅”的外号才开始传开了。刘墉的出身不一般,是咱们老百姓高不可攀的高干家庭。刘墉的父亲叫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祖籍山东。刘统勋的爸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取得了前所未有巨大果实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可以说是明朝时期整个国家更甚者是整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水上作战,而最终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最后的结局。可以说朱元璋在其中享受了优厚的胜利果实,而且一举还将陈友谅攻打的毫无还手的能力。那么当初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是什么呢?网络配图鄱阳湖之战的背景还要从元朝末期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因为国家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