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名臣狄仁杰或为羌人后裔:武周扬名恰逢其时

唐朝名臣狄仁杰或为羌人后裔:武周扬名恰逢其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67 更新时间:2024/2/27 14:44:12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

狄仁杰什么出身?科举上来的非贵族家庭子弟。时代需要这种人。说到这一项,就不能不说说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了。

狄仁杰所处的唐前期,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前面的魏晋南北朝,贵族势力很强大,在这些贵族的眼睛里,家族比国家更重要,他们当官靠的是家族的势力,只要家族势力在,即便改朝换代也不耽误他们的荣华富贵。忠意味着国家利益,孝意味着家族利益,孰轻孰重,那可不一定。而且那时的皇帝建国往往依赖这些大贵族,延续统治也需要他们的帮助,所以在忠君这方面不敢提出太严格的要求。三国时有这么个故事,曹丕有一次宴请群臣,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君父各有笃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邪,父邪?”你的君主和父亲都得病快死了,这时有一颗药,谁吃了谁能活,该给君主吃啊还是该给父亲吃?大家议论纷纷,有说给君主的,有说给父亲的,有个叫邴原的重臣一直不吭声,结果曹丕特地问他的意见,邴原当时声色俱厉,大声回答:“给父亲!”曹丕也不敢难为他。邴原出身不是贵族,但是他为当时贵族所推崇,代表着他们的思想。由此可见,贵族对于忠,起码可以说不是放在绝对第一位的。

隋唐时代,情况有变化了,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变化更大,武则天是在普通地主官僚支持下,打倒贵族集团登上皇后位的。当时反对她当皇后的主要是关陇贵族集团,支持武则天的多半是一些出身非贵族或者没落贵族家庭的普通中低级官员,结果这些人胜利了。自此以后,东汉后期以来持续数百年的中国贵族政治宣告瓦解,普通地主家庭出身的官员占据了主流。这些人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大家族可以依靠,君主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当官是靠着皇帝的所谓恩泽,他们升迁要靠皇帝提拔,所以对皇帝就要忠诚。您要是皇帝,您喜欢贵族还是喜欢这种普通官僚?肯定是后者,他们好控制,听话啊。

狄仁杰此时当官,可谓恰逢其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狄家属于普通地主,非贵族,狄仁杰先祖据说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的狄黑,是否可信尚不清楚。狄家世代居于甘肃,在地方上还算有影响力,但是到了十六国时期,家族衰落了,狄仁杰先祖把家族迁到了太原,所以狄家说自己是太原人。这是唐代官方说法。

但是考古新发现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即狄仁杰很有可能是少数民族羌人后代。2000年7月初,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村某砖厂生产时挖毁一座古墓,出土地点距传说中狄仁杰的老家狄村仅3公里,且墓主正是狄姓,名叫狄湛。此人生活在北朝时期,比狄仁杰早100多年,东魏时期曾官拜将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有他的名字,明确记载为狄仁杰的祖先。联系墓志中此人生平,再综合其他文献考证,有学者认为狄湛是羌族首领,这就意味着狄家是羌人豪强后裔,辗转迁徙至太原,并且逐步汉化。隋唐之前的南北朝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华北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定居并汉化,狄家有可能也是如此。那么狄家为何说自己是孔子弟子后代?这个在古代一点也不稀奇。古人追述自己的先祖,总是习惯贴金,姓张的多半是汉留侯张良后代,姓孙的多半是孙武后代,姓姜的自然是姜子牙后代,就连有着胡族血统的唐朝皇室也给自己拉了个老子李耳做先祖,狄家大约也未能免俗。

标签: 狄仁杰唐朝武则天

更多文章

  • 悲剧的孔子:人生中的三大不幸竟被妻子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儒家,妻子,

    老婆亓官氏已经跟着孔子吃了好多年的苦了。当她对孔子青云直上的信念终于破灭之后,这种苦日子她便过不下去了,于是她最终选择了离开。大家都知道,“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乃人生三大不幸,殊不知,被后人誉为“千古一圣”的孔子几乎与这三个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撞了个满怀。众所周知,孔子是鲁国的孔子,实际上

  • 两晋时也有个“姜太公”:88岁任丞相100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两晋,姜太公,

    导读:西南死的这个人叫李雄,是蜀国(国号为“大成”)的皇帝,活了61岁。西北有个“世外桃源”,这里也是一个独立王国,过着“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悠闲日子。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有一个“半仙”,88岁时出山做了第一任丞相。李特感叹刘禅无能李雄的父亲叫李特,来看看他的发家史。在益州巴西(今四川阆中一带)地区

  • 兵圣孙武是如何导演“以少胜多”经典战役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武,兵圣

    自孙武与伍子胥执掌吴之国政、开始实施疲楚战略以来,已历六年了。这六年间,由于孙武的卓越军事才能,已使楚军陷于疲于奔命之境地,直攻楚都的时机已经成熟。然而可笑的是,就在吴军准备大举伐楚之时,中原及北方十八诸侯在召陵举行声势浩大的会盟,扬言要南下伐楚。可惜晋国优柔寡断,诸侯各存私念,会盟无果而终。吴王阖

  • 唐朝的科举是怎样的:是谁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科举,武则天

    武则天很重视科举,这和她的经历有关。唐朝前期还有贵族政治的残余,朝廷内有关陇集团,朝廷外有山东旧贵族势力。武则天呢,武家是小姓,被贵族们瞧不起,武则天全靠自己的力量逐渐走上高位,在这个过程中她没少和关陇集团对抗,甚至出现了双方对骂的热闹景象。武则天上台后,特别注意扶持中低级官员,提拔庶族人士,用来取

  • 清朝画家张问陶的另一面:通过心理战屡破奇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问陶,清朝,名臣,

    清朝乾嘉年间的张问陶不只是诗画大家,也是货真价实的一代神探,他的断案方式也充满着心理战的锋芒。据《清类稗钞》的“狱讼类”记载,张问陶以翰林的身份到山东莱州当知府,恃才傲物,对山东巡抚很无礼,巡抚大人心里不爽,但朝廷官员对巡抚说:别看这小子狂傲,可他真的有才,不会耽误老百姓的事,“张守虽书生,尚不误

  • 桓温是个什么样的人?被误读千年的血性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桓温,晋朝,东晋

    皇帝的女婿,公主的老公,这样的骄人地位,足以让东晋朝的每一个人艳羡不已。但桓温的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这个。皇帝女儿多,女婿也多,能成器的却并不多。如果皇帝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晋书》),最多也就是皇宫内多豢养了一个庸才。给个官职,铁饭碗,吃穿不愁,落上一肚子好下水,但不会有什么作为。桓温靠的可

  •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寻访张三丰?是不是为了长生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棣,张三丰

    成祖兴修武当暗访建文的目的不必细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成祖暗寻建文帝的同时,也在寻访张三丰。如《明史稿·胡淡神道碑铭》记有“丁亥(即明永乐五年,1407)上(即明成祖)察近侍中惟公(即胡濙)忠实可托,遂命公巡游天下,以访异人为名,实察人心向背”。这里的“异人”即张三丰,而所谓“察人心向背”就是访查老

  • 南朝第一英主陈霸先为何被破棺焚尸挫骨扬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霸先,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在南朝的众多皇帝中,关于谁是南朝第一英主恐怕有争议,也许很有人会认为是刘裕,但自古以来很多人却认为是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明人归有光就曾评价陈霸先“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现代历史学家卞孝萱也曾经评价道:“陈霸先是

  • 诸葛亮名垂青史的人文因素:具备三大重要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蜀汉,性格,

    历史上,无数权倾一时的显达人物,生前声威赫赫朝野敬畏,身后则骂名滚滚令人不齿;也有些如过眼烟云,生前风光八面,身后寂然无闻。一个政治家,最难能的是生前身后都受人尊敬,敌友我各方都对之交口称赞,名垂青史,万古留芳。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历史名人。诸葛亮不论是在世之时还是身殁之后,蜀中吏民都对他

  • 为何说项羽是只穿着衣服的猴子?项羽的真实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楚霸王,项羽

    项羽率领大军入秦都咸阳,杀子婴,焚阿房宫,甚至很多贫民也都被楚军所杀。对项羽称道尤嘉的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写到:“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项羽进咸阳,一焚烧宫殿、二杀人、三抢夺财宝和妇女,没一件是好事情,项羽的残暴可见一斑。就在项羽打算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