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治边第一功臣是谁?文武兼备越千古

东汉治边第一功臣是谁?文武兼备越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54 更新时间:2024/1/16 5:45:46

公元110年,羌族民变。并州,凉州被攻陷,被掳掠。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不加以压制的话,恐怕会连锁反应,引起朝廷震荡。大将军邓骘下令,北方军情已经万分紧急,这会儿还要分散兵力去对付羌人的话,说不定两头不保。他在开公卿大会时,还特地说了个通俗的比方,说就好比衣服坏了,坏一件补另一件,还有一件完好的,坚持放弃凉州。

网络配图

这是一次高级军官的会议,作为郎中的诩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但是作为一个正直的有良知的大汉子民,虞诩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凉州并不是自己就跑入大汉版图,也是先帝手下的将士们用命换来的,说丢就丢?一旦失了凉州,三辅就成边塞,祖宗园陵,全在界外!凉州百姓尚且知道拿起武汉保卫,作为政府军,怎么能一声不响的就丢掉?凉州民风一彪悍,这也是叛贼们拿不下凉州的原因,退一步讲,就算要撤,百姓不肯迁,那么怎么安抚?

虞诩说这话,可不是空自嗟叹,他是对着欣赏他的讲的。张禹正当太尉,在大将军面前说得上话。作为官场中人,考虑得往往不如局外人多,所以,他听得虞诩这番话,立即做了一番部署:授凉州牧守令的子弟们为散官,征召并凉两州的豪杰为掾属,既是笼络,也是监视,一举两得。

凉州最终都得以保全,直到今天,河西走廊依然是咱们的重要地带。不难想象,在满朝武一片颂歌声中,虞诩的唱反调会是多么刺耳。能想到凉州重要的官员肯定不只一个,但是,他们却没有勇气与邓家对抗,因为大将军的背后,还站着一个至高无上的太后!虞诩的可贵正在于此。

网络配图

被扫脸的邓大将军,怒不可遏。一个小小的郎中,也敢对大将军做出的英明决定说不,这是活得不耐烦了。虽然他说的貌似正确,完全看不出有什么不对。但怎么能这么不给面子?谁不知道宫中的太后是咱邓家的?邓骘不是什么君子,对提反对意见的虞诩,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他恨不得手撕虞诩,牙很痒。

但是,他毕竟不是街头流氓,不能玩暗杀那一套。政客有政客的办法。所谓捧杀即一种。

朝歌宁季叛乱,几千人扯起造反的大旗,把县里的官吏杀得干干净净,几年下来,上级政府都没办法镇压。消息传到朝廷,邓骘提名最有才能的虞诩前往朝歌担任县长。一个已经被叛贼占领了几年的县,早就不姓刘了,偏让虞诩去,任谁都看明白了:邓骘是要借刀杀人。就连河内太守都认为他是赴死来了。可虞诩一点不怕,坦然开工。虞诩头脑灵活,对付恶人,自然得由恶人来。他刚到朝歌,就命令掾吏以下全部把自己所知道的恶人举荐出来,抢过劫的,杀过人的最好,小偷小摸的其次,还有无业游民,都征过来,这一下子就得了一百多人。虞县令免了他们的罪,让他们跑到叛军做卧底,引诱抢劫;又安排贫民百姓打入变民集团,为叛贼缝有标志的衣服。叛贼们不明就里,反正他们上街一个个的都被官兵给捉走了,有些人到死都不明白怎么自己穿上了盟友做的衣衫就被抓了呢?结果人人惊骇:自从来了个新县令,感觉就不好了,于是,偷偷回到家做起了良民……

网络配图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既可以是指邓骘,做好准备去害虞诩,更可以指虞诩。他得罪了邓骘,自然也得罪了邓老太后,自然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好过。邓大将军派他前往贼窝,他没有抱怨皇帝不救他,也没有怪太尉只知道自保,他不会自怨自艾,恨自己命犯小人,更没有如别人希望那样的当个逃兵,他挑起了重担,不求邓将军给条活路,不求叛贼给点面子,而是见招拆招,保一方百姓平安

标签: 虞诩

更多文章

  • 包拯带来的疑问:为何一生都没有真正的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读包拯事,总有几个疑惑:一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二是他弹劾张方平的上疏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三是他为什么不笑。史书里记他平生不写私人信件,没什么朋友,与亲戚也不往来。他流传下来的文字,只有早年的一首短诗和晚年的一篇家训,其余全是奏议。包公的人格很了不起,是刚严的典范,政治上所有言行皆出公心,私德也修饬得

  • 揭秘:三国司马懿的儿子各个都是草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家,是一统三国之人,那么,三国司马懿的儿子是谁,是否继承了司马懿的特质呢?还是各个都是草包,如扶不起的阿斗。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

  • 揭秘:末代皇帝溥仪败家变卖国宝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溥仪

    1912年,溥仪在他六岁的时候,发布诏书宣布退位。至此,大清封建王朝被推翻。但是,根据民国政府所制定的《清室优待条例》,这位逊位的皇帝依然仍可以生活在紫禁城中,与他的家眷们获得由民国政府提供的每年400万元的生活津贴。网络配图1922年,年满16岁的溥仪到了成婚的年纪。虽说是位逊帝,但是宫中上下依然

  • 朱元璋杀贪官无数为何明朝仍笼罩在贪污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就靠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在少年时代由于家乡发生旱灾,次年春天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和瘟疫,父母相继死去。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剃度为僧做了小行童。之后参加起义军,在多年的生死战争中终于建立了大明王朝。网络配图

  • 功臣法正:竟是诸葛亮唯一不敢惹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正

    学者根据史实对诸葛亮作出这样的评价:“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这样的完美程度。看起来好像诸葛亮是一个真正执法如山的执法者。可那只是对于普通人罢了,在三国时期,有一个人是诸葛亮绝对不敢招惹的,这个人就是法正。网络配图法正(176年-220年

  • 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背后真相:不是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佗

    《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这件事虽然不是小说家完全杜撰出来的,但历史真相与传说故事却有很多出入,真实的“刮骨疗毒”又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1、关羽“刮骨疗毒”不是传说《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指挥襄樊战役期间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营拔出箭,发现右臂已青肿

  • 她一生在陷害别人 最后却成了别人的替死鬼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高英(?-518年),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第二任皇后。父亲高偃是宣武帝母亲文昭皇后的哥哥,也是宣武帝的舅舅,所以高英和宣武帝是表兄妹关系。高英和宣武帝才开始的时候两人感情很好,但高英野心比较大,生性好妒。宣武帝就渐渐疏远了她。宣武帝的第一任皇后于氏,很得宣武帝宠幸,后来被封为皇后。而高英一直觊觎于氏的皇

  • 刘子业残暴体现:嗜杀成性并且迷恋不伦之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子业

    其一,后宫女人巨多,当时小刘才是十多岁的少年,后宫佳丽便有上万,犹如置身于美丽的大花园,小皇帝整日忙个不休。当然他不是普普通通的鱼水之欢,他要的是惊天动地的效果。曾下令宫女均赤身裸体与他在宫中奔跑嬉戏,有不从者,即行杀死。看来小刘同志是裸奔的第一人,如此的确让人惊叹。其二,喜欢热闹,并且喜欢追求刺激

  • 契丹人发明了涮羊肉?忽必烈是最大推广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忽必烈

    只要是北京人,就会喜欢涮羊肉,但涮羊肉到底从何而来?习惯的说法是源于元代,忽必烈南下作战,战斗间歇时忙着吃饭,厨师来不及做传统的炖羊肉,就将羊肉切薄片用沸水涮,发现味道甘美异常,从此流传开来。此说虽传奇,但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忽必烈是1215年生人,早他几百年,涮羊肉就已来到北京。涮羊肉本是契丹人的

  • 探秘皇太极蹊跷死因:原来太宗早有痼疾在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太极

    皇太极为清朝第二任皇帝,也是为入关前的皇帝,他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大金为大清,他为大清后来的局面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关于他的死因众说纷纭,总觉得他死的蹊跷。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皇太极的蹊跷死因。网络配图崇德八年八月,壮志未酬的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他的死,《清史稿·太宗本纪》写得简单:“庚午,上御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