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帝为何不杀纪晓岚?有关纪晓岚的历史故事

乾隆帝为何不杀纪晓岚?有关纪晓岚的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2/11 6:04:37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皇帝,喜欢作诗,擅长题词,号称十全老人,不过既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诗人。尽管如此,乾隆帝手下却有很多大才子,比如刘墉纪晓岚,至于那位和珅,其实也算得上。

刘墉这个人,父亲是大学士刘统勋,自己本人是书法家,一家人地位显赫,乾隆帝自然爱屋及乌;和珅相貌英俊,年少有为,精通各种少数民族语言,很有办事能力。民间还有传说和珅是乾隆帝爱妃的化身,乾隆皇帝对和珅的爱有好男风之嫌。

网络配图

至于纪晓岚,本人才华是有的,但是嘴损,民间甚至有纪晓岚智斗天子的小段子,有一次,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为难纪晓岚,便问道:“纪卿,忠孝二字怎么解释?”纪晓岚答:“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乾隆立即说:“我以君的身份,命你现在便去死!”“这……”纪晓岚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说,只好慢声回答:“臣领旨。”“你打算怎么死?”“跳河。”“好,去吧!”纪晓岚只好慢慢走了出去,走了不一会,他又跑了回来。乾隆问:“纪卿,你怎么没死?”纪晓岚答:“刚想跳河,碰到了屈原,他不让我死。”“此话怎讲?”“我走到河边,正要往下跳,屈大夫从水里出来,拍着我的肩膀说,‘晓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想当年楚王是昏君,我不得不死,你应该先问问当今的皇上,他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你再死也不迟啊!”就凭这一句话,不仅抵制了皇帝的“圣旨”,也化解了他的困境,同时讨了皇上的欢心。《春明梦录》卷下里记:有一次南巡的时候,乾隆一行游到白龙寺,正好赶到庙里撞钟,乾隆突然想到一个句子,便急忙命手下铺纸,写下“白龙寺里撞金钟”七字,纪晓岚在旁边看了这貌似白话的头句,不免掩嘴窃笑。乾隆大怒,骂道:“朕诗虽然不佳,你岂能当面大笑!”纪晓岚故作惊恐道:“臣哪里敢取笑皇上,只是曾经读到古人诗里有‘黄鹤楼中吹玉笛’这么一句,臣多年来苦不能对。今见皇上的这七字,恰好是天然对偶,就忍不住就喜而失笑了!”“黄鹤楼中吹玉笛,白龙寺里撞金钟”,乾隆一听,觉得对得是不错,这才转怒为喜。

网络配图

一般来说,大凡聪明之主往往忌惮臣子聪明,他们要用人才,但这些人才不能恃才放旷,不然如大气曹孟德者,为何容不下祢衡孔融杨修等人,纪晓岚多次在乾隆帝面前逞才使气,乾隆帝为何不杀死他呢?

其一,没有不要。纪晓岚曾经在乾隆皇帝身边借古讽今,立刻引得乾隆帝大骂:“你纪晓岚不过是个书生,还敢妄谈国事!朕不过觉得你文学尚优,这才让你领修《四库全书》,实际上不过是把你当娼优养着罢了,你跟我谈什么国事?”这下好,纪晓岚“娼优大学士”的外号传遍朝野,弄得是人人皆知。

其二,纪晓岚绝不谤议朝廷,你看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便是如此,很少有对清朝政府非议的东西,这正是朝廷允许的范围内,既然为朝廷服务,如何要处置纪晓岚呢。

其三,纪晓岚诙谐有余,但治世不足,仅是个文人。纪晓岚的一生只是与文学为伴,在大政方针与国计民生方面没有参与。乾隆亲口说过“纪昀本系无用腐儒”,谈不上功高震主之说。

网络配图

其四,纪晓岚并不受乾隆皇帝重视。清史家邓之诚先生说乾隆用人“颇以貌取,文达(纪晓岚)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即乾隆)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乾隆对身边近臣的用人标准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帅气。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长安等人就是这样的例子。

标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怎么除功臣蓝玉:活剥人皮送给其女留念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蓝玉

    蓝玉与胡惟庸一样,也是定远人,乃明朝开国大功臣常遇春小舅子。此人长身赤面,仪表堂堂。是个勇略双全的大将材料。他最早录于常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后来,他跟从傅友德代蜀地,从徐达北征,与沐英一起定云南,功勋卓著。朱元璋册其女为自己的儿子蜀王为王妃。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又与大将冯胜北征残元军,在

  • 父亲皇帝为了让傻儿子开窍竟送宠妾去侍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炎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这话有道理,父亲应该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包括德智体美劳,语英数理化,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性教育。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的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古代科学比较落后,不懂近亲结婚的严重后果,司马炎就吃了愚昧落后的亏,生下一个傻儿子司马衷。网络配图司马衷出生的时候,国家还叫

  • 李世民不仅夺取了杨广的皇位,还霸占了他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太宗

    史上关于萧皇后的记载写的神乎其神,说萧皇后是一位美艳绝伦的女子,在她的传奇一生中,一共有六位君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更有甚者说唐太宗李世民打败了突厥大军之后,对当时已年过五旬的萧皇后一见倾心,将她带入皇宫,封为昭容,成了皇帝的宠妃。但是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回事吗?其实,萧皇后服侍六位君王的说法并不可靠

  • 宋太宗在陈桥兵变中的“功勋”是文人的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太宗

    在宋史中,应该说,宋太宗赵光义以及其后代宋高宗赵构是两个最让人“读不懂”的历史人物。由于种种原因,笼罩在他俩的头上,有许多历史的谜团。关于宋高宗赵构,我们将在后面章节中专门述说,这里,还是先来说说宋太宗赵光义的“那些事儿”。赵光义,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赵匡胤讳改名光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像历

  • 兵荒马乱的三国年代,曹操怎样迅速让百姓安居乐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操

    汉魏期间,群雄并起。曹操占据的兖州,处于四战之地,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根据地。但是曹操硬是倔强其间,十数年之内,东擒吕布,西逐袁术,北破袁绍,南征刘表,基本统一了动乱的北中国。原因有很多,比如奉天子讨不臣的旗号,曹操的知人差任,用兵如神等等。其中有一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那就是他早年在兖州就推行的屯田

  • 三国演义严重神话的五个人:关羽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对国人的影响深远,三国很多事情都是从三国演义中得知的。但三国演义毕竟是本小说,既然是小说必然会有艺术夸张等因素在里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演义中严重被神话的五个人,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5、华雄《三国演义》中的华雄可谓是三国中出现的第一个boss。先是大破孙坚,斩杀祖

  • 狂喝十斗而不醉 三国时期酒量最大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满宠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满宠的事迹与正史大体相当,为刘晔所荐,后来跟吕虔一起投靠了曹操,为军中从事。到汉献帝东归时,满宠劝说杨奉将徐晃来投。曹操与袁绍交战时,满宠协助夏侯惇镇守汝南,以防刘表。关羽围樊城,时大水至,满宠劝曹仁固守,以待援军,不可弃城而走。曹操采纳司马懿建议,令满宠为使节去游说东吴袭取关

  • 他是大秦战刀的锋芒 却有人说他贪婪!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

    说实话,写这篇文章感觉有点激动,我曾经想拿王翦和白起比一下高低,作为一个比较喜欢战神的我不太想去在生活或者其他方面去比较将军,所以我只是从战场上的表现来分析了他俩的优秀之处,最后也难下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评价,我感觉称呼他俩为大秦荡平六国的刀锋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了。在战国这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诸侯国互相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史上最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

    刘邦从泗水亭厂到开国帝王,不难看出此人的野心。刘邦一生其实是个非典型政客形象,其内里和流氓政客并无二致,用心术空手套白狼的事,他可没少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的政治野心是怎么达成的。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泗水亭长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一国之君。他的帝王之路走的

  •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为何如此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其中就有苏轼。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抵制和抗议。推行变法前,苏轼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太为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走不长久。网络配图苏轼为何发对王安石变法?1069年,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