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多尔衮的权利并没有像影视剧中那么大?

清朝多尔衮的权利并没有像影视剧中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2/15 14:38:08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都是年富力强、战功卓著的人,而且都拥有着巨大的实力。但皇太极死后,这两个人却都也无缘成为皇帝。从实力去看,这两个人都有机会当皇帝的。问题是,皇位是天下利益的汇集之地,一个人能不能成为皇帝,绝不是实力强弱可以决定的。

基于普遍贵族的现实利益,绝不会希望一个强势皇帝产生的。因为一个强势的皇帝总是意味着加强中央集权制。在这种背景下,满清帝国放着众多年富力强、战功卓著、德高望重的军政大佬,都决定向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跪拜了。

顺治能成为皇帝,绝不是因为他智力、体力、道德多么了不起。因为当时在这些方面比他强的人遍地都是。顺治能成为皇帝,仅仅是因为他当皇帝符合普遍贵族的现实利益。

对于多尔衮一直不取代自己侄子当皇帝的原因,基于唯心史观,人们只能把这归于多尔衮的忠心,或是归于某些桃色新闻(因为多尔衮与顺治的母亲有一腿,所以他不愿意取代顺治)。总而言之,大人物的道德、思想、一念之差是决定历史的主要动力。

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多尔衮如果成为皇帝,那普遍贵族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因为一个年富力强、野心勃勃的人当了皇帝,自然会极力加强中央集权。在这种背景下,多尔衮想当皇帝的企图自然会受到普遍贵族的共同反对。既然如此,多尔衮自然只有把当皇帝的野心压在心里面。

甚至而言,在普遍贵族的联合抵制下。多尔衮不要说取代顺治当皇帝了,他就是想拥有司马懿一样的权力、地位,也是无力做到的。

多尔衮成了帝国的摄政王,但这个摄政王的含金量有多高,却显然是值得人怀疑的。因为他的事业显然是缺乏根基的,多尔衮刚刚死去,他所代表的力量就被打得万劫不复了。一个真正有篡位实力的权臣,其基础绝不会如此脆弱的。我们只要看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死后,皇帝依然无法逃出司马家族的控制就可以知道。

历史常常夸大了多尔衮的权力、地位。其实多尔衮直到死时,其权力、地位也是无法与司马懿相提并论的。如果多尔衮真正拥有司马懿一样的权力、地位,那他死后肯定也得混个皇帝的称号,就像曹操、司马懿一样。

多尔衮一死,马上就被顺治皇帝化骨扬灰了,他的大哥阿济格也死于非命了。如果多尔衮的权力地位真有传说中那样了不起,真会发生这种事吗?显然是不会的!

终多尔衮一生,他只是在名号上超过了司马懿;因为多尔衮死前的称号是摄政王,司马懿直到死连个王都没有混上。但这种名号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因为名号并不一定与权力、地位成正比的!

我们许多人读史时,常常疑惑多尔衮为什么不篡位。泪痕以为,有这种疑惑的人也把当皇帝说得太容易了。我上面分析过,多尔衮的权力直到死也无法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相提并论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都不敢篡位当皇帝,区区一个多尔衮更哪有资格当皇帝呢?

标签: 多尔衮

更多文章

  • 秦武王:如果当年“不举” 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武王

    在千千万万个古代国君中,能文的暂且不说,善武的倒是大有人在。当年的赵匡胤、成吉思汗等等,哪个没有两下子,南征北战功绩赫赫。可如果说比起力气来,他们还真不算是数一数二的,历史上力气最大的君主,非战国时期秦国的秦武王莫属啊!网络配图秦武王是谁?很多人对这一君主并不熟悉。他嬴姓,名荡,叫嬴荡。为什么起这个

  • 秦始皇的死亡之谜:竟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死亡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关他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学者说他是病故而死,但有些学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秦始皇实际上是被害而死,死于一场宫廷政变。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

  •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济格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阿济格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的战争,战功卓著,后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有参加对

  • 战国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管仲拜相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齐桓公为了图谋霸业必须要用上管仲,管仲能为他抵挡来自

  • 楚怀王竟然会上张仪的当真是因为他太蠢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怀王

    从上中学开始,每每读历史看到楚怀王居然会为了张仪空口无凭的“割让六百里土地”之说,而主动毁弃齐楚联盟,就觉得楚怀王蠢得不得了,活该他上当受骗。然而,随着自己读历史越来越多,特别是综合各类史料再去回顾这段历史,就发现楚怀王并不是一个传说中的愚蠢之君。他能够在新败之后偷袭秦国,一度攻入关中险些得手灭秦;

  • 彭城之战之谜:战争时虞姬竟曾被刘邦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虞姬

    在彭城之战前一个月,刘邦和虞姬之间发生了一段不可告人之事,因为当事人虞姬脸皮薄,项羽爱面子,刘邦打死不承认,太史公不好记录,而不为后人所知。下面有几个证据可以说明虞姬曾被刘邦糟蹋。1、项羽为何会丢下大部队,领着3万骑兵心急火燎就往彭城跑,如果他还有理智就不会打这没把握的战,他难道真有百分百的把握打败

  •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了原因其实只是太狂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十分有名,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中。这场战役最著名的策略就是“草船借箭”,简直太牛了。作为战役,有赢家就有输家,这场战役中赢家是刘备,输的自然是曹操。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输掉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起去分析一下。网络配图在这场战役之前,曹操的政治以及军事能力比孙权和刘备联盟强很多。尽管曹操

  • 真实的刘备:抛妻弃子究竟隐藏了刘备多少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从初出茅庐到寓居荆州,曾多次与妻小生死离别话来生。然而,正是这位有“高祖之风”的汉室后裔,每每败仗时总是要犯逃跑主义的错误,不顾妻小臣僚独自逃得无影无踪,算得上是真正继承了刘邦抛妻弃子的“老传统”。三百多年前的秦末,刘备的先祖刘邦在兵败逃亡时,三弃子女孝惠鲁元。彭城之战时,项羽以煮其父相要挟,刘

  • 为何完颜洪烈对杨康那么好?将杨康视为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完颜洪烈,杨康

    虽然完颜洪烈喜欢包惜弱,可是杨康毕竟是杨铁心的儿子。洪烈为何要对杨康这么好,还把他当亲儿子看呢?且看以下小编的分析,不喜勿喷。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完颜洪烈对杨康必须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的是得到包惜弱的人和心。网络配图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还有心情活下去么?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会不会万分

  • 悲剧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英布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网络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