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因谏官一句话 将进献的美女全部遣散出宫

宋仁宗因谏官一句话 将进献的美女全部遣散出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39 更新时间:2023/12/28 17:17:39

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教育人不要拿谣言当真,否则就是愚人而非智者了。但对于宋朝谏官、御史等言官们来说,谣言如同杀手锏,他们一旦利用谣言来规谏皇帝、弹劾高官,常常不是皇帝认错,就是大臣遭贬,一次一个准。

宋仁宗庆历年间,谏官素听朝内外有人谣传说,武将王德用皇帝进献了几个美女,竟然被宋仁宗“笑纳”。王素也不去调查核实,立即在朝会上就此事批评宋仁宗耽于美色。

宋仁宗颇不高兴地说:“这是内宫的事情,你从何得知?”

王素说:“我是谏官,规谏乃职责所在,哪怕是对于风闻之事,也可知无不言。陛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何必追问从何得知呢?”

宋仁宗听后,呵呵一笑说:“确有其事,几位美女在朕左右,颇为亲近,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王素急忙回答说:“倘若疏远,倒也无妨。我之所以提出此事,正是担心陛下与她们过于亲近啊。”

宋仁宗听了王素的话,忽然有所醒悟,吩咐近侍,对王德用进献的美女,每人打发三百贯钱,立刻把她们遣散出宫。

可以看出,王素规谏皇帝,不过是道听途说的谣言罢了,王素既不核实,又不隐讳,还直截了当向皇帝提出批评,要求纠正,难道王素胆大包天?其实,并非王素的胆子就真的那么大,王素这么做,不过是执行了宋朝的一项监察制度——“风闻言事”制度而已。

宋朝为广开言路,实现规谏皇帝、纠察百官的目的,吸收了历代优秀的监察制度,允许言官“风闻言事”。正如王安石所说:“许风闻言事者,不问其言所从来,又不责言之必实。若他人言不实,即得诬告及上书诈不实之罪。谏官、御史则虽失实,亦不加罪,此是许风闻言事。”他人规谏或弹劾,不实者将获罪;而言官即使失实,也不追责,不用担心秋后算账。

言官没有后顾之忧,他们的批评、意见便如雪片一样飞向了皇帝的案头,谣言在这种时候由民间进入了庙堂,由耳语变成了字,既能“正人主”,又能“绳百僚”,上上下下闻之色变。(原文来自帝国的脸谱的头条号)

标签: 宋仁宗宋朝

更多文章

  • 由宫女而成皇后的杰出女性:汉孝文皇后窦猗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漪房,汉代

    《美人心计》的热播,让“窦猗房”这个名字为大众知晓,剧集里林心如塑造的窦猗房温婉可人又不失坚毅,与汉文帝的爱情故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那么,真实史实上的窦猗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孝文窦皇后(?—公元前135年),约高祖初年出生,清河郡观津县(今属河北省武邑县)人 。《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提到她

  • 唐敬宗李湛:一个被太监戴绿帽子而丧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敬宗,李湛,唐朝

    唐敬宗是怎么死的?唐敬宗李湛,中唐时期皇帝,在位仅两年,登基之初不务正业,沉迷游乐,最终死于太监之手。太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在古代的皇宫里,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不过,这是一般情况,虽然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大部

  • 刘邦欲立刘如意当太子吕雉请出四个人让皇帝死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刘如意,吕雉,汉朝

    大汉开国后,刘邦曾经一度非常想让自己亲爱的女人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那刘邦的这个愿望为什么会落空呢?精明的吕雉很清楚,她和刘邦不仅不能同甘,也不能共苦,和刘邦早就已经没有什么夫妻情分了,两个人现在在一起倒像是两个政治角色的互相依赖,总统和国务卿或主席和总理的那种搭配。而对于已经快要接近半百的吕

  • 朱若极大明王室朱元璋后人 却对康熙顶礼膜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若极,康熙,清朝

    明清易代,是一场天崩地裂的大变局。短短一个月内,崇祯帝殉国,李自成败退,随后是清军入关,剃发易服…清廷的种种酷烈举动,使得很多士人不肯与清廷合作,他们遁入山林,出家避世,成了前朝“遗民”。这些遗民大都铮铮铁骨,不过,也有例外。有这么一个和尚,是朱元璋后裔,郡王家庭出身,可他出家没几年,就又不甘寂寞,

  • 钟繇凭啥与书圣并称"钟王" :楷书奠基人和革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繇,书法,王羲之,

    当曹操与袁绍展开著名的“官渡之战”时,魏国重臣钟繇给曹军送去了两千匹战马,甚应其急,帮助曹操获得大战胜利。就是这位钟繇,在书法史上却是一位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的大书法家。他凭啥这么牛?那是因为他不仅善写汉魏时正统书体——篆书和隶书,而且他还是当时新书体——楷书的奠基人和革新者。他68岁时书写的《

  • 努尔哈赤力倡俭朴多次谢绝贡品:训诫子孙戒奢戒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教育,清朝,

    《清实录》和《满文老档》中,记录着努尔哈赤对儿孙讲这样的话:那些明朝、倭子、蒙古等大国几代人修善积德终成大业的故事,还有那些因为居心邪恶,重钱财、轻德行败亡的故事,你们应该多听多记才是,改掉恶习,保持善良,这才是修身的好办法。现在靠老天帮忙,咱们也算是富足了,一定不要奢靡。东西多了就公平地分给女真人

  • 北魏献文帝死亡之谜:与一位极品女人脱不了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献文帝,皇帝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权倾天下、“位极人女”的女性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的开阔胸襟与丰功伟绩,历代女性几乎无人望其项背,然而史书却没有留下这位“千古一后”的名字,仅称其为“冯氏”。献文帝即位一年,他的嫔妃就生下了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冯氏二

  • 刘裕的老婆是谁?草根皇帝刘裕一生挚爱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魏,刘裕,皇帝

    刘裕:出身:功曹(相当衙门人事部门文书)家境贫寒。他的祖上曾做过高官,因为西晋末年战乱从徐州南迁京口,身份无法证明,到刘裕父亲这只能某个功曹职业。刘裕是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4年)4月2日出生,刚出生妈妈就死了,父亲因无力抚养要抛弃他,后来父亲再婚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刘裕3岁回到父亲家,4岁时父亲

  • 朱元璋的反腐之路:女婿欧阳伦买卖茶叶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皇帝

    《明史·列传·九》记载:“安庆公主,宁国主母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欧阳伦。伦颇不法。洪武末,茶禁方严,数遣私人贩茶出境,所至绎骚,虽大吏不敢问。有家奴周保者尤横,辄呼有司科民车至数十辆。过河桥巡检司,擅捶辱司吏。吏不堪,以闻。帝大怒,赐伦死,保等皆伏诛”。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爱婿欧阳伦,当朝进士,官至都

  • 兰陵王高长恭悲情一生:系出名门功高震主饮鸩殒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澄,高长恭,高纬

    一面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多情王爷,一面是力破万军、驰骋沙场的勇猛将军。兰陵王高长恭一个原本淹没在浩如烟海史籍中的人物,近年来随着影视作品的播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那么真实中的兰陵王是否真如影视中的那么高贵、英俊、勇敢、多情吗?天潢贵胄系出名门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一名孝瓘,字长恭,渤海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