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死亡之谜:竟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秦始皇的死亡之谜:竟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4/1/17 11:04:33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死亡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有关他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有些学者说他是病故而死,但有些学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秦始皇实际上是被害而死,死于一场宫廷政变。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筑陵寝、开边戍守使刚刚脱离战乱之苦的广大农民,又陷于疲于奔命的劳役之中。内外远近,事如山积。

秦始皇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用称量竹简),每天有一定数量,处理不完规定的数量不休息。工作极度疲劳。

为了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共征发了七十多万民工,耗费了无数的钱财物资,因而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到公元前211年,在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就发生了一起咒骂秦始皇的严重事件。那一年,有颗陨石落到了东郡。有人因为痛恨秦始皇,就在上面偷偷地刻了七个字:“始皇帝死而地分”。

这件事传到京城,可把秦始皇气坏了。他马上派御史大夫到东郡去,追查是谁在陨石上刻的字。御史大夫在那里追查了许多天,始终没有查到一点儿线索。秦始皇非常生气,索性下令把陨石附近的老百姓全都抓起来杀了。

网络配图

秦始皇本来就迷信,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就更加疑神疑鬼,整天是坐卧不安。后来,他找来卜筮令,给自己算了一卦,卜筮令对他说:“陛下今年犯了点儿灾星,不太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边去巡游,才能消灾免祸。”

秦始皇听了卜筮令的话,就决定到东方去巡游。秦始皇大规模的巡游一共有五次,这也是最后一次。

公元前210年,千古一帝秦始皇死于第五次东巡途中。关于这位帝王的死因,历史上争议颇多。目前在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是死于疾病,另一种说是死于非命。

第一种说法认为,《史记》中关于秦始皇死因的记述很多,死因已明,病死无可置疑。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从小就患有疾病,体质较为羸弱。可是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所以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

那么他死于何种疾病呢?郭沫若先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又时常患着支气管炎,所以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好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秦始皇在渡黄河

时,癫痫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中推敲,发现了可疑之处,认为从宦官赵高在秦始皇病重和死后的种种表现,使人不得不怀疑秦始皇的死与他有莫大的关系。

网络配图

此次始皇出巡,随从人员主要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将军蒙恬(又叫蒙毅)也在随行之列。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恬却被遣返回边关,从突然的人事变动来看,这似乎是赵高等人的计谋。

大将军蒙恬是公子扶苏的亲信,而突然间将其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不仅去掉了扶苏的耳目,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搬掉了一块绊脚石。

随后,赵高假冒秦始皇的旨意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

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取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当时正值七月,秦始皇帝的尸体在途中开始发出阵阵恶臭,为了掩饰尸体的味道,赵高竟然将咸鱼放在秦始皇的车上。回到咸阳后,赵高便开始对李斯下毒手,将李斯给逼死了。

然而赵高为什么要谋害秦始皇呢?主要原因就是赵高唯恐扶苏继承王位。赵高曾对李斯讲:“长子(即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全必用蒙恬为丞相。”

蒙恬是扶苏的亲信,赵高曾被蒙恬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因此赵高对蒙恬恨之入骨,他不希望蒙氏受宠,所以必须阻止扶苏即帝位。

但是秦始皇宠爱长子扶苏,只有伺机杀掉秦始皇,才可拥诏立十八子胡亥。秦始皇平时居于深宫,戒备森严,赵高根本无法下手,如今秦始皇在旅途中病倒,这真是天赐良机,正如赵高劝胡亥时所说:“狐疑犹豫,后必有悔,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后有成功。”

网络配图

所以他果敢地对重病中的秦始皇下毒手,提前结束其生命,这完全有可能。

按照第二种说法来看的话,秦始皇之死,实质上是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的导演者就是赵高。李斯、胡亥是随从,扶苏、蒙括、蒙毅都是政变的牺牲品。赵高的最终目的是要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而他不能像后来支配秦二世那样支配活的秦始皇。

但是,秦始皇到底是病故还是被害呢?这两种观点至今尚无定论。也许只有我们等到秦始皇陵发掘的时候,看到秦始皇的真身,他的真正原因就可以被世人所知晓了。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解密清朝英亲王阿济格为何被顺治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阿济格

    爱新觉罗·阿济格生于1605年8月,于1651年11月逝世,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在清朝建立初期,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国贡献很大,所以被封为英亲王,也是必有才能的人物,但是终因性格原因,再加上缺少智慧而陨落。阿济格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的战争,战功卓著,后为了解决朝鲜问题,有参加对

  • 战国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管仲拜相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齐桓公为了图谋霸业必须要用上管仲,管仲能为他抵挡来自

  • 楚怀王竟然会上张仪的当真是因为他太蠢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楚怀王

    从上中学开始,每每读历史看到楚怀王居然会为了张仪空口无凭的“割让六百里土地”之说,而主动毁弃齐楚联盟,就觉得楚怀王蠢得不得了,活该他上当受骗。然而,随着自己读历史越来越多,特别是综合各类史料再去回顾这段历史,就发现楚怀王并不是一个传说中的愚蠢之君。他能够在新败之后偷袭秦国,一度攻入关中险些得手灭秦;

  • 彭城之战之谜:战争时虞姬竟曾被刘邦凌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虞姬

    在彭城之战前一个月,刘邦和虞姬之间发生了一段不可告人之事,因为当事人虞姬脸皮薄,项羽爱面子,刘邦打死不承认,太史公不好记录,而不为后人所知。下面有几个证据可以说明虞姬曾被刘邦糟蹋。1、项羽为何会丢下大部队,领着3万骑兵心急火燎就往彭城跑,如果他还有理智就不会打这没把握的战,他难道真有百分百的把握打败

  • 赤壁之战曹操兵败了原因其实只是太狂傲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

    在中国历史上赤壁之战十分有名,已经被列入教科书中。这场战役最著名的策略就是“草船借箭”,简直太牛了。作为战役,有赢家就有输家,这场战役中赢家是刘备,输的自然是曹操。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输掉呢?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一起去分析一下。网络配图在这场战役之前,曹操的政治以及军事能力比孙权和刘备联盟强很多。尽管曹操

  • 真实的刘备:抛妻弃子究竟隐藏了刘备多少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从初出茅庐到寓居荆州,曾多次与妻小生死离别话来生。然而,正是这位有“高祖之风”的汉室后裔,每每败仗时总是要犯逃跑主义的错误,不顾妻小臣僚独自逃得无影无踪,算得上是真正继承了刘邦抛妻弃子的“老传统”。三百多年前的秦末,刘备的先祖刘邦在兵败逃亡时,三弃子女孝惠鲁元。彭城之战时,项羽以煮其父相要挟,刘

  • 为何完颜洪烈对杨康那么好?将杨康视为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完颜洪烈,杨康

    虽然完颜洪烈喜欢包惜弱,可是杨康毕竟是杨铁心的儿子。洪烈为何要对杨康这么好,还把他当亲儿子看呢?且看以下小编的分析,不喜勿喷。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完颜洪烈对杨康必须得好,为什么呢?因为他要的是得到包惜弱的人和心。网络配图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还有心情活下去么?如果杨康有个三长两短,包惜弱会不会万分

  • 悲剧英布两次叛乱都失败只因太朝秦暮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英布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网络配

  • 赵国廉颇:为何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大将,与白起、李牧、王翦一起,被后人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我以为,廉颇不配战国四大名将之称,原因有二: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赵国,围困阏与城。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乐乘问道:“阏与城还有得救吗?”他们两人都说:“从邯郸到阏与,路途遥远,更兼道路险峻,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

  • 唐朝宰相马周与风尘女子绿袖之间的风流韵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宰相

    马周,字宾王,出生于一个穷困的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就离世了。但是,马周非常勤奋好学,通过努力,他熟读《诗》、《书》、《春秋》等书籍,而且他天资聪颖,年纪不大就已经满腹经纶了。马周的内心有着济世之才,然而因为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自身有些怪异的性格,周围的人很少有瞧得起他的。在武德初年,马周当上了邻郡的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