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开国宰相竟然因为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

他是开国宰相竟然因为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28 更新时间:2024/1/15 3:17:22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斩杀开国宰相的很少,到了明代却出了一个。他是明朝的开国宰相,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功劳最大,跟随朱元璋几十年,鞍前马后,屡立大功,有“萧何”之称。可到了晚年,他却带着全家70多口人走上刑场,成为历史上被开国皇帝斩杀的开国宰相第一人。他就是李善长,一个因为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的人。

网络配图

李善长是安徽定远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明。1354年,42岁的李善长开始追随朱元璋。朱元璋认为他是萧何转世,先让他作记室,又让他当大总管。几十年间,李善长所做之事并不轰轰烈烈,但朱元璋却心里清楚。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把李善长排在第一。他在诏书中说:“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尽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法,定居南京。一二年间,集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仗,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援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饷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萧何相比,善长未必过也。”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李善长确实不薄。

洪武初年,朱元璋封李善长为左丞相,后又封宣国公,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又把大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李善长儿子,李善长成了朱元璋第一个亲家,朱元璋还赐李善长免死铁券一块。谁知,到了晚年,李善长因为一句话引来杀身之祸,就连那块免死铁券也没能救得了他。

网络配图

李善长本来可以稳稳当当作宰相,最后弄个寿终正寝。谁知中间出了个胡惟庸,李善长就开始倒霉了。胡惟庸是李善长老乡,李善长跟他关系不错,一直提拔。胡惟庸把女儿嫁给了李善长弟弟的二儿子,和李善长有了亲戚关系。后来胡惟庸兴兵造反,被朱元璋杀了。被胡惟庸牵连的人有一万多,都被朱元璋杀了。朱元璋知道李善长和胡惟庸有关系,但看在亲家和他功劳的面子上,朱元璋没有追究他。

李善长到了晚年,按说应该告老还乡不要再张扬了,可他没有,而是大兴土木,置办产业,一下子就惹恼了朱元璋。李善长不知趣,还替发配边疆的犯人丁斌说情。有人说丁斌是胡惟庸的亲信,朱元璋立即命人把丁斌抓起来,还下诏:“好生打着问。”这一打一问,可就问出事来了。丁斌牵出了李存义,李存义牵出了李善长,说胡惟庸当初造时曾找过李善长,答应事成后封他淮西王,李善长没有答应,叹口气说:“我老了,干不成什么事了,等我死了以后,任你们闹去。”就是这句话,要了李善长的命。

网络配图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朱元璋命人抄了李善长家,全家七十多口押上刑场,李善长拿出免死铁券,但朱元璋没有免他死,只免女儿女婿和两个外孙死罪,李善长和其他人全部问斩。到了明宪宗时,李善长的案子才被定为冤案,因为李存义的口供是打出来的,并非事实。可李善长已经死了,平反又有什么用?真是伴君如伴虎,一句话就能要人命,真是太可怕了!

标签: 李善长

更多文章

  • 固伦温宪公主为何这么年轻便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的第九个女儿,在公主里排行第五。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固伦温宪公主简介。固伦温宪公主出生于公元1683年,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就是后来孝恭仁皇后,是雍正帝的同母妹妹。固伦温宪公主从小就是由仁宪皇太后亲自抚养的,与皇太后感情非常好。温宪公主聪明可人,深得祖母的疼爱,父亲康熙也十分的宠爱她。当

  • 北周皇帝宇文赟 同时拥有五位皇后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宇文赟

    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字乾伯,鲜卑族,北周第四代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长子,母李太后。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肆装饰宫殿,且滥施刑罚,经常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北周国势日渐衰落。大象元年(579年)禅位于长子宇文衍,自称天元皇帝,但仍掌控朝权。网络

  • 曹操每天行军300里追杀刘备他的速度为何那么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

    曹操出马,日行千里,风雨无忧,谁敢匹敌“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叫愚公的人,他的家门前横着两座大山,让他家终年不见阳光,于是他开始砸山搬石,准备把两座山移走。一个叫智叟的老头嘲笑他说:‘你个傻叉,这两座山这么大,你一辈子都不可能搬完。’愚公说:‘我死了之后还有儿子,儿子死了之后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

  • 清朝多尔衮的权利并没有像影视剧中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多尔衮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都是年富力强、战功卓著的人,而且都拥有着巨大的实力。但皇太极死后,这两个人却都也无缘成为皇帝。从实力去看,这两个人都有机会当皇帝的。问题是,皇位是天下利益的汇集之地,一个人能不能成为皇帝,绝不是实力强弱可以决定的。基于普遍贵族的现实利益,绝不会希望一个

  • 秦武王:如果当年“不举” 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武王

    在千千万万个古代国君中,能文的暂且不说,善武的倒是大有人在。当年的赵匡胤、成吉思汗等等,哪个没有两下子,南征北战功绩赫赫。可如果说比起力气来,他们还真不算是数一数二的,历史上力气最大的君主,非战国时期秦国的秦武王莫属啊!网络配图秦武王是谁?很多人对这一君主并不熟悉。他嬴姓,名荡,叫嬴荡。为什么起这个

  • 秦始皇的死亡之谜:竟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死亡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关他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学者说他是病故而死,但有些学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秦始皇实际上是被害而死,死于一场宫廷政变。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

  •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济格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阿济格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的战争,战功卓著,后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有参加对

  • 战国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管仲拜相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齐桓公为了图谋霸业必须要用上管仲,管仲能为他抵挡来自

  • 楚怀王竟然会上张仪的当真是因为他太蠢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怀王

    从上中学开始,每每读历史看到楚怀王居然会为了张仪空口无凭的“割让六百里土地”之说,而主动毁弃齐楚联盟,就觉得楚怀王蠢得不得了,活该他上当受骗。然而,随着自己读历史越来越多,特别是综合各类史料再去回顾这段历史,就发现楚怀王并不是一个传说中的愚蠢之君。他能够在新败之后偷袭秦国,一度攻入关中险些得手灭秦;

  • 彭城之战之谜:战争时虞姬竟曾被刘邦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虞姬

    在彭城之战前一个月,刘邦和虞姬之间发生了一段不可告人之事,因为当事人虞姬脸皮薄,项羽爱面子,刘邦打死不承认,太史公不好记录,而不为后人所知。下面有几个证据可以说明虞姬曾被刘邦糟蹋。1、项羽为何会丢下大部队,领着3万骑兵心急火燎就往彭城跑,如果他还有理智就不会打这没把握的战,他难道真有百分百的把握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