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兰陵王高长恭悲情一生:系出名门功高震主饮鸩殒命

兰陵王高长恭悲情一生:系出名门功高震主饮鸩殒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58 更新时间:2024/2/10 12:02:21

一面是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多情王爷,一面是力破万军、驰骋沙场的勇猛将军。兰陵王高长恭一个原本淹没在浩如烟海史籍中的人物,近年来随着影视作品的播出,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那么真实中的兰陵王是否真如影视中的那么高贵、英俊、勇敢、多情吗?

天潢贵胄系出名门

兰陵王高长恭本名高肃,一名孝瓘,字长恭,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是东魏权臣高欢(后被追封为北齐神武帝)的孙子高澄的第三子,可能因为母亲出身低微,所以被同年出生的河间王高孝琬(生母是高澄的正妻、东魏皇帝的胞妹元氏)排挤成第四子,这种现象在“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的时代经常出现。

不久扶植、掌握着东魏政权的祖父高欢病死,父亲高澄执掌朝廷大权,却在即将夺取东魏皇权时发生意外,被手下厨子刺杀而死。第二年(550年),高长恭的二叔高洋废除东魏,称帝建立北齐,追封高澄为文襄帝。就这样北齐的皇位没能在高长恭的兄弟们中传承,但天潢贵胄身份,使他无愧于一个王的封号。

丰神俊朗智勇双全

也许是遗传了父亲高澄“美姿容”的基因,成年后高长恭形貌俊朗,神采飞扬。由于长相过于俊美也带来了麻烦,那就是在战场上无法震慑敌军,所以高长恭每次上阵都会带着面具。但在这俊美的面容在狰狞的面具之下,却蕴含着一颗智慧、勇敢的心。

不论面对长弓力刃、善于骑射的突厥骑兵,还是屡兴战端、人数众多的北周大军,智勇双全的高长恭都能将他们全力击退,由于功勋卓著,在560年被正式封为这个伴随他至今的封号——兰陵郡王。四年后不甘心失败的北周调遣十万大军围攻北齐的洛阳,洛阳城水泄不通。千钧一发之际,高长恭率领500名骑兵冲入北周的军阵,一路冲杀,到达了被围困的金墉城下,兰陵王脱下面具,城中北齐军也杀出城外,里应外合最终大获全胜。因为这场战争,军中从此诞生了一部乐曲——《兰陵王入阵曲》!

此后,兰陵王高长恭又率领北齐军多次打败北周的进犯,先后被封为太保、大司马、巨鹿郡、长乐郡、乐平郡、高阳郡的郡公。此外兰陵王高长恭治军有方,事必躬亲,与将士同甘共苦,即使得到几枚瓜果也分与士兵,深得的将士们的爱戴。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厄运离他越来越近。

功高震主饮鸩殒命

洛阳之战后,北齐皇帝高纬,也就是高长恭的堂弟,曾问他说:“像这样冲进敌阵之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怎么办?”兰陵王回答说:“国事就是我的家事。在战场上,我不会想到这个。”而后主因为他说的“家事”,又听到士兵们经常吟唱的《兰陵王入阵曲》,就开始猜忌于他。

高长恭为躲避嫌疑,开始大肆收受贿赂,不断丑化自身之前的崇高形象,属下也劝他为避免留下话柄,马上托病辞职。但面对不断的战争,高长恭早已欲退不能,为此兰陵王每当生病之时,就拒绝进行治疗,但还是没能逃过最终的劫难。

573年皇帝高纬派遣御医徐之范赐予毒酒,悲愤异常的高长恭对爱妻郑氏说道:“我对国家如此忠心,哪里有辜负皇帝,而今要赐我毒酒?”妻子劝说他当面去跟皇帝解释,但高长恭早已明白皇帝是不会再见他的了,于是饮酒而亡。死前将所有欠他钱的借据全部烧掉,据说这有千里黄金之多。

皇室斗争自毁长城

兰陵王悲剧的结局根源在于北齐皇位的不正常传承统系以及高氏皇帝的癫狂变态,兰陵王的二叔高洋死后,堂兄弟高殷即位,不久就被他的六叔高演废除,此后皇位传到了他的九叔高湛之手,高湛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高纬,最终亡国。在每次的传位过程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高洋、高演的子孙先后遭到屠戮。高长恭作为最为正统的一脉,此前他的几位兄弟已经惨死在斗争中,而当他建立赫赫功勋后,自然也难逃厄运了。此前惨死的的二哥广宁王高孝珩曾说过,高氏子孙从高欢开时,没有一个人能活过四十岁,这是天命!那一年高长恭33岁左右。

在兰陵王高长恭的死后的第四年,即577年,北周大军全面入侵,没了兰陵王的北齐最终覆灭,后主高纬等北齐宗室数百人处死,史书上也没有留下高长恭的子嗣的记载。但1996年,考古人员在龙门石窟调查发现高长恭的孙子高元简在唐朝时为母亲修建的菩萨像龛,可见他的子孙一直繁衍生息着,也许在今天兰陵王的后辈们依然活跃在我们身边。

后记

兰陵王的墓碑于光绪二十年由磁州知州挖出,今立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南刘庄村东路口。碑首圭额镌阳文四行16篆字“齐故假黄钺太师太尉公兰陵忠武王碑”。碑阴圭额镌兰陵王高长恭五弟安德王高延宗的诗一首:

夜台长自寂,泉门无复明。

独有鱼山树,郁郁向西倾。

睹物令人感,目极使魂惊。

望碑遥堕泪,轼墓转伤情。

轩丘终见毁,千秋空建名。

标签: 高澄高长恭高纬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刘玄德:爱开玩笑、爱记仇 甚至睚眦必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简雍,刘璋,关羽

    三国时期的蜀汉皇帝刘备千百年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个不苟言笑、谨慎严肃、宽厚仁义的忠厚长者形象。例如在当阳长坂坡,面对汹汹而来的曹魏骑兵,他坚决不愿意抛弃跟随的十数万百姓。然而在真是的历史中,他其实也是一个爱开玩笑、爱记仇的普通人,甚至有时还会睚眦必报。真相一彼有其具话说刘备率军进入四川,占领成都后。

  • 周遇吉:镇守宁武关为大明王朝最后战死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周遇吉,李自成,崇祯帝

    1644年1月3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率50万大军北征。3月19日拂晓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覆灭。可谁也没有想到,从西安到北京几千里,一路上几乎没经历大规模的战斗。与大顺军展开最后一战的不是高城深池的北京城,也不是雄关险隘的居庸关,更不是北方重镇大同、宣府,而是在一个很多人都不太熟悉的

  • 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在用人上远比刘备大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

    庞永认为:“残暴之君在位,臣民颂他为救星;仁德之君在位,百姓视他为赘疣。”孟德斯鸠说:“那种历史记录读来乏味的国家是幸福的。”王学泰说:“统治者的招抚政策能使更多老百姓活下来,无论在当时老百姓来看,还是从当代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因为被招安的老百姓不必再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得一日之果腹;从

  •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何非要杀掉曾经让梨的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孔融,曹操,三国,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在演义中,曹操打算出师讨伐刘备,继而进攻东吴。孔融在朝堂上点破曹操的狼子野心。曹操一怒之下,拿孔融祭旗,随后率大军出征。这是虚构。历史上,没有曹操出征拿孔融祭旗这一说。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孔融的确是被曹操所害。曹操不仅杀了他,还将他的妻儿老小全部诛杀。孔融

  • 揭秘秦朝之:原来秦始皇是历史上的武术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朝,秦始皇

    历史上武力值高的人很多.不过呢,大家想必都忽视了一个真正的高手,秦王遇刺的过程相信就不用大家重复了.作为一个千挑万选出来的刺客,荆柯的武力值我想大家是不用怀疑的,起码要有超出常人的武功和敏捷.而且手持淬巨毒的划个小口就必死的匕首。那么,我们来看看刺杀的过程。第一幕:贴身近刺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

  • 史上作法自毙第一人:商鞅死在自己制定之恶法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商鞅

    商鞅是卫国公室之后嗣,源出姬姓,因而又被称为卫鞅。到了商鞅这一代,由所以旁系子孙,家庭现已败落了,流落到异国,给魏国相国公叔痤当食客。此人不甘心久处人下,少年时吃苦向学,史称其“好刑名之学”。——刑名之学,即是法家的学说,走的是李悝、吴起的路数,和后世“法治”辞附近而意相差甚远。中国古代的法家不以保

  • 解密:三国降将中为何只有于禁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降将,于禁,

    如果没有被曹操派去救援樊城,抵御关羽,于禁同志的一生堪称完美。关羽的“水淹七军”,彻底毁了号称为曹魏“五子良将”的于禁同志。晚节不保,是对于禁同志一生最好的注解。为什么要说晚节不保呢,因为水淹七军之前的于禁,战功卓著,威名远播,堪称三国一代名将。而有了水淹七军这一出之后,于禁的一生彻底暗淡,名誉、人

  • 让大唐畏惧三十年的吐蕃名将论钦陵 打败薛仁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薛仁贵,论钦陵

    提到吐蕃,人们最先想到可能是金庸小说中的吐蕃国师鸠摩智,历史上曾经入藏和亲的文成公主,以及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等人。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以及吐蕃偏居一隅,远离中原王朝,使得现代的人们对这个在神秘雪域上的帝国知之甚少。根据西藏传说,大约在前127年的时候,吐蕃各部迎立聂赤赞布为赞普(王),到唐太宗时期,松

  • 万夫难敌!历史上真实的瓦岗寨四大骠骑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历史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众多起义军中,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势力最为强大,他们麾下猛将如云,曾一度具备一统天下的潜力。617年李密成为瓦岗寨的首领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加入,实力大增。李密在军中挑选出的骁勇善战八千人,分左右卫,由四员骠骑猛将统领,称为“内军”。李密曾得意地言道:“

  • 气吞万里如虎:叱咤风云的南朝第一雄主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裕,南北朝

    1205年南宋权臣韩侂胄为提高自身威望,开始筹备北伐事宜。他一面重用主张抗金的辛弃疾、陆游等人,同时派人刺探金国情报,准备随时出兵。对此辛弃疾认为准备尚不充分,时机尚不成熟,写下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引用典故,希望北伐要像刘裕那样“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不要轻率而为,“赢得仓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