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代皇帝的嚣张表哥:敲诈前皇后 与其姐私通

汉代皇帝的嚣张表哥:敲诈前皇后 与其姐私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01 更新时间:2024/1/23 10:26:30

大家都知道王莽,他的崛起是精心策划的结果,兹不赘述。殊不知王莽的表哥淳于长,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虽然不像王莽那样有抱负,但他在围绕个人利益打小算盘方面,却是创意百出,在汉末的历史舞台上,也曾激起一层涟漪。

淳于长既属于外戚群体,也属于佞臣群体,他利用与皇室成员能亲密接触的机会,占据了朝廷信息的高地,并以此换取利益,居然还敲诈到许皇后的头上。本版撰文/刘黎平

王莽与表哥

因服侍同一个病人而崛起

说起淳于长,他还是王莽的亲戚。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是他的亲姨妈,而王政君又是王莽的亲姑妈,哥俩算是表兄弟。顺便说一下王政君,她留在世上最有名的一个肢体动作就是:在王莽篡位时,她气得将传国玉玺砸在地上,结果让其缺了一块。

淳于长和王莽这对表兄弟的崛起有惊人相似的地方:他们因为给同一个病人当看护员而发迹,此人就是西汉成帝时期文武大臣中的头号人物——大将军王凤

王凤是淳于长他舅,是王莽他叔,王凤后来老病在床,外甥和侄子轮班护理,都伺候得十分尽心。

《汉书·佞幸传》记载:“会大将军王凤病,(淳于)长侍病,晨夜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而《汉书·王莽传》记载:“世父大将军(王)凤病,(王)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对比之下,王莽的护理态度似乎更卖力,外甥淳于长只是早晚料理,经常在身边而已,而表弟王莽却是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尝药,头发不梳,脸也不洗,蓬头垢面,从来没脱下衣服睡过觉。

不管工作态度如何,二人得到的待遇是一样的。王凤临终前,将外甥淳于长和侄子王莽都托付给皇上和皇太后。汉成帝似乎对淳于长更满意,“帝嘉(淳于)长义”,皇帝嘉许淳于长的情谊,于是淳于长发迹得早一点,王莽只是得了个黄门郎的职位,淳于长则拜为列校尉诸曹。当然,混得早,不等于混得好。

因为护理工当得好,皇帝和皇太后都喜欢,客观上本来就是亲戚,加上主观上一喜欢,自然就有了亲密来往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资源——可以衍生很多财富的资源。

尽管王莽后来做得很糟糕,但可以肯定,他是个有抱负和远大志向的人,不屑于拿着这些资源去换取现实利益,而坏小子淳于长则急不可待地去换取现钞,换取享乐的机会。

中国史上的超级大美女赵飞燕走上历史舞台,就给了坏小子淳于长一个机会。

靠信息沟通

帮助赵飞燕成为皇后

汉成帝和淳于长是表兄弟,王政君是他的亲姨妈,淳于长能密切往来于汉成帝和太后王政君之间,时常聊聊天,说说家常,而这个机会被淳于长利用到极致。

网络配图

公元前16年左右,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进入汉成帝的视野,对于她们的美貌,连正儿八经的《资治通鉴》都忍不住来了一番重点描述:“姿性尤醲粹。”穠艳娟洁,赵家姐妹不仅香艳,而且富有骨感美,连修养高深的司马光都忍不住留下了这段描绘,更何况与赵氏姐妹同时代的汉成帝!

汉成帝铁了心要立赵飞燕为皇后,但这中间有一个障碍——赵飞燕是舞女,门第卑微,皇太后王政君嫌的就是这个。谁来移开这个障碍?就看淳于长的了。

淳于长当时的职务是“侍中”,可以随时在汉成帝和王太后之间走动。汉成帝于是就拜托这位表兄弟:“阿长,帮兄弟一个忙,劝劝我老娘,允许我立赵美眉为皇后吧。”淳于长在太后那边说话也方便,就劝王太后:“姨妈,赵家妹子不错的,立为皇后不丢脸。”

以上这番话虽然有点虚拟,却不是虚构,《汉书》有记载:“久之,赵飞燕贵幸,上欲立以为皇后,太后以其所出微,难之。(淳于)长主往来通语东宫。岁余,赵皇后得立,上甚德之。”来来往往,在太后面前磨了一年多嘴皮,总算如愿以偿,皇帝很感激淳于长。

淳于长挪开了汉成帝的障碍,汉成帝自然就移开淳于长仕途上的障碍,于是马上封他为定陵侯。理由很牵强:当时很多官员主张不要将居民迁移到皇陵周围,而是要任由他们自由返乡,淳于长不过是在其中附和了一下,却成了他的大功,皇帝表彰他“首建至策”,第一个提出关键点子。

这个时候的王莽正在默默地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渐渐培植自己的名声,淳于长却大肆利用这种往来宫廷的便利,作为获取利益的工具。

淳于长和西汉各地的太守都有密切往来,互通有无,索要贿赂,累计了海量的财富,“外交诸侯牧守,赂遗赏赐亦累钜万”,在这个基础上,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多蓄妻妾,淫于声色,不奉法度”。

而贪欲没有止境的淳于长,更将索贿敲诈的魔爪伸向当时被废的许皇后。

利用信息不对称

蒙蔽敲诈被废皇后 最终咎由自取

淳于长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场姿态:利用珍贵的皇家信息,博取物质利益。他能从任何角落嗅到这种需求,然后跟有这种需求的人做交换。而当时最有需求的人就是被汉成帝废掉的许皇后。

网络配图

赵飞燕立为皇后,原来的许皇后被迁往长定宫。就这么一个可怜的女人,淳于长却不放过其最后一点可榨取的价值。他私通许后的姐姐,通过其向许后承诺:我能帮你重回皇宫,立为左皇后。

本来许后的想法是能够回宫做个婕妤(婕妤是妃嫔的一类,等级还算高,仅排在皇后和昭仪之后)已不错,没承想还有希望当左皇后,于是欣喜若狂,淳于长要多少就给多少,毫不手软,前后送给淳于长马车、金钱、名贵衣服等,累计资金上千万,“受许后金钱乘舆、服御物前后千万”。许后为何相信淳于长?当然是因为这小子能随时接触皇上和太后,能说得上话。

淳于长坏得透顶,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丧心病狂地敲诈许后,史书给他的行径安了一个动词——“诈”。说会劝皇上重新立许氏为左皇后,究竟有没有说?从记载来看,应该半个字都没提。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许后对他有所求,而大占许后便宜,每次写信给许后,都不忘骚扰一番,甚至有可能占更大的便宜。

这是淳于长职场生涯中,干得最缺德最不厚道的一件事。他一面榨干一个处于绝望中的女人的钱财,一面许诺给她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个美好的未来不过是个肥皂泡——用一个女人的血泪去填充的肥皂泡,这样做连天都不容,西汉朝廷当然也不容。

淳于长的表弟、正在慢慢崛起的王莽,开始揭发淳于长的罪行,不是王莽不厚道,而是淳于长实在太不堪了。终于,淳于长失去太后的信任,皇帝也觉得留着这种大臣在身边很丢脸,于是找了一个理由:有一回,淳于长上马车的时候,看见王莽的母亲,没有谦逊礼让,而是当着长辈的面直接上车。以此免职,遣回其封地。

淳于长的意志力很坚强,生命力很顽强,还是想利用一切机会回到汉朝廷。他居然能想到和自己的仇家——红阳侯王立合作。合作的机会就是淳于长要被遣送回封地了,在京城剩下一大批马车,淳于长马上想到送给王立,请他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汉成帝虽然沉溺声色,却是个聪明人,此事马上引起他的怀疑,于是将王立和淳于长都交付司法机关审讯。一审讯,把戏侮许皇后的事情也给抖出来了,事情犯到这个分上,自然是死路一条。淳于长死,许皇后也死,前者罪有应得,后者真的很可怜很无辜。

其后,王莽把表哥淳于长的家属也全都杀了。

唐人有诗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所谓五侯,也就是淳于长的舅舅家,淳于长此人,犹如一缕轻烟,消散在西汉的历史舞台上,留下的教训,足以深思。

标签: 淳于长

更多文章

  • 战史奇迹:檀道济靠玩沙子吓退北魏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檀道济

    导读:在军事谋略中,善于进军是一种智慧,而善于撤军也是一种智慧,然而撤退有时候比进攻更能考验人的计谋。军事家檀道济就是这样一位有谋有略的军事家,仅靠沙子吓退北魏大军。网络配图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南史·檀道济传》军队在撤军的过程中,容易遭到追兵的分割

  • 历史揭秘: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忽必烈

    导读:对于忽必烈来说,如果可以与日本重建朝贡关系,那么就可以在汉人心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威武形象,或许这是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于是做出重大决定,进行一场海战,但是他降伏日本的计划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忽必烈向高丽人提出的要求或许是最苛刻的,是协助他与日本建立联系。在长达4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岛国的

  • 宋仁宗无亲生儿子 遭遇“立储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北宋建立不过才百年,就遇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政治危机。这场危机,不是宫廷政变,不是将帅谋反,而是因为宋仁宗没有儿子。仁宗是真宗第六子,十三岁即位,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真宗开始,皇嗣便接连出现厄运,真宗生了六个儿子,五个早死,只剩下仁宗这根独苗。仁宗时,不仅子嗣稀少,死亡率

  • 光绪西狩途中密传”衣带诏” 号召臣工杀慈禧勤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光绪西狩途中密传”衣带诏”

    光绪西狩途中密传“衣带诏”号召臣工杀慈禧勤王?老管家说自己终究是个下人,如果真有秘密的话,最可能知道的,是耿及贞的二弟耿及静。本文摘自:天津网,作者:佚名,原题为:《私藏皇帝旧衣治死罪》光绪皇帝的一条破旧中衣,竟然会在多年后引出一桩滔天大罪,多少人为此丢了性命,可悲,可叹……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在天津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诛杀功臣的顺序有何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也非常有意思。朱元璋第一次诛杀功臣,是从廖永忠开始的。之后一路杀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关系的远近了,关系越远,被杀得越早。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濠州旧部,还继续扩大着优势地位。直到朱元璋这一朝终了,功臣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这个格局基本上也没怎么改变。网络配图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

  • 交趾郡:铁腕皇帝朱元璋愧对中原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

    导读:不少人觉得越南人现在太嚣张了,国内主战气氛变浓。其实,越南人在历史上就不安分,周边文莱什么的,都被其侵略过,在中国南疆也未少作乱,特别是在明代,明政府为此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越战”。而历史惊人地相似,明代也是在建国后与现在差不多的时间段,越南开始作乱!面对越南的不安分,以铁腕着称、酷刑闻名的马

  • 他是暴君 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不杀功臣的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

    千古第一人秦始皇,中国第一位称帝之人,统一文字、货币、度衡量,改写历史的千古一帝,后代多骂秦始皇是嗜杀、暴虐的暴君。网络配图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帝暴虐,杀害忠良、荼毒百姓的典故太多太多: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因猜忌,对韩信、彭越、英布等功臣残忍杀之;布衣皇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猜忌:对徐达、李文忠

  • 当年蒙古大军西征为何所向无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古大军

    导读:蒙古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这支蒙古骑兵摆脱了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种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下面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

  • 蒙古东征高丽:忽必烈时代彻底征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忽必烈

    导读:从1231年至1273年,元朝(蒙古)先后九次征伐高丽,最终高丽投降,成为元朝的征东行省。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国王和王室贵族迁都江华岛;1258年高丽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抄发动抗蒙古战争,1273年蒙古占领济州岛,结束抗蒙古战争。下面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去了解

  • 宋江侧面:不择手段骗取好汉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侧面

    一天,江州府外杀气重重。“梁山”老大晁盖和花荣、燕顺、阮氏三雄等十七位梁山首领及一百多弟兄,乔装打扮潜入城中。而与此同时,江州府城内人山人海,六七十个狱卒把两名死囚犯押至刑场,单等午时三刻的到来。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监斩官一声令下,刽子手明晃晃的大刀高高举起之时,梁山好汉从四面八方杀入法场,杀得官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