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悬案:温酒斩华雄之人竟然不是关羽?

三国悬案:温酒斩华雄之人竟然不是关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40 更新时间:2024/2/11 6:03:01

温酒斩华雄,被说成是关羽出世以来第一件露脸的事。故事见于《演义》第五回,说的是:关东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卓,各领兵将在洛阳外围驻扎,平原相刘备带领关、张等人也随北平太守公孙瓒来了。各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歃血为盟。会后,首先由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

董卓以华雄为骁骑校尉,迎战孙坚。将孙坚打败,斩其部将祖茂。又下关挑战,连斩关东二将。袁绍叹息说:“可惜我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关羽在阶下大呼而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和袁术因为关羽是马弓手,职位太低,不同意他出战,恐被华雄所笑。关羽说:“如不胜,请斩某头!”曹操支持他出战,教斟上热酒一杯,与关羽饮了上马。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不大的工夫,关羽便回来了,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演义》还有诗赞之曰:

威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不在雒阳前线,怎能斩华雄?

但这件事却毫无史实为根据。据史书记载:初平元年(公元190)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当时公孙瓒还在幽州,并没有前来会合。刘备这时还没有依附公孙瓒,怎么会随公孙瓒前来呢?原来刘备鞭打督邮,弃官亡命之后,不久就赶上大将军何进派遣都尉(贯guàn)丘毅到丹阳募兵,刘备一小伙人和他同行,在下邳遇到黄巾军,力战有功,刘备被任命为下密丞,后来又做了高唐尉,又升任高唐县令。为黄巾军所破,去投靠中郎将公孙瓒,被任命为别部司马。刘备任别部司马的时间,《三国志》没有记载,《资治通鉴》和元人郝经的《续后汉书》都编排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十月,是在关东州郡结盟将近两年以后。从当时的情势来看,这还是较为符合实际的。所以在初平元年(公元190)的年初,在各州郡起兵讨董卓的时候,刘备大约还在下密为县丞,或在高唐为县尉、县令,并没有在洛阳外围的前线上,关羽是不会在那里斩华雄的。

斩华雄之事,史书上确有记载,但斩华雄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孙坚。孙坚原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孙坚也起了兵,从湖南北上,到鲁阳与袁术会师。当时屯兵于洛阳外围的诸军惧怕董卓,又想保存实力,都不敢进军,只是置酒高会,持观望态度。只有曹操、孙坚和河内太守王匡与董卓的军队交过战。孙坚在梁县⑨之东受到董卓的将领徐荣的攻击,与数十骑突围而出,后面追兵甚急。孙坚的头上系着毛织的红色发巾,怕被敌人认出,便把发巾摘下来交给亲信的裨将祖茂,祖茂系上发巾,敌骑以为是孙坚,便争着去追祖茂,孙坚得以从另外的方向逃脱了。祖茂跑到一块坟地,急忙下马,把红发巾系在一根柱子上,潜伏在草中。敌兵来到,包围了这个地方,走到近前方知是柱子,只好扫兴而去。

《演义》也写了这件事,但说追赶孙坚和祖茂的董卓的将领是华雄,而且华雄还斩了祖茂,显然与史实不符。按照史书所载,华雄的出场是在下一个战役——阳人战役,而且就在这个战役中被斩了。当时孙坚收集散卒,进屯梁县之西的阳人。董卓派遣大将胡轸、吕布、华雄等攻打孙坚。吕布与胡轸不和,而胡轸是主帅,吕布竟故意捣乱,使军中自相惊恐,士卒散乱,孙坚率军追击,胡轸和吕布、华雄等败走,孙坚麾兵斩了华雄。

在史书中,华雄没有其他武功可以表述,《演义》说华雄追逐孙坚,得了红发巾,斩了祖茂,又用长竿挑着孙坚的红发巾,来寨前大骂叫阵,俞涉、潘凤二将出战,都被他斩了,这些都是虚构的。《演义》把华雄描写得如此厉害,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不过是为了说明关羽更加厉害而已。但这件事其实是与关羽毫不相干的。本来是孙坚斩了华雄,《演义》却将战功移植到关羽头上,孙坚反而被写成是华雄手下的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标签: 关羽

更多文章

  • 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真相?竟是有人栽赃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孟姜女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是一个中国古代民间的爱情传说,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因这个爱情故事,也有一首广为流传的的民歌,曲名为《孟姜女》。《左传》中记载,在春秋时期,齐人杞梁即为孟姜女之夫,他身为勇士随着齐庄公上战场,不幸战死在疆场。后齐国与莒国罢战,他的尸首被运送回国,孟姜女痛哭,前去迎夫

  • 汉朝皇帝刘邦:为何给死去的老爸扣个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

    刘邦为何给老爸扣绿帽子:刘老太公早年说:我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养下刘季这么个坏种种;后来……后来啥话都不敢说了,跟着满朝文武一起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刘老汉这一辈子,享受过至高无上的荣光,之前却也被三儿子刘邦折腾得够呛,最让老汉叫屈的是,人都死了入土了头上愣是给扣了顶绿帽子。——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

  • 慈禧太后与包饭的故事:慈禧一生最爱的就是包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

    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很爱吃包饭,有一次她吃包饭,一高兴便赏给一名太监一包,那太监谢过恩吃了。慈禧问他好吃不好吃?太监忙恭恭敬敬地跪奏:“回老佛爷,好吃!”慈禧又赏他一包,太监忙又吃了。太后又问好不好吃?太监忙又回话说好吃,太后再赏一包,太监早已吃饱,可太后赏饭,又不敢不吃,如果不吃,就是抗旨不尊了。网

  • 乾隆帝为何不杀纪晓岚?有关纪晓岚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皇帝,喜欢作诗,擅长题词,号称十全老人,不过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诗人。尽管如此,乾隆帝手下却有很多大才子,比如刘墉、纪晓岚,至于那位和珅,其实也算得上。刘墉这个人,父亲是大学士刘统勋,自己本人是书法家,一家人地位显赫,乾隆帝自然爱屋及乌;和珅相貌英俊,年少有为,精通各种

  • 朱元璋怎么除功臣蓝玉:活剥人皮送给其女留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蓝玉

    蓝玉与胡惟庸一样,也是定远人,乃明朝开国大功臣常遇春小舅子。此人长身赤面,仪表堂堂。是个勇略双全的大将材料。他最早录于常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后来,他跟从傅友德代蜀地,从徐达北征,与沐英一起定云南,功勋卓著。朱元璋册其女为自己的儿子蜀王为王妃。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又与大将冯胜北征残元军,在

  • 父亲皇帝为了让傻儿子开窍竟送宠妾去侍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炎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这话有道理,父亲应该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包括德智体美劳,语英数理化,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性教育。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的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古代科学比较落后,不懂近亲结婚的严重后果,司马炎就吃了愚昧落后的亏,生下一个傻儿子司马衷。网络配图司马衷出生的时候,国家还叫

  • 李世民不仅夺取了杨广的皇位,还霸占了他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

    史上关于萧皇后的记载写的神乎其神,说萧皇后是一位美艳绝伦的女子,在她的传奇一生中,一共有六位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更有甚者说唐太宗李世民打败了突厥大军之后,对当时已年过五旬的萧皇后一见倾心,将她带入皇宫,封为昭容,成了皇帝的宠妃。但是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回事吗?其实,萧皇后服侍六位君王的说法并不可靠

  • 宋太宗在陈桥兵变中的“功勋”是文人的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太宗

    在宋史中,应该说,宋太宗赵光义以及其后代宋高宗赵构是两个最让人“读不懂”的历史人物。由于种种原因,笼罩在他俩的头上,有许多历史的谜团。关于宋高宗赵构,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专门述说,这里,还是先来说说宋太宗赵光义的“那些事儿”。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赵匡胤讳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像历

  • 兵荒马乱的三国年代,曹操怎样迅速让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汉魏期间,群雄并起。曹操占据的兖州,处于四战之地,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但是曹操硬是倔强其间,十数年之内,东擒吕布,西逐袁术,北破袁绍,南征刘表,基本统一了动乱的北中国。原因有很多,比如奉天子讨不臣的旗号,曹操的知人差任,用兵如神等等。其中有一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那就是他早年在兖州就推行的屯田

  • 三国演义严重神话的五个人:关羽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对国人的影响深远,三国很多事情都是从三国演义中得知的。但三国演义毕竟是本小说,既然是小说必然会有艺术夸张等因素在里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演义中严重被神话的五个人,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5、华雄《三国演义》中的华雄可谓是三国中出现的第一个boss。先是大破孙坚,斩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