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第一权术高手司马懿 骗过曹操拖垮诸葛亮

三国第一权术高手司马懿 骗过曹操拖垮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01 更新时间:2024/1/14 5:40:14

核心提示:曹操看出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对他倍加防范,不予重用,并告诫自己的儿子曹丕小心提防。

网络配图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被描绘成一个胆小怕事、犹豫不决、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无能统帅。这是文学作品对司马懿的极大歪曲和丑化。事实上,司马懿是我国历史上特别善于谋算的一位杰出军事统帅。他不仅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分庭抗礼,甚至笑到了最后,成为最终的获胜者。

司马懿字仲达,河南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祖辈辈当官。青年时代的司马懿,聪明勤奋,博学多才,不仅熟谙儒家经典,还刻苦钻研兵书。曹操大权独揽之后,经常征召各地豪杰名士充当幕僚。开始时,司马懿因不齿曹操的为人,以生病为由拒绝应召。后来,曹操以逮捕治罪相威胁,司马懿不得已才为曹操出谋划策。

曹操看出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对他倍加防范,不予重用,并告诫自己的儿子曹丕:“司马懿不是池中之物,不甘久居人下,你应小心提防。”司马懿得知消息,更加小心谨慎。这样,才逐渐打消了曹操父子的疑虑。曹操死后,曹丕提拔重用司马懿,他的军事才能有了充分施展的机会。此后他多次率军出征讨伐,屡战屡胜,逐渐掌握了魏的朝政。

网络配图

魏明帝去世时,临终托孤,让曹爽、司马懿两人辅佐新帝。曹芳即位后,曹爽竭力削弱和排挤司马懿的势力,司马懿假装病重,暗中等待时机。他乘皇帝和曹爽出城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诬称曹爽谋反,免去曹爽官职,把曹爽及其党羽全部处死,从此大权在握。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代魏自立,建立了西晋王朝。

公元227年,魏新城太守孟达打算再度投降蜀国。

孟达如果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势必将对魏带来无穷后患。司马懿当即写信给孟达,再三安慰,以稳住孟达。孟达本是一个胸无主见之人,接到司马懿的信后,迟疑不决。诸葛亮告诫孟达不要中了司马懿的缓兵之计。

孟达认为,司马懿驻军宛城,即使采取行动,也必须在得到魏帝批准后才能率军前来。再者宛城到自己镇守的上庸1200里。司马懿大军需要1个月才能到达新城。因此,孟达遂放松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不曾想司马懿先斩后奏,只用了8天时间即到达新城郡府上庸,持续猛攻6天,攻破城池,斩杀孟达。

公元234年,诸葛亮五出祁山。蜀魏两军相持100多天,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始终高挂免战牌,不予理睬。司马懿清醒地认识到,蜀军远道而来,后勤供应十分困难,不利于持久作战。只要魏军坚守不战,蜀军就会师老兵疲,不战自退。果然,不到几个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军中,蜀军撤走。在此战中,司马懿面对挑战和人身侮辱,不急不躁,老成持重,终于赢得了胜利。

网络配图

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公开反魏。次年,魏明帝命令司马懿领兵4万讨伐公孙渊。司马懿率军至辽东,声东击西,以少量部队伪装主力,佯攻燕军,司马懿亲率大军直指襄平。燕军见魏军主力直捣老巢,急忙弃营回援。司马懿乘燕军离开营垒,大破燕军主力,然后将襄平四面包围

当时正值雨季,襄平城四周全部被淹,但司马懿却按兵不动。部下问他,过去攻打上庸,急进猛攻,如今远道而来,却行动迟缓,道理何在?司马懿回答:“敌饥我饱,等到弹尽粮绝,必然不战自溃。果然,公孙渊无计可施,弃城被杀。对司马懿的指挥才能,同时代的孙权称赞他“所向无敌”;就连能征善战的唐太宗也赞不绝口:“雄才大略,用兵如神”

标签: 司马懿曹操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财产有多少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位让人敬仰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虽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样料事如神,但是其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心,让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始终被人提起。可以这么说,蜀国之所以能够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诸葛亮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诸葛亮这样一个蜀国功臣他的财产又是多少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络配图公元2

  • 隋文帝的危机:揭隋文帝一生中的两次重大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的危机

    若非败家儿子杨广的胡作非为,兴许隋朝在历史的长河里会更加耀眼。可即便这个王朝最终跑偏脱轨了,却丝毫也掩盖不了隋文帝杨坚身上的光芒。在诸多文献记载里,杨坚都是以一个“高、大、上”的雄主存在着,譬如突厥人尊他为“圣人可汗”,而到了现代,一些美国学者更将其大名划入了影响人类历史百人大名单里。而他的功绩,不

  • 揭秘历史上的窦漪房是好人还是坏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窦漪房

    窦漪房本身出生贫困,因此才入宫侍奉吕雉,所以她一步一步上位成为皇后还是和汉文帝一起实行节俭的。窦漪房本来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但是幸亏生得聪慧,因此能在宫中立足,那么窦漪房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你看看吧。网络配图窦漪房一般我们称之为窦太后,她是西汉汉景帝刘恒的皇后。窦太后在汉惠帝时曾伺候

  • 溥仪用印管理严格:常把国玺、御玺放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溥仪用印管理严格

    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的政体由执政制改为君主立宪制,溥仪也从伪执政改为伪皇帝。成为伪皇帝后,溥仪颁布的第1号帝室令中就规定了“尚书府典守御玺、国玺并掌关于诏书、敕书以及其他文书之用玺事务”。网络配图“国玺”和“御玺”什么样在一些电视剧和历史故事中,“御玺”常常是争夺皇权必不可少的要素,很多精彩

  • 康熙如何批奏折 31个折子15个批“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如何批奏折

    你知道皇帝批阅奏折时都写些什么吗?近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在微博里晒出了一组被康熙批阅过的奏折,一句句朱批“知道了”,让网友直呼:大亮!穿越了吧?!细心的网友还发现康熙曾把“以后”写成“已后”,原来皇帝也会写错别字。网络配图记者采访后发现,展出的奏折上,康熙都有“朱批”,写着“知道了”的奏折还真不少

  •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两位皇帝公开贬低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哪两位皇帝公开贬低长城?

    当年批《河殇》时,我在军区政治部工作。只因《河殇》的反传统(歌赞蓝色文明,贬抑黄色文明),黄河、长城这类的自然、人类遗产也成了只许说好不许说孬的禁脔,甚至编造出长城是太空唯一看到的地球人类工程的欺天虚妄。一个偶然机会,看到鲁迅的一篇《长城》(载《华盖集》),颇觉惊异。他认为,长城“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

  • 揭慈禧柔情的一面:善待情敌把情敌当成好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柔情的一面

    慈禧在历史上的形象多是刻薄寡恩,心狠手辣,看过电影《垂帘听政》的观众一定对电影里慈禧残酷迫害咸丰帝的另一个妃子丽妃的情节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慈禧与丽妃是一对情敌。许多野史或戏剧中,将丽妃描写成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丽妃冒险保留咸丰帝的遗诏,事情败露后,她含恨而死。有的文艺作品将丽妃之死处理为慈禧效

  • 慈禧太后墓被炸开后慈禧陵墓被抢购一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太后墓

    1928年,清东陵一声巨响,在硫磺、芒硝和木炭的气味飘散后,慈禧太后墓门洞然大开,军阀孙殿英带领士兵疯狂的冲向陵墓当中,在电筒的照射下,金银珠宝散发出惊人的光泽。孙殿英手下的士兵疯狂的攫取着墓中的财富。慈禧太后尸身已然腐坏,散发着恶臭,但其口中含着一粒珍珠,士兵用手去拿,却往下滑,几个士兵七脚八手的

  • 雍正曾对哪位“伟人”称:朕不知如何疼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雍正

    有人说,雍正之所以上位成功,主要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个人,一内一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所谓“一内”,指的是隆科多利用步军统领的职权(他当时统辖步军五营约两万多兵力),封闭京城九门,让雍正的反对派们成了瓮中之鳖,同时又完全断绝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控制了雍正即位后京师的秩序;所谓“一外”,指的是雍正通过

  • 朱元璋嗜杀成性的原因是因为他身患精神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

    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局面。据史载;太子朱标对朱元璋的滥杀无辜不以为然,曾多次劝谏。有一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条扔在地上,叫朱标捡起来,朱标左观右看,无处下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