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武王:如果当年“不举” 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秦武王:如果当年“不举” 或许还能逃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62 更新时间:2024/2/15 14:38:36

在千千万万个古代国君中,能文的暂且不说,善武的倒是大有人在。当年的赵匡胤成吉思汗等等,哪个没有两下子,南征北战功绩赫赫。可如果说比起力气来,他们还真不算是数一数二的,历史上力气最大的君主,非战国时期秦国的秦武莫属啊!

网络配图

秦武王是谁?很多人对这一君主并不熟悉。他嬴姓,名荡,叫嬴荡。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就是因为这位秦武王自小力气就很大,而且还非常喜欢跟人比力气,在位期间像任鄙、乌获这些大力气都被委以重任,当了大官。其实,当年父亲给儿子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是希望他能够平荡天下,统一整个中原地带。

秦武王在位仅仅四年时间,短的不能再短,年仅23岁就“离奇”去世。但是在位的时候,凭借大力气,南征北战还真打下了不少地方。他的手下基本上很多都是大力士,还曾有人能双手各抓一个牛角一举将其撕开,听起来就毛骨悚然。这些人聚在一起,商量着要干一件大事:攻打韩国。出兵之前,先要去考察一番啊,于是,就到了洛阳。洛阳是个好地方,当年周王室的太庙就在这里,不知道一路上听了谁的介绍,武王刚一到洛阳就无视前来迎接的末代周天子周郝王,匆忙地就赶去了太庙,他,是奔着那些声名显赫的大鼎去的。

网络配图

众所周知,周王室偏爱鼎,被认为是权利的象征。当年大禹把九州交的贡金收齐了以后,专门去做了九个大鼎,表示权威,放在了太庙里。武王已经垂涎多许久,自然不会放过。见到大鼎后更是震撼不已,一边流着口水一边向身边的人说:“我要把它们都扛回去!”说完以后,他转过身去向自己宠爱的大力士们问道:“你们谁能把这玩意扛起来?”

据说这大鼎有六七百斤重,孟贲站了出来:我来一试!果然不是虚传,一下子就把大鼎举出了半尺高,然后重重地下落,估计这下子用力过猛,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导致眼眶充血,眼珠子都掉了出来。

网络配图

武王在一旁哈哈大笑:你看你不行吧,还是看我的吧!说着也不顾边上人的阻止,上千就去举鼎。没想到跟孟贲打了个平手,可是他不服啊,于是又想玩点花样,高难度一点,结果一迈开脚没走稳,大鼎一下子掉了下来砸到了右脚上,当时就把骨头都砸断了,一直流血。

到了晚上,因为失血过多,23岁的武王就这样西去了。武王在洛阳死去,伤心的可是周郝王,心想自己这下惹事了,还亲自前来哭吊。

史传,当时武王临去前的最后一句话,竟是:如果当时不举,该多好啊!

标签: 秦武王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死亡之谜:竟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死亡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关他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学者说他是病故而死,但有些学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秦始皇实际上是被害而死,死于一场宫廷政变。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

  •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济格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阿济格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的战争,战功卓著,后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有参加对

  • 战国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管仲拜相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齐桓公为了图谋霸业必须要用上管仲,管仲能为他抵挡来自

  • 楚怀王竟然会上张仪的当真是因为他太蠢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怀王

    从上中学开始,每每读历史看到楚怀王居然会为了张仪空口无凭的“割让六百里土地”之说,而主动毁弃齐楚联盟,就觉得楚怀王蠢得不得了,活该他上当受骗。然而,随着自己读历史越来越多,特别是综合各类史料再去回顾这段历史,就发现楚怀王并不是一个传说中的愚蠢之君。他能够在新败之后偷袭秦国,一度攻入关中险些得手灭秦;

  • 彭城之战之谜:战争时虞姬竟曾被刘邦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虞姬

    在彭城之战前一个月,刘邦和虞姬之间发生了一段不可告人之事,因为当事人虞姬脸皮薄,项羽爱面子,刘邦打死不承认,太史公不好记录,而不为后人所知。下面有几个证据可以说明虞姬曾被刘邦糟蹋。1、项羽为何会丢下大部队,领着3万骑兵心急火燎就往彭城跑,如果他还有理智就不会打这没把握的战,他难道真有百分百的把握打败

  •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了原因其实只是太狂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十分有名,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中。这场战役最著名的策略就是“草船借箭”,简直太牛了。作为战役,有赢家就有输家,这场战役中赢家是刘备,输的自然是曹操。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输掉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起去分析一下。网络配图在这场战役之前,曹操的政治以及军事能力比孙权和刘备联盟强很多。尽管曹操

  • 真实的刘备:抛妻弃子究竟隐藏了刘备多少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从初出茅庐到寓居荆州,曾多次与妻小生死离别话来生。然而,正是这位有“高祖之风”的汉室后裔,每每败仗时总是要犯逃跑主义的错误,不顾妻小臣僚独自逃得无影无踪,算得上是真正继承了刘邦抛妻弃子的“老传统”。三百多年前的秦末,刘备的先祖刘邦在兵败逃亡时,三弃子女孝惠鲁元。彭城之战时,项羽以煮其父相要挟,刘

  • 为何完颜洪烈对杨康那么好?将杨康视为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完颜洪烈,杨康

    虽然完颜洪烈喜欢包惜弱,可是杨康毕竟是杨铁心的儿子。洪烈为何要对杨康这么好,还把他当亲儿子看呢?且看以下小编的分析,不喜勿喷。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完颜洪烈对杨康必须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的是得到包惜弱的人和心。网络配图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还有心情活下去么?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会不会万分

  • 悲剧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英布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网络配

  • 赵国廉颇: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阏与城还有得救吗?”他们两人都说:“从邯郸到阏与,路途遥远,更兼道路险峻,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