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谜案:顺治帝为何指定鳌拜为辅政大臣?

谜案:顺治帝为何指定鳌拜为辅政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67 更新时间:2024/2/11 8:23:37

提起鳌拜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凶神恶煞,谋权篡位。可是就是这样的鳌拜却得到了顺治的钦点,任命他为辅佐大臣。这件事情背后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鳌拜的战功鳌拜在满清打天下时期立下过汗马功劳,军功赫赫,被称为满洲第一勇士,对满清也是衷心耿耿。

崇德二年(1637),清军进攻牵制辽东的明军重要基地皮岛(今朝鲜椵岛),明军严阵以待,炮火齐发,形势紧急。鳌拜凭着蛮力奋勇冲杀,第一个登岛,与明军展开近身肉搏。皮岛被攻克后,鳌拜以此战役的功臣,皇太极封他三等男,赐号“巴图鲁”(勇士)。之后鳌拜又立下许多战功,位居护军统领,是八旗将领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物。

入关以后,鳌拜又率军追击闯王的军队、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冲锋陷阵,为满清打了许多胜战。1646年鳌拜随肃亲王豪格(皇太极的大儿子)出征四川张献忠大西军,身先士卒,勇猛杀敌,在南充大破大西军军营,斩张献忠于阵,之后鳌拜等又继续深入,基本上肃清了四川一带的农民军因此以首功被顺治帝封为二等公,授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在(皇帝禁卫军司令),自此,鳌拜参议清廷大政。

皇太极去世,四亲王与三郡王争权时期

而在当年多尔衮与豪格的权力斗争中,鳌拜也是核心人物之一。他手握镶黄旗重兵,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皇太极)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环卫崇政殿,做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

这使多尔衮不敢轻易夺位,做出退步,让6岁的福临继位,自己作为辅政大臣。但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其实那时候,鳌拜如果谋求个人利益,完全可以投靠多尔衮,但是,他始终没有。他是清初的一名悍将,又能衷心事主。

顺治亲政时期所以在顺治亲政后,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的鳌拜、索尼等人深受顺治重用和敬重,顺治视他们为自己的心腹。之后,鳌拜一直随侍在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着国家各类事务的处理,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亲自教武进士骑射等。

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自去鳌拜府邸慰问。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文皇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日夜侍候在左右。鳌拜也昼夜于宫中伺候,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顺治对鳌拜大加赞赏。所以在顺治患天花时,会指定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帮助自己的幼子康熙,也是正常的!

鳌拜在政治场中的成功靠的不是攀炎附势、溜须拍马。而是凭借自己的功劳获得的这个位置。也许鳌拜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一个恶人的形象,但是他为清朝做出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这使多尔衮不敢轻易夺位,做出退步,让6岁的福临继位,自己作为辅政大臣。但在多尔衮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其实那时候,鳌拜如果谋求个人利益,完全可以投靠多尔衮,但是,他始终没有。他是清初的一名悍将,又能衷心事主。

顺治亲政时期

所以在顺治亲政后,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的鳌拜、索尼等人深受顺治重用和敬重,顺治视他们为自己的心腹。之后,鳌拜一直随侍在顺治身边,直接参与着国家各类事务的处理,如商讨本章批复程序、联络蒙古科尔沁部、协和太后与皇帝之间的关系、祭奠过世王公妃嫔、协助会审案狱,并倡议“大阅以讲武”,亲自教武进士骑射等。

顺治十三年(1656),鳌拜旧伤复发,卧床不起,顺治亲自去鳌拜府邸慰问。顺治十四年(1657)冬,孝庄文皇后(即皇太极妻博尔济吉特氏)病重,顺治日夜侍候在左右。鳌拜也昼夜于宫中伺候,顾不上自己休息吃饭。顺治对鳌拜大加赞赏。所以在顺治患天花时,会指定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帮助自己的幼子康熙,也是正常的!

鳌拜在政治场中的成功靠的不是攀炎附势、溜须拍马。而是凭借自己的功劳获得的这个位置。也许鳌拜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一个恶人的形象,但是他为清朝做出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标签: 鳌拜

更多文章

  • 良禽择木而栖:庞统一生唯错在选错了主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庞统

    有句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三国中庞统是与诸葛亮凤雏齐名,而刘备只信任诸葛亮,而不信任庞统,这是何道理呢?网络配图这不是庞统的能力问题,只是良禽找错了大树,贤臣错过了合适的君主,是庞统与刘备路线不合,性格不符所致。庞统在策略和战术上都讲究强力和霸道,而刘备喜欢采用柔能克刚,以德服人的办法

  • 历史揭秘:康熙那么恨鳌拜为何也没有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鳌拜

    康熙皇帝8岁即位后,因其年幼,有四大辅臣代其执政。这四大辅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其中,索尼老谋深算,又加上年老体弱,所以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遏必隆性格懦弱,能力也不出众,是一根毫无原则的随风草,哪边风大就倒向哪边。于是,这四大辅臣最终就演变成了苏克萨哈和鳌拜之间的

  • 揭秘汉武帝身边拥有四大国宝级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

    皇帝大多都是荒淫的,不过最好色的皇帝非汉武帝莫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汉武帝身边拥有四大国宝级的美女。这些美女不仅美貌无比,而且都在历史上有名气,很有典故。第一个美女就是陈阿娇。当年4岁的胶东王刘彘就对身前的小美女阿娇垂涎,当姑母问他阿娇怎么样的时候,小刘彘就很懂事的说:好,若得阿娇做妇,当做金屋

  • 他本来无缘帝位 机缘巧合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帝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日,明武宗驾崩于豹房。由于明武宗膝下无子,也无在世的兄弟,孝宗一脉已然断绝。最后,张太后(明武宗的母亲)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武宗的堂弟朱厚熜来继承皇位。正德十六年(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成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为什么在那么多的皇子

  • 刘禅智慧不输刘备 诸葛亮都没看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刘备,诸葛亮

    在历史上,刘禅一直被当作烂泥扶不上壁!原因无它,小的时候被愤怒刘备砸在地上,我们也就默认了它脑震荡的事实!其次,诸葛亮实在太聪明了,没有太大余地让刘禅发挥!等诸葛亮死了,魏国又打过来了!没办法,只有继续装傻!网络配图众位看官,这样的表现能是一个傻子吗 ?按理说,刘备不止一个孩子,但对这“傻子“ 情有

  • 两位最伟大的皇帝但历史记忆却差距如此之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皇帝

    中国历史文明璀璨,各大王朝都留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那今天我们提到的两位帝王都是中国文明史上最值得骄傲的存在,两位的功绩可谓是不分上下,但最后的的历史记忆却相差极大,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网络配图若大家对于历史感兴趣,那么这两个相接的王朝,隋朝、唐朝那一定很熟悉,两大王朝都有过空前

  • 吴三桂为清朝打下半个江山 却做不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吴三桂

    吴三桂画像 吴三桂是明末出色的军事家,屈服了清政府,为清政府打下了半个江山,又被削掉兵权,走投无路奋起谋反,被清政府灭族,他的下场很悲凉。假如吴三桂身边有一个超卓的谋士,为他规划全国,他完全能够成就一番大功绩,做一个开国皇帝。网络配图 回顾吴三桂的终身,尽管英雄过人,却在最关键时刻走错了方向。吴三桂

  • 太狠了!雍正对付亲兄弟的四大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

    他们为什么质疑?这个问题很复杂,但简单点说,就是:我们争来争去,几败俱伤,没想到最后的胜利果实让你给摘了,凭什么?面对质疑,雍正很生气,他把这归结为兄弟们的嫉妒,就像凤姐面对质疑她长相的网友们,所归结的原因那样。雍正从来不是个胸怀宽广的人,手握无上的权力后,他开始采取措施,狠狠地蹂躏那些“嫉妒”他的

  • 作法自毙:商鞅死在自己制定之恶法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商鞅

    “作法自毙”这个成语今人常用,查其源头,应该是典出《史记·商君列传》。2400来年,这个典故一再被人使用,说明在中国———甚至是人类历史上,作法自毙的故事一再上演。商鞅是卫国公室之后裔,源出姬姓,因此又被称为卫鞅。到了商鞅这一代,由于是旁系子孙,家庭已经破落了,流落到异国,给魏国相国公叔痤当门客。此

  • 探秘清朝初期的“五大臣”:与国休戚与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努尔哈赤

    清朝是皇太极改掉的名字,努尔哈赤建立的是后金政权,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政权是少不了这五个人的帮助的,他们就是清朝初期地位显赫的五大臣。天命九年(1624年)秋,后金朝廷最后一位开国元勋、64岁的何和礼病卒于沈阳的官署之中,风烛残年的努尔哈赤闻讯后悲伤不已,他向苍天哭诉道:“朕所与并肩友好诸大臣,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