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史上最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史上最完美的空手套白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18 更新时间:2024/2/11 7:07:09

刘邦从泗水亭厂到开国帝王,不难看出此人的野心。刘邦一生其实是个非典型政客形象,其内里和流氓政客并无二致,用心术空手套白狼的事,他可没少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的政治野心是怎么达成的。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从泗水亭长到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一国之君。他的帝王之路走的也是磕磕绊绊,从一个秦朝时期政府的最末端组织成员之一,经历了逃犯流亡,各处投奔当小弟,到培养心腹直至消灭劲敌西楚霸王,一步一流血,十步一荒凉。但本篇不嚼赫赫有名的鸿门宴,也不提他如何逼得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因为如果没有之前他做的两件空手套白狼的事儿,估计,他连参加鸿门宴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后续对项羽做什么事了。

网络配图

第一件空手套到的是他媳妇吕雉,也为他的起步提供了创始基金。当时的刘邦还只是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先插播一段关于亭长的小科普:亭是秦汉时代政府的末端组织之一,遍布全国,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处,大致每十里(相当于3公里)设置一亭。

虽说也是个政府组织,亭长听起来也是个长官,但实际在这里办公的只有三个人,除了亭长之外还给配了下属:一个求盗,主要负责治安,注意附近有没有什么鸡鸣狗盗之事;一个亭父,也就是负责这个组织的内勤工作,打扫打扫卫生,整理整理资料什么的,作为亭长的刘邦,算是当时的治安部主任,这种机构设立的多所以分到手里的薪水可想而知,所以当时的刘邦其实就是个穷光蛋,但他即将娶到的老婆吕雉家里可以有钱人。

吕公家是外来户,但因为当时的县令跟他颇有交情,且吕家又十分大气在沛县的人缘人好。这天吕公做寿,刘邦本是想去蹭顿吃喝的,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貌似刻意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分文未带却对负责登记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说完就大摇大摆的走去了正厅,那没见到钱管事的就要拦呀,这会儿的动机惊动了吕公,吕公是个很会看相的人,见过刘邦不问银钱的事, 直接把他请入了正厅,在席间刘邦坦然自若,一一化解在做贵人的冷嘲热讽,自顾自喝的十分尽兴。

吕公本就觉得他面相上的风水是王侯将相之尊,又有如此口才,在酒后不顾众人劝阻将自己的千金吕雉许配给了他。俗话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嘛,刘邦就是凭着不要脸的技能,蹭吃蹭喝还给自己娶了个土豪老婆。后来无论吕雉幸福与否至少她权倾天下了,证明是吕公押对了宝,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确实是刘邦高攀了。

网络配图

第二件空手套白狼的事,就是在被项羽围困彭城逃到下邑之后,用原不属于自己的领土许诺分封,不仅救了自身性命,还登上了帝位的大事。当时项羽称王,分封之后齐地的田荣反叛,刘邦乘项羽平叛之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三秦,杀出函谷关,千里奔袭,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拿下彭城之后刘邦竟然不加整顿便开始了享乐主义。

哪里知道,后院失火,项羽大吃一惊迅速的做出了应激反应,他挑选了精兵三万,以突袭的方式杀回彭城。虽然人少,但贵在精,且彭城本就是他们的故乡,保卫故乡难免会越战越勇热血沸腾,项羽以少胜多,将刘邦打得人仰马翻。刘邦也被项羽的军队密密麻麻地包围,《史记》这样说:“围汉王三匝。”汉王刘邦马上就要被项羽生擒了!在此千钧一发之时,突然一场沙尘暴昏天暗地地吹来。《史记》这样记载:“大风从西北起,折木发屋,扬沙石,昼晦。”罕见的沙尘暴让项羽的军队阵脚大乱,刘邦则趁乱逃生,“得与数十骑遁去”,得以突围。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三万精兵瞬间击溃,正在温柔富贵乡中的他只落了个抱头鼠窜的结局。

打不过就跑呗,当时,吕后的兄长吕泽已在下邑(今安徽砀山)起兵,刘邦自然是跑到那里去了,跑着跑着脑子里就冒出一个念头:我还得打回去啊,不然项羽是不会放过我的啊!于是到了下邑,刚下马,刘邦就倚着马鞍大声发问: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他说的是要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送人,但是,问题是,你刘邦本来就没有函谷关以东土地的所有权啊。把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大方地送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啊!

网络配图

当时张良就在刘邦的身边,马上就给出了合理意见:“既然您愿意拿出关东的土地,那么就把这些土地分给九江王黥布和齐王一起反对项羽的彭越,我们阵营的韩信吧。这三人中九江王黥布本来就和项羽有矛盾;彭越本来是梁地的义军领袖,最后却没有被项羽分封,因此,也对项羽怀恨在心;至于韩信,他可是我们阵营中最善于打胜仗的将军。既然您愿意以土地换人心,那就把土地给这三个人好了。”刘邦采用了这个建议。果然,这三人从此为他卖命。

一件是什么成本都没花,给自己的起义添了无数的助力,包括萧何,包括吕泽,包括刘邦最初在逃时吕雉无怨无悔对他的资助。一件是原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产权,换得了整个天下。真是不可谓不完美。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为何如此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想要挽救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便让王安石展开变法运动,后人称为“王安石变法”。当时,朝中很多大臣都不赞成王安石变法运动,其中就有苏轼。苏轼对王安石变法进行了抵制和抗议。推行变法前,苏轼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太为激进,在北宋社会根本走不长久。网络配图苏轼为何发对王安石变法?1069年,苏轼

  • 张居正之死:张居正为何死后被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居正

    说起张居正之死,小编想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官居首辅中死的最惨的一个,没有之一,这个最惨不是说他的死因而是张居正死后居然被鞭尸,一般能被处以这种刑罚的无一不是大奸大恶之一,又仰或是与皇上的意见相左,可是张居正不是,他以国事为己事,为国尽忠职守,那么,想知道张居正为何死后被鞭尸吗?且听小编为您娓娓道来。张

  • 揭秘:为什么三国的这位皇帝不常被提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帝

    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被关注的最多的往往是那些在战场上杀敌的将士和智慧超群的谋士。相比来说皇帝就关注的比较少了。只是对刘备,孙权,曹丕了解的多。尤其是下面这位皇帝,他在三国里出现的次数少之又少。今天就来说说他的故事。网络配图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魏文帝曹丕病故,魏明帝曹叡刚即皇位的时候。那时候明

  • 清朝十二位皇帝葬在哪:原来皇帝都是风水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十二位皇帝葬在哪

    清朝,自从努尔哈赤发迹,皇太极于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一直到1912年清帝被迫退位,一共持续了约276年。这两百多年的时间中,共有12位皇帝在位,他们生前发生的事儿,被如今的清宫剧传的是神乎其神,比如最近热播的某剧,康熙皇帝和纳兰性德之间的故事,简直虚构的毫无下线。不过,皇帝们死后的事儿却是没什么

  • 张飞的一场战地姻缘 让几大豪门都成了亲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

    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左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任命关羽、张飞为中郎将,相当于师长或旅长,表面上对他们挺客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但其实是把他们软禁了起来。表面温和平静的刘备其实一向不是省油的灯,在许县他暗中参加了董承策划的政变,这件事还有行动,刘备又找机会离开了许县,带兵到了徐州,表面是

  • 辛弃疾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虚溜拍马酷吏恶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网络配图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

  • 顺治皇帝驾崩后为何要董鄂妃的堂妹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顺治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顺治最钟爱的董鄂妃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在其去世后的那年冬天,顺治也在悲痛中突染天花,没过多久也不治身亡。顺治弥留之际,大学士王熙奉命赶到皇帝病榻旁撰写遗诏。在其自撰《年谱》中,王熙自称所写遗诏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顺治十八年正月初

  • 揭秘:三国吕布见面刘备的全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吕布

    刘备很会演戏,既然要欢迎吕布,那戏就要做足。刘备出城三十里迎接吕布,和吕布并驾齐驱进入徐州城,客客气气谈话,仿佛是多年好友一般,完全不提当初在虎牢关前的一场生死大战。在宴会上,吕布还是一贯的以自我为中心,嚣张跋扈。吕布口中虽然说,自己此次是前来投靠刘备,但是却摆出自己的两大功劳。其一,杀掉董卓,成为

  • 三国历史人物:大将魏延真的叛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延

    魏延真的背叛了蜀国吗?蜀国名将魏延是三国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蜀汉后期最为重要的大将,因“性矜高”而与“平日诸将素不同”;屡次北伐时,“延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深为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所“制而不许”。建兴12(公元234)年秋,在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因与丞相府长

  • 谜案:顺治帝为何指定鳌拜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鳌拜

    提起鳌拜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凶神恶煞,谋权篡位。可是就是这样的鳌拜却得到了顺治的钦点,任命他为辅佐大臣。这件事情背后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鳌拜的战功鳌拜在满清打天下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军功赫赫,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对满清也是衷心耿耿。崇德二年(1637),清军进攻牵制辽东的明军重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