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女强人一多半都是山西人!你知道几个?

历史上的女强人一多半都是山西人!你知道几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244 更新时间:2024/1/13 0:08:59

中华上下八千年,一多半影响中国历史的优秀女人均出于山西!你知道几个?

有华夏女人文始祖女娲;有奔月之嫦娥,填海之精卫;有忠贞爱情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有中国四大美女之貂婵与杨贵妃;有汉武帝之皇后卫子夫、大隋开国皇 帝之独孤皇后、有唐高宗之王皇后;有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准皇帝慈禧;有唐朝的平阳、太平、文成、金城四大公主;有巾帼英雄佘太君与穆桂英;有中国共产党 最小女烈士刘胡兰;有当今国宝级的劳模申纪兰与郭凤莲。

下面,一起来慢慢看……

神话与传说篇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之活动场所系以上党为主的南太,为此太行山也叫“女娲山”、“皇母山”。有一代女娲葬于洪洞赵城,另一代女娲葬于风陵渡。

精卫,炎帝之女,又叫女娃,生活在长治,溺海而死后变为鸟,以长子县发鸠山之石填当时河北之海(海面上涨至太行山)。

嫦娥,(某一代)羿之妻。羿,系一官职之氏族长之名,非一人,存在几百年。羿射九乌,发生在长治屯留,是对图腾太阳的氏族的战争。

皇后与国母篇

娥皇、女英系舜帝之妻。帝对舜考察后将二女嫁于舜。尧建都临汾,舜建都于永济,禹建都于夏县,都在晋南。

卫子夫,临汾人,系汉武大帝之皇后。其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曾是抗击匈奴的汉之重将。卫皇后因遭巫蛊事变而自杀,武帝晚年常自悔!

娄昭君,大同人,北齐开国皇帝高欢之皇后,为北齐之外交让出正室,其子高洋即位后,封为太皇太后。

独狐伽罗,大隋开国隋文帝杨坚之皇后,大同人。其协杨坚得天下、治天下,与文帝并称“二圣”。大隋的政体、教育等重要领域之先河之创均被大唐沿承!

王皇后,祁县人,唐高宗李治的首位皇后,其助武媚入宫得宠后,反被武则天逼害至死,时年 28 岁。

李三娘,榆次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皇后。

美女篇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其中一半为山西人!

貂婵,忻州人,东汉末年重臣王允之义女,原叫任红昌,15岁入宫。其是实践美人计与连环计的当事人,为救东汉,让董卓与其义子吕布变成情敌,成为中国最早的女间谍。曹操败吕布后,将其赐于关羽,关放之,其再被曹擒后自尽。

杨玉环,运城永济人,原为唐玄宗儿子李瑁的王妃,因才华(音乐与舞蹈)橫溢,绝色天香,又被唐玄宗李隆基(曾任潞州驿驾)占有封妃,时为杨贵妃。唐玄宗虽领大唐进入盛世,但晚年却引来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杨被赐死,时年38岁。

皇帝与准皇帝篇

武则天, 文水人,原为唐太宗李世民之才人,后为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之皇后。其在高宗时,就与帝并称“二圣”;到唐中宗李显与唐睿宗李旦时实掌政权;在 690 年时直接称帝,国号周。在其治理期间,大唐持续繁荣,上接贞观,下接开元两大盛世,乃一代明君,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与大英帝国维多利亚、沙俄帝 国叶卡捷林娜,并称“世界三大女强人”。

山西还有两个准皇帝的女强人,一是贾南风,二是慈禧。

贾南风,襄汾人,为西晋惠帝司马衷之皇后,在其协助下,司马衷即位。之后,贾皇后实掌朝政,引起“八王之乱”,八王入宫废贾,赵王司马伦杀贾,从此中国陷入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

慈禧, 长治县人,原名王小慊, 4岁被卖后叫宋龄娥,12岁被再卖给潞安知府惠征,改名玉兰,收为养女。选秀入宫后,为清咸丰帝懿贵妃。咸丰后,其在同治帝、光绪帝期间垂帘听政。其在执 政期间,大清虽已落后世界列强很远,但仍能重用汉臣推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化工业先河;首推君主立宪,再推维新变法;平叛太平天国与白莲教,平定西北收复 新疆;敢于向世界列强日本,英法等开战,维护主权与朝、越藩属权;派人留学,废科举,办新学堂,下禁缠足令;真不愧是“老佛爷”!

公主篇

大唐盛世,几乎是山西人的创举,山西的帅哥美女真不含糊!

平阳公主,太原人,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之女,其率“娘子军”在关中打下地盘迎李渊入长安建唐;之后回山西老家为父镇守平定重关,时后称之关为“娘子关”。

太平公主,武则天之女儿,为唐史中最强势之公主,在其支持下推翻武则天,把持朝政多年,让其侄子李隆基吃尽苦头。唐玄宗执政实权后赐其死。

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都是唐李亲王之女,二人不同时期被远嫁吐蕃,即今之西藏。前者嫁松赞干布,后者被藏王赤德祖赞占有。二人对汉藏两地与两族的融合起了重要作用!

将帅篇

北宋时期经济与文化空前繁荣,但在军事上一直与众邻国处于守势,守势中看尽了山西的硬汉强女们忠烈与英勇。杨家将让后人家喻戶晓。

佘太君,实为折太君,名赛花,大同人,为杨业名将之妻,其辅佐杨家三代男人征辽,功不可磨!

穆桂英,山东女嫁给杨宗保。其带领杨家军北出抗辽大破天门阵,西征西夏议和,南击广西侬智高叛乱,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帅!

英雄篇

刘胡兰,文水人, 1947 年英勇牺牲,是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被毛泽东评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第二伟大的皇帝:隋文帝的历史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文帝,古代皇帝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从乱世中统一的皇帝,无非两个,一个秦始皇嬴政,一个隋文帝杨坚。而且史上普遍是打江山的不会治江山,后来治江山的明君又不是打江山的。但是杨坚就都占了。开皇之治把基础打得多么牢靠,直接带来后世唐朝的辉煌。公元581年3月4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著名的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著名,儒将

    所谓儒将,盖指出身读书人并具有儒雅风度的将帅。一部中国古代战史,正可谓武将如云,而儒将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而能挤身十大之列的,除出身文人、风度儒雅这两条基本条件外,还须胸有韬略(最好有军事理论著作传世)腹有文墨(棋琴书画诗词歌赋俱通)战绩卓著。但诸如曹操,诸葛亮等人,因其本身已经远远超过了所谓的将

  • 中国古代历史上高富帅:周武王姬发的首席乱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武王,高富帅,古代

    你每天都可能遇见的伟人,就是孔夫子常念叨的周朝开国名臣周公旦。只要你会做梦,就会遇到他,天天做梦就天天见。他当然是圣品人物,儒家孔圣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后世儒生尊其为“元圣”。王族出身自然是很富啰,还很尊贵。但是荀夫子很削我面子,他批斗世人迷信看相的风气时说周公是个矮子,而且长得像折断的枯树——“文

  • 天津教案中无辜获罪的张光藻:张光藻为何无辜获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津教案,张光藻,清朝

    天津教案,俗称“火烧望海楼”,是一次天津人民反对外国传教士的斗争。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法国天主教士在天津望海楼设立教堂,诱人入教,强占民地,激起民愤。同治九年(1870年)春,发生迷失幼孩之事,而拐犯的供词又牵涉到教堂。同时,群众多次发现教堂有人在黑夜抬小棺埋于义冢,一次

  • 清朝开国十大功臣排行:揭秘大清开国十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开国十大功臣,清朝,鳌拜,多尔衮

    NO.1 额亦都世居长白山英锷峪,姓钮祜禄氏,隶满洲镶黄旗。为清开国五大功臣之一(五大功臣即何和礼、额亦都、费英东、安费扬古和扈尔汉)。康熙重臣遏必隆父亲,孝昭仁皇后祖父。公元1580年(明万历八年)努尔哈赤路过嘉木瑚寨,小住穆通阿家,与额亦都谈得十分投机。额亦都欣赏努尔哈赤的领袖气度,告诉姑姑要跟

  • 明孝宗朱佑樘: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完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佑樘,一夫一妻,明君,

    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涌现出很多有作为的皇帝,有的皇帝被称为完美皇帝,其实人无完人,完美也只是某种意义上的说法。明朝有所作为的皇帝不多,但,明孝宗朱佑樘可以说是明朝的一位完美皇帝,他使明朝中兴且称为盛世,后世称之为“弘治中兴”。当然他还有一个标签,就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明孝宗朱佑樘

  • 明末历史解密:努尔哈赤因何决心起兵推翻明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努尔哈赤,后金,七大恨,

    清太祖努尔哈赤生于1559年,即明朝嘉靖三十八年。那时明朝建立了近二百年,经历过辉煌也巩固了政权,但在1644年却被努尔哈赤创建的大清所取代,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努尔哈赤下决心推翻明朝的呢?努尔哈赤,满族人,满族的前身是女真,在明朝时女真分为四个分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努尔哈赤

  • 唐朝历史上职业差评师:崔涯诗评青楼和妓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青楼,妓女

    职业差评师,是因网上评点隐藏商机而催生的新兴职业,据说月收入可达数万元。然而,在读史过程中,我却发现,这种职业在唐朝的时候已经有了。唐朝有个叫崔涯的人,诗写得不错,因而在扬州一带小有名气。崔涯这个人,生性放荡,喜欢流连于花街柳巷,被时人称作“青楼达人”。因为他对各家青楼都熟悉,所以在平日聚会时,经常

  • 将相和释义解:可以看出乎廉颇当将军是尚且年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廉颇负荆请罪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凡有负荆请罪的图画,画面的廉颇必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中学语文课本教师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课本的插图也将廉颇画得白胡子老长。然而,考之历史,这个时候的廉颇应该是一个青年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攻取齐

  • 汉高祖刘邦的另一面:非文盲而且善于作诗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邦,大风歌,吕雉,

    唐朝有个叫章碣的人,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焚书坑》,诗曰:"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就是因为这"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不读书才能干大事,或是读书人干不成大事的有力论据。刘邦与项羽到底读没读过书,到底是读了多少书,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所学专业是什么,这些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