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子牙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

姜子牙为何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677 更新时间:2023/12/23 4:45:28

导读: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我们最为熟悉的要属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了。据说他钓鱼不用鱼钩,只等那些心甘情愿的鱼。真是奇人有奇怪的癖好。那究竟为什么这样一位老者会被世人奉为护佑神灵呢?他有怎样的事迹。

姜子牙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了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吕尚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他的抱负仍然未能实现。

网络配图

吕尚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被世人尊为“百家宗师”,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吕尚是谁?吕尚,生卒不详,姜姓,吕氏,名尚,字牙,尊称子牙,号太公望,周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东海(今山东日照市)人。人们通俗叫法称其为“姜太公”。大器晚成的百家宗师吕尚。吕尚是朝代交替时期的一个关键人物。有关他的享年,从八九十岁到一百三四十岁,什么说法都有。究其原因,除了文献记载的有限,更重要的还是缺少一个可供参照的年表。

在《说苑?指武》篇里,还有细节的记载:“文王曰:‘吾欲用兵,谁可伐?密须氏疑于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义。’太公望曰:‘臣闻之,先王伐枉不伐顺,伐险不伐易,伐过不伐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须氏,灭之也。”说到此,初步的结论已经有了:即太公到文王那里任职时,最大的可能应是公元前1056年。这年他是72岁,姜太公应生于公元前的1127-1128年。太公的卒年,相关的史料主要也是两种。一是《史记?齐太公世家》里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二是《古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今本竹书纪年》记有“周康王六年,齐太公薨”。不难看到,司马迁的说法是“盖”字当头,无从追索。

吕尚的祖先在舜时当过一方的部落酋长。曾协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姓。夏以后,吕姓子孙繁衍分化,吕尚家已很贫穷了。吕尚是一位很有才能、很有抱负的人。但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他怀才不遇,为了生计,他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街头开店卖酒。光阴似箭,吕尚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而他的抱负仍然未能实现。

网络配图

于是,姜太公钓鱼引出了一段佳话——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也由此而来。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

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姜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其效力。大器晚成的百家宗师吕尚。

吕尚做了文王的谋士,官封太师。吕尚治理齐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临海的自然条件开发鱼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周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他不仅是西周的功臣,而且是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网络配图

到了明代,许仲琳便以神化的手法,编著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领导,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了人们驱邪扶正的偶像。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能冠军,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个“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太公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自古贤人总是有很多称号,因为其不朽的功绩,神话般的传说,所以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渐渐神化。姜子牙就是这样的一个代表,因为帮助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加之那些神话传说,所以被人们奉为护佑神灵。

标签: 姜子牙

更多文章

  • 龙袍的历史:皇帝独享龙袍起源于明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帝

    导读:龙袍——中国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国龙文化的促成部分。其实,龙袍作为皇帝的着装,历史并不是太长。那么,古代皇帝的龙袍起源于什么时候呢?中国人说到龙,除了丰富多彩的龙民俗外,还会谈到一种特殊的服饰——龙袍。其实,龙袍指定作为皇帝的正装,历史并不太长,源于600年前的明朝。网络配图此“龙袍”非彼龙袍东

  • 盘点:历史上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君王

    导读:历史上总是有那些奇怪的君王,他们不像常人那样喜欢江山,偏偏喜欢上了其他的东西。有的喜爱木工,当然更多的还是喜欢美女。但是到了爱江山不爱美人的程度,也真是世间少有。网络配图刘询和许平君汉宣帝刘询本是没落的皇族后裔,因为皇室空虚,被大将军霍光接入宫中即位。终霍光之生,刘询对他都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

  • 为秦始皇殉葬的美女是用什么手段处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

    据文献记载推测,中国历史上殉葬美女最的帝王,是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在为其老子处理后事时,是如何处决秦始皇生前众多嫔妃的?这在史书上没有交代,成了一个历史谜团,但推测就是坑杀。《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

  • 秦始皇也好男色吗?秦始皇为什么到死都没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均立后。以母仪天下,立后制与储君制相互表里,皇帝管理朝政,皇后管理内宫,相辅相成。战国时期的秦国在秦孝公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便已制度化,后来各种国家制度日臻完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是全面建立了各种制度,并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秦始皇自己却终生没有立皇

  • 李世民明知武则天威胁社稷为什么就是不杀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

    抛开现代思维的诸多因素不讲,单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武则天绝对算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争议的焦点则是,女人干政,窃取李唐天下。而恰恰是这一壮举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问和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李世民对武则天的野心没有察觉,如果他察觉到了为何不将她除掉呢?网络配图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武则天太优秀了,从而

  • “二把手”的鼻祖:萧何忍辱负重一生方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萧何

    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也有过一些波折,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翻遍二十五史,一同打江山的副手大多是白忙活,最后不但没有好处,就连

  • 张良的世孙张鲁为何会与曹操结为姻亲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张鲁

    张鲁,东汉末年沛国丰县人,历史上一直传说,张鲁是西汉时期张良的世孙,也是天师道教主张陵的孙子。说到了张陵,这可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米贼”,创造了著名的五斗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师道。而作为张陵孙子的张鲁,自然也从爷爷那里继承了五斗米道教,成为五斗米道教的教主。在历史上,

  • 他是最成功的皇帝!却患有不孕不育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不逊唐宗宋祖甚至康熙的大帝,也是谜团多、做事多、争议多的人物。网络配图1405年7月11日,在明成祖朱棣的指派下,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航海壮举,这成为最为后世瞩目的大事。但至今,史界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宣扬明朝国威,有人说是扩展海外贸易,有人

  • 女皇武则天:一生多用小人为何从不为小人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既空前、又绝后的女皇帝。从秦代开始实行皇帝制度以来,皇帝的宝座就只传男,不传女,所以历代都没有女皇帝,唯一的例外是武则天。网络配图武则天是个权力狂。不仅在当时她一定要登上权力的顶峰,还想改朝换代,传之后世。所以诛锄异己,陷害无辜,为必不可少之举措。这种事情,君子贤臣是不肯干的,还是

  • 隋文帝杨坚统治时被后人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杨坚

    杨坚为中华民族大一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公元581年从少数民族手里夺得了政权,创立了隋朝政权,结束了汉族几百年被异族统治的局面。他把年号设为开皇,重新建立汉族政权,勤政爱民,以身作则,他所统治的时代被历史学者称为开皇之治。治,代表朝代兴旺,表示明君之治。历史上成为治的君主并不多,隋文帝用他睿智,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