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起于微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亲手赐死贪婪驸马!

起于微末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亲手赐死贪婪驸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792 更新时间:2024/1/25 3:43:43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疾恶如仇人,我们从他惩治贪官的法令中可以看出他对贪官污吏的愤恨:犯有贪赃罪的官吏,一经查清,数额小的一律发配到北方荒漠中充军,赃银超过六十两的处以泉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命令在各府州县衙门的左侧设立皮场庙,就是剥皮的刑场,贪官被押到这里,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示众,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用以警告继任的官员。自古以来,剥皮实草是对贪官污吏最严峻的刑罚了,这种严峻与朱元璋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痛苦经历和对贪官的深恶痛绝有直接的关系。在一次朝会上,朱元璋曾给大臣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我给你们的傣禄虽然不多,但如同从井里用桶取水,常取常有。只要你们不犯法,就能一直守住这份棒禄。如果你们想一下子把水喝个痛快,想着贪赃枉法,那最后会连一点水也喝不上的,不仅你们喝不上,你们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到了你们真犯事的那一天,不要怪我事先没有提醒!

从攻城掠地的战争时代起,朱元璋特别注意制定规则并严肃的执行规则。因为他深知不管是带好一支部队还是治理好一个国家,没有规矩是不行的,而有了规矩却不去遵守更是不行的。

1358年,朱元璋占领婺州(今浙江金华),由于缺粮,他发布了“禁酒令”,没想到手下将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却首先犯令。为严肃法令,朱元璋下令将他处死。当时,胡大海正统兵在越地(今绍兴)征战,有人劝说不要杀,以免胡大海变心,朱元璋却说:“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随即亲手杀了人犯。

朱元璋在严格执法时总是注意提前教育,其方法也很特别。如在他准备攻打镇江时,他担心自己的士兵破城后会抢掠,违反军纪,所以在出征前就故意与主将徐达合演了一出戏。朱元璋先是以放纵士卒抢掠的罪名把徐达捆了起来,并说要以军法处斩,重要谋士李善长按照事先约好的步骤出来求情。其他众将领不知是计,但都知道徐达平时军纪不错,也一起替徐达求情。于是朱元璋才奔入主题,说看在众人的情面上,暂时免去徐达死罪,不过要徐达攻下镇江后,做到不烧不抢,方可完全赦免。众将见对待主将尚且如此严厉,因此,无不严守军纪,镇江很快攻下,百姓没有受到抢掠。

朱元璋执法不避亲。在他七十岁的时候,驸马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心想,就算将来有一天东窗事发,最多也只是闭门思过一番。后来一位小官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在调查属实后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任凭安庆公主如何苦苦哀求都无济于事。同时,他还发了通赦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行为。

二、从细节入手争取人心

朱元璋小时候的痛苦经历使他对弱势群体的处境特别同情。一次,朱元璋走到军营外,看到一个小孩在哭,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哭,答说是等父亲。朱元璋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承认是夫妻,只好以兄妹相称。朱元璋意识到,本来大家出来打天下是为了能有更好的日子过,现在夫妻至亲都不敢相认,时间久了一定会滋生怨气,不仅士气会受到影响,也会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的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为朱元璋争得了人心。

朱元璋也特别体谅困境中人们的心情。1356年3月,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今江苏南京)。第三天,攻破了城外守军陈兆先的军营,陈部有三万六千人归降了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怕朱元璋缓过手来后对他们实施清洗。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自己的安全,而自己身边只留原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后,都十分感动,说朱元璋对我们这样信任,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于是,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

贫民出身的朱元璋十分理解农民的艰难,他曾经对大臣们说过: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只有农民最劳苦。春天,鸡一叫他们就得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苗后,要除草施肥,在火热的太阳下面晒得汗流侠背,劳碌不堪。到了秋天庄稼好不容易收割了,但完粮纳税后,也就所剩无几了。万一碰上水旱虫蝗之类的灾荒,生活将更加困顿。而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因此必须让农民安居乐业,才有可能使国家富强。

三、爱惜民力,崇尚节俭

朱元璋还十分爱惜民力,提倡节俭。他即位后,在应天(南京)修建宫室,只求坚固耐用,不求奇巧华丽,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以提醒自己。按惯例,朱元璋使用的车舆、器具等物,应该用黄金装饰,但朱元璋下令全部以铜代替。主管的官员报告说用不了很多黄金,朱元璋却说,他不是吝惜这点黄金,而是提倡节俭,自己应作为典范。

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过多年战乱的破坏,一派凋敝。对此情形,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不久,外地州县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现在重要的是休养生息”。在他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地区的农民赋税,或给以救济。

1370年,朱元璋接受大臣建议,鼓励开垦荒地。他还采取强制手段,把人多地少地区的农民迁往地广人稀的地区;对于垦荒者,由政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规定免税三年,所垦之地归垦荒者所有;还规定,农民有田五至十亩的,必须栽种桑、棉、麻各半亩,有田十亩以上者加倍种植。这些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也使百姓的生活变得一天天好起来。

因为生于农村,又经历过贫苦生活,所以朱元璋深知物力的艰难,一生都奉行节俭。有一次,潞州的地方官进贡人参,朱元璋说,采集人参十分艰难,劳民伤财,以后不必进贡了。

他不光自己带头节俭,同时也要求下属不得奢侈。一日退朝,朱元璋看见两个太监穿着靴子走在雨中,因之责怪他们说:“靴子虽然不起眼,但都是出自于民力,人们造它的时候,费时费力,你们为何不知爱惜呢?真是暴珍天物!”命人抽了一顿板子让他们长点记性。

他死的时候也没有忘记节约,在遗诏里强调在办理他的丧事时“丧祭仪物,勿用金玉”。

他在自己的遗诏中还说:“我出身贫寒,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像古人那样有渊博的知识,但我知道作为一个君主,必须努力向善,远离恶习,时时怀一颗优危的心,勤奋工作,务求多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三国被羞辱致死的曹魏大将是谁?他为何被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曹魏,于禁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有了这番荣耀。三国时曹魏的大将于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事例,因为他虽然拜将封侯,却没有战死在战

  • 解密:杜甫科举失利穷困潦倒是因为哪位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杜甫,诗人,唐朝,

    杜甫自公元746年进长安以后,就没有得到实质的官做,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科考落榜(实际是李林甫“野无遗贤”造成,当年科考无一人中榜)。杜甫在长安全部靠郑虔(大唐三绝)帮助,后来还有严武、王维、高适、苏源明、岑参等人接济。杜甫在长安虽说也是出入豪门,但是得不到真心朋友的帮助和引荐,曾经陷害李白的

  • 解密:江湖术士王郎是如何在西汉末年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刘秀,术士,

    新莽末年,盗寇四起,群雄揭竿,绿林、赤眉,各种名头不一而足,更始、建世,自制冠冕花样百出。闹到后来,各路人马不约而同地悟到一个诀窍,那就是,要想壮大队伍、号令天下,非得竖个正宗的牌子不行。哪个才算正宗的老字号?汉刘呀,黎民百姓眼中,高皇帝那才是正统!——二百年后,贩履织席的刘备,用的还是这个牌子。发

  • 揭秘武则天最喜爱的小女儿太平公主的死因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太平公主

    历史中太平公主为何会死?是自己选择终结了自己的一生?还是被赐死的?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小女儿,她难道不会想把皇位传位于她吗?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让太平公主出现了不得善终的的结局?接下来就和未解小编一起来看看太平公主的一生吧!私生活风流放荡的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亲姑母,她既是“唐隆之变”的积极参与者,

  • 名将陈汤是因何事说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名将,陈汤,西汉,

    纵观中国历史,汉族军队很少有“出国”远征的记录。而在很少的记录中,西征少之又少。那么,汉军西征,到达的最远地方是哪里呢?那就是郅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国的塔拉斯河。著名的“郅支之战”就发生在此地。此战发生于公元前36年,此时系西汉中后期,汉元帝建昭三年。世界公认,汉民族中原王朝的历史上,有两个辉煌的

  • 谁才是和珅真正的死对头?并非刘庸和纪晓岚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杰,和珅

    王杰(1725-1805年),字伟人,号惺园,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恩科状元。 王杰中状元之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吏部,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总理礼部。嘉庆帝

  • 解密:文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另一种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陶渊明,文人,东晋,

    话说公元405年,陶渊明总算在彭泽做了县令。陶渊明不会阿谀奉承,不会上下打点,不搞贪污腐化。所以即使当了县太爷也是清贫的很。真可谓清水衙门。那年头,朝廷拨下来的办公费很少。又要负责三班衙役以及师爷的工资钱,仅仅靠俸禄是难以应对的。但是工作任务很繁重,主要是负责朝廷摊派的各类的税赋和贿赂上级的银

  • 清官之死:海瑞的清廉为何救不了腐朽的大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海瑞,明朝,清官,

    1587年初冬,一个普通的中国官员海瑞病逝于南京。这是一个把清官做到极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无朋无党、无亲无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独的一生,只为替这个国家树立起一个清廉的标杆。然而他的清廉救不了这个国家,他死后57年,大明覆灭。海瑞在身后深远地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寄幸福于清官,国家寄希望于

  • 海瑞同僚狠抓反腐:曾在一个月内举报数十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瑞,清官,明朝,

    说起明朝铁面无私的官场斗士,人们第一个想起的人也许是海瑞。但在历史上,还有一个与之同朝,并同样以“廉洁”著称的官员--重庆巫溪县人谭启。不过,因为史料极度缺乏,谭启并不知名。近日,巫溪县教育研究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刘朝敏完成了对谭启5年的潜心研究,首次公开谭启的求学故事与为官生涯,填补了历史空白。16

  • 武大郎被砒霜毒死?或因西门庆一脚脾破裂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大郎,西门庆,潘金莲,

    武大郎心窝中了西门庆一腿后可能发生脾包膜下破裂,随后潘金莲灌他喝砒霜时骑在他身上,挣扎之间导致包膜破裂大出血,武大郎迅速死于失血性休克武大郎是怎么死的?读过古典名著《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他是被西门庆和潘金莲合伙用砒霜毒死的。这是作者施耐庵的情节设定,但是他的文字描写却引起了现代医学专家的争议。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