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开国大臣雍齿:刘邦为何不杀他反封他为候

汉朝开国大臣雍齿:刘邦为何不杀他反封他为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54 更新时间:2024/2/12 11:12:17

刘邦在当上皇帝后,对那些立下大功的将领们大开杀戒,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都被他除掉。但是有一个人,他曾经背叛刘邦,使刘邦差点被搞死,当时但是刘邦非但没有杀他反而封他为候,食邑两千五百户,在人口稀少的西汉初年,食邑两千五百户绝对是相当大的封赏。这个人是刘邦的老乡,名叫雍齿

公元前209年,刘邦反秦,雍齿一看大家都造反了,自己也想干,谁不想当老大啊?但这可不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下海潮,沛县这一带的螃蟹已经被刘邦吃了,连螃蟹屎都没剩下,只好跟着刘邦干,想着能分点残渣。公元前208年,刘邦让雍齿守丰邑。但是雍齿向来看不起刘邦,毕竟他出身豪强,刘邦以前只是一个亭长。在魏国人周巿﹙fu﹚的劝诱下,背叛了刘邦,投向魏国。刘邦大怒,率兵攻打丰邑,打了两次都没打下来。造成这种结果的解释有两个,要么是刘邦太没用,要么是雍齿太牛逼。

这时候魏国来攻打刘邦,这小子铁定玩完,刘邦只好去投奔项梁,项梁随后借兵给刘邦,这才打败雍齿。后来雍齿投奔赵国,最后才归降刘邦。公元前201年,刘邦封赏了二十多人,其余的人互相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刘邦经常看到一些将领常常做在沙地上讨论什么。刘邦问张良众人在讨论什么,张良说:“他们在谋划造反。”刘邦大惊,问张良是怎么回事,张良说:“陛下靠着这帮人取得了天下,但是你封赏的大多是亲近的人,杀的都是有仇恨的人。这些人即不能得到封赏,又害怕被杀,当然要谋划造反了。”刘邦忙问张良该怎么办,张良说:“陛下最恨谁,而且大家都还知道?”刘邦说:“当然是雍齿了,要不是他立功很大,我早就杀了他了。”张良说:“现在抓紧封雍齿为候,这样大家就不会为自己能否受封抱有疑惑了。”于是雍齿被封为什方候。

我想刘邦之所以不杀雍齿,是因为他虽然可恨但是对他造不成危害,杀掉他只会使众人心寒。而雍齿被封候,最大的获利者是刘邦,因为他的江山得到了稳固。

标签: 汉朝雍齿刘邦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一生逃跑:刘备接受衣带诏之后为何潜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备

    汉献帝被曹操挟制,为了除掉曹操,秘密发出了衣带诏,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之后为何潜逃?汉献帝被曹操挟制,为了除掉曹操,秘密发出了衣带诏,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本来以董承为首,已经聚集了六个人,完全可以动手了,可是马腾说,必须等到聚集了十个人再下手就好了。董承说,忠义之士

  • 宋仁宗因谏官一句话 将进献的美女全部遣散出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仁宗,宋朝

    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教育人不要拿谣言当真,否则就是愚人而非智者了。但对于宋朝谏官、御史等言官们来说,谣言如同杀手锏,他们一旦利用谣言来规谏皇帝、弹劾高官,常常不是皇帝认错,就是大臣遭贬,一次一个准。宋仁宗庆历年间,谏官王素听朝内外有人谣传说,武将王德用向皇帝进献了几个美女,竟然被宋仁宗“笑纳”。王

  • 由宫女而成皇后的杰出女性:汉孝文皇后窦猗房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窦漪房,汉代

    《美人心计》的热播,让“窦猗房”这个名字为大众知晓,剧集里林心如塑造的窦猗房温婉可人又不失坚毅,与汉文帝的爱情故事,赚足了观众的眼泪。那么,真实史实上的窦猗房,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孝文窦皇后(?—公元前135年),约高祖初年出生,清河郡观津县(今属河北省武邑县)人 。《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提到她

  • 唐敬宗李湛:一个被太监戴绿帽子而丧命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敬宗,李湛,唐朝

    唐敬宗是怎么死的?唐敬宗李湛,中唐时期皇帝,在位仅两年,登基之初不务正业,沉迷游乐,最终死于太监之手。太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在古代的皇宫里,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不过,这是一般情况,虽然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大部

  • 刘邦欲立刘如意当太子吕雉请出四个人让皇帝死心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邦,刘如意,吕雉,汉朝

    大汉开国后,刘邦曾经一度非常想让自己亲爱的女人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当太子,那刘邦的这个愿望为什么会落空呢?精明的吕雉很清楚,她和刘邦不仅不能同甘,也不能共苦,和刘邦早就已经没有什么夫妻情分了,两个人现在在一起倒像是两个政治角色的互相依赖,总统和国务卿或主席和总理的那种搭配。而对于已经快要接近半百的吕

  • 朱若极大明王室朱元璋后人 却对康熙顶礼膜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若极,康熙,清朝

    明清易代,是一场天崩地裂的大变局。短短一个月内,崇祯帝殉国,李自成败退,随后是清军入关,剃发易服…清廷的种种酷烈举动,使得很多士人不肯与清廷合作,他们遁入山林,出家避世,成了前朝“遗民”。这些遗民大都铮铮铁骨,不过,也有例外。有这么一个和尚,是朱元璋后裔,郡王家庭出身,可他出家没几年,就又不甘寂寞,

  • 钟繇凭啥与书圣并称"钟王" :楷书奠基人和革新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钟繇,书法,王羲之,

    当曹操与袁绍展开著名的“官渡之战”时,魏国重臣钟繇给曹军送去了两千匹战马,甚应其急,帮助曹操获得大战胜利。就是这位钟繇,在书法史上却是一位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的大书法家。他凭啥这么牛?那是因为他不仅善写汉魏时正统书体——篆书和隶书,而且他还是当时新书体——楷书的奠基人和革新者。他68岁时书写的《

  • 努尔哈赤力倡俭朴多次谢绝贡品:训诫子孙戒奢戒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教育,清朝,

    《清实录》和《满文老档》中,记录着努尔哈赤对儿孙讲这样的话:那些明朝、倭子、蒙古等大国几代人修善积德终成大业的故事,还有那些因为居心邪恶,重钱财、轻德行败亡的故事,你们应该多听多记才是,改掉恶习,保持善良,这才是修身的好办法。现在靠老天帮忙,咱们也算是富足了,一定不要奢靡。东西多了就公平地分给女真人

  • 北魏献文帝死亡之谜:与一位极品女人脱不了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献文帝,皇帝

    北魏文明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四位权倾天下、“位极人女”的女性之一,影响力甚至超越自身所处的时代,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奠定了重要基础。她的开阔胸襟与丰功伟绩,历代女性几乎无人望其项背,然而史书却没有留下这位“千古一后”的名字,仅称其为“冯氏”。献文帝即位一年,他的嫔妃就生下了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冯氏二

  • 刘裕的老婆是谁?草根皇帝刘裕一生挚爱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魏,刘裕,皇帝

    刘裕:出身:功曹(相当衙门人事部门文书)家境贫寒。他的祖上曾做过高官,因为西晋末年战乱从徐州南迁京口,身份无法证明,到刘裕父亲这只能某个功曹职业。刘裕是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4年)4月2日出生,刚出生妈妈就死了,父亲因无力抚养要抛弃他,后来父亲再婚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刘裕3岁回到父亲家,4岁时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