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有哪些人追随过刘备后又转投曹操?

三国时期有哪些人追随过刘备后又转投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29 更新时间:2024/2/12 9:42:30

在三国乱世中出现了不少的易主之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曾对光武帝刘秀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汉末三国是一个乱世,乱世之中人才是最难得,有这么几位英杰之士,一开始跟随刘备,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归属于曹操阵营,实在是刘备的损失!

01

徐庶

一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大家第一反应就会想到《三国演义》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建安六年(201年),刘备被曹操击败而南下依附刘表,刘表让刘备于新野驻扎抵御曹操。徐庶以刘备是汉室皇亲,而且信义著于四海,前往投奔,刘备见徐庶后,非常器重他。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接领荆州,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曹操。时徐庶与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获,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延康元年(220年),徐庶以徐福之名列入曹丕的劝进表黄初四年(223年),徐庶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几年后,徐庶病死,有碑存于彭城。

02

陈登

陈登,字元龙,徐州下邳人,陶谦的下属,后来曹操任命他为广陵太守、伏波将军,然而天妒英才,他三十九就过世了。陈登文武双全,才智过人,被陶谦举为典农校尉,主管徐州的农业生产,担任广陵太守时,大破江东孙氏的进攻。

刘备和陈登可谓是英雄惺惺相惜,史书记载品评天下人物:“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陈群的父亲)兄弟;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华歆);清脩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名士赵昱);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孔融);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刘备)。”

当然刘备对陈登的评价也是非常的高,后来刘备转战到荆州,与刘表、许汜谈论陈登,许汜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太严重了!”刘备对许汜的言论深表不满,刘备深情地说:“像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陈登仰慕刘备的雄才大略,刘备第一次入主徐州,主要就是靠糜竺、陈登等人的拥戴,吕布偷袭徐州时,伪降吕布,暗中联合实力派曹操,消灭吕布,后来刘备第二次领导徐州,陈登也是力挺刘备,不过刘备终究没有抵挡曹操的进攻,陈登再次投降曹操。

03

陈群

陈群曾跟过刘备?是不是有点吃惊,但事实的确如此。陈群,字长文,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祖父陈寔、父亲陈纪都是东汉末年的名士,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兴平元年(194年),刘备时为豫州刺史

,以陈群为别驾。当时,徐州牧陶谦病死,徐州以举州迎刘备继领,刘备正欲前往,陈群便跟刘备说:“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现在就东进徐州,一定会与袁术发生争斗。要是吕布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时即使将军得了徐州,事情也一定不会有圆满的结局。”

刘备不听,执意东进徐州,与袁术争战。结果吕布果然兵袭下邳,又遣兵往助袁术,最终大破刘备军,刘备这时候才悔恨当初没听陈群的劝告。不久之后,陈群被举为茂才,为柘令,陈群没有去上任,和父亲陈纪去了徐州避难,曹操消灭吕布之后,征召他为司空西曹掾属,成为曹魏的大臣。

04

田豫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官至太中大夫,享年八十一岁,是曹魏少有的高寿将领。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田豫很有才能,是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第一名将,《三国志》中,将田豫与满宠、牵招、郭淮同列一传,除此之外,陈寿还认为“豫位止小州,招终於郡守,未尽其用也”,田豫终于小州,没有得到重用。

那田豫和刘备有什么关系呢?刘备最早投奔公孙瓒时,年纪尚小的田豫把自己托付给刘备,后来跟随刘备一同援救徐州,后刘备为豫州刺史,田豫因为母亲年老而返回家乡,临别之时,刘备哭着说:“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相信大家都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见刘备对田豫这位小兄弟的器重。

田豫回到幽州后,先跟从公孙瓒抵御袁绍,公孙瓒败亡后,归附鲜于辅。曹操平定北方,田豫劝说鲜于辅归顺曹操,此后田豫一直在曹魏兢兢业业作出了很大的功绩。如果田豫一直跟随刘备,恐怕更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和五虎将相并列也是有可能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陈登、陈群、田豫、徐庶等英杰之士,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刘备,实在是刘备的损失,但他们在曹操麾下,也做出了一番事业,无愧于一生的奋斗。

标签: 徐庶三国

更多文章

  • 盘点死在曹操手里的人 哪些是作死和被冤枉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三国

    还不知道:曹操杀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被曹操杀害的人,哪些该杀,哪些不该杀,哪些是自己作死的?看三国演义,我们知道作者有一个论调,即褒刘贬曹。话说无风不起浪,即使世人有意贬低曹操,如果曹操行着正走着直,大家也无话可说,恰恰是曹操的所作所为,给了大家贬低他

  • 刘邦临死前都提到过哪些人?为何会主动说起是周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汉太祖高皇帝,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刘邦托孤的时候,他所提到的人中,有一个人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样。这个人,吕后似乎在刻意回避,而刘邦却直接重点提了出来。那么,吕后和刘邦唱的是哪一出呢?关于这件事,《史记》中是这样描写的——已而吕后问:

  • 福康安和乾隆是什么关系 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福康安,乾隆

    对福康安和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福康安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去年有一部比较火的宫斗电视剧《延禧攻略》,其中有一个桥段,就是乾隆皇帝在富察家喝多了,结果把富察傅恒的老婆给睡了,后来傅恒老婆就有了,生下的娃取名福康安。所以,有了这样的电视剧作为先导,福康安

  • 刘表占领荆襄九郡都能好好经营 刘备入川后为何做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荆州

    刘备为何非要入蜀,为何不像刘表一样占领荆襄九郡,好好经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的第一句话(除了后人编辑时加上的杨慎的《临江仙》之外),也是对三国形势的总论。同时,它也是对中国历史形势的总论。

  • 李从誧:南唐元宗李璟第九子,性格倜傥,善于书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唐,李从誧

    李从誧,本名李从谦,字可大,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南唐元宗李璟第九子,后主李煜同母弟。风采峭整,动有规诲。喜为律诗,封吉王,后降封鄂国公,历知随、复、成三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李从谦(后改名李从誧)墓志记载他是“宪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后,南

  • 曹操抓到马超老婆后 曹操为何没有直接占为己有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马超,妻子

    还不知道:曹操和马超妻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俘获马超妻子后,为何没占为己有却送给别人?“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自古以来,英雄都爱美人。而这一首《爱江山更爱美人》,更是把英雄偏爱美色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 祸从口出的明悼毛皇后,因为一句话被魏明帝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悼毛皇后,曹魏

    古代封建社会倡导“男尊女卑”,女子的地位低下,皇后虽贵为国母,但也是女子之身,她们的命运全都掌握在皇帝手中。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因为一句抱怨的话而惹来杀身之祸,她就是魏明帝曹叡的第一任皇后——明悼毛皇后。根据史料记载,毛氏是河内郡人,她的出身不高,但凭借出众的长相被选入曹叡府中。曹叡当时还是平原王

  • 曹羲:三国时期曹魏学者,曾进行《论语集解》的编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羲,曹魏

    曹羲(?-249年),字昭叔,曹真之子,曹爽之弟,三国时期曹魏学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爽掌权后,受封中领军,掌握禁兵,封安乡侯。曹爽及诸兄弟轻视司马懿,恣意妄为,经常外出狩猎,曹羲屡次劝谏,不被采纳。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被夷三族。为人有学识,明

  • 夏侯尚: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爱妾被杀后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夏侯尚,曹魏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平定冀州,以为军司马、五官将文学,迁黄门侍郎,随曹彰远征乌桓,得胜归来。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好,以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

  • 太史慈投降孙权之后 太史慈为何就“销声匿迹”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孙权,太史慈

    对太史慈和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威名赫赫的太史慈,在投降孙策后,怎么突然就“销声匿迹”了?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此排名虽说是民间杜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国名将在读者心中的受欢迎程度。东吴名将太史慈既然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