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良的世孙张鲁为何会与曹操结为姻亲关系?

张良的世孙张鲁为何会与曹操结为姻亲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23 5:08:37

张鲁,东汉末年沛国丰县人,历史上一直传说,张鲁是西汉时期张良的世孙,也是天师道教主张陵的孙子。说到了张陵,这可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米贼”,创造了著名的五斗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师道。而作为张陵孙子的张鲁,自然也从爷爷那里继承了五斗米道教,成为五斗米道教的教主。

在历史上,张鲁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在传播五斗米教的过程中做出的一系列举措。作为五斗米教的第三代教主,他以五斗米教为依托来扩大自己的权利,让自己顺利跻身割据一地的军阀行列,并且自称“师君”。

当时的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在战争连天的年代,张鲁究竟会怎样选择自己接下来的道路。当然,结果也不出人意料,在战争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张鲁选择了依附更大的军阀,来为自己寻求保护,因此,他在占据汉中三十几年以后,选择了投靠曹操

也正是因为张鲁选择了投靠曹操,在张鲁晚年的时候,几乎没有受到战乱的干扰。它在曹操那里,被奉为镇南将军,封为王侯,也获得了豪宅和享用不尽的美食。很多人对张鲁的选择嗤之以鼻,但是张鲁作为教主,确实在向社会底层人士传播五斗米教的过程中,付出了不少努力,让五斗米教在战乱的年代里,不仅仅得以保存,还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张鲁在北

张鲁在北意思就是张鲁在东汉末年占据了汉中的北面,张鲁治理汉中采用了宽松惠民的政策,所以那里的人们生活得较为富足。

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群雄乱起、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安稳,但是汉中地区较为安宁。所以很多的人为了避难而逃到了汉中地区,像关西的子民就有许多搬迁到汉中地区。当时,张鲁传播五斗米教,只需五斗米就能加入到这个组织当中。加之,张鲁有很多少数民族将领的支持。所以张鲁的信徒众多,在那个时期,张鲁在汉中形成了较有势力的割据力量。

因为曹操无力顾及、管辖汉中地区,便派张鲁管治汉中地区。张鲁管理汉中地区大概有30年后,曹操率领十万大军西征,打算去攻打汉中,取得自己的占有权,占领汉中地区。而张鲁的弟弟张卫带领着数万的兵力进行抵抗,坚守在阳平关。但是始终寡不敌众,最终被曹操攻破了。张鲁后来便退到了巴中地区,后来投降于曹操,因为曹操看张鲁投降意愿较为真诚,便给他封号镇南将军。在张鲁投降于曹操的时候,众多的教徒便迁徙到了北方,所以在后期,五斗米道教的思想在北方及中原地区都有所传播。

其实,张鲁是有管理才能的,正因为他的治理有方,才能使汉中地区的人们生活富足,百姓安居乐业。同时,他又有真才实学,才会有如此多的信徒跟随着他。

张鲁怎么死的

关于张鲁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张鲁是被曹操害死的,因为在张鲁带领五斗米教徒归于曹操麾下后,没多久张鲁就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张鲁是五斗米道的天师,东汉末年张鲁管治汉中地区。他管治了汉中30年后,曹操率兵夺取汉中。当时,张鲁的弟弟张卫和张鲁的武将杨任杨昂一起坚守阳平关。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事。一次曹操手下的两个大将指挥战争,但是在夜里杨任乘曹军不备,偷袭曹军的阵营并取得了胜利。后来曹操便亲自带兵上阵,曹操利用当地的地形及天气变化情况,将杨昂引入他的圈套里,最终杨昂被曹操的手下杀死了。杨任逃回汉中向张鲁禀告了这些情况,后来曹操攻打阳平关的时候,杨任主动请缨上阵,但是他仍然败在曹操的手下。

后来张鲁便投降于曹操,因张鲁的投降之意很真诚,所以曹操对他的行为赞赏有加,封他为镇南将军。曹操将张鲁的家人以及他的谋士阎圃带回了邺城并以礼相待,曹操还封了张鲁的五个儿子及谋士阎圃为侯,同时曹操还与张鲁联姻,让自己的儿子迎娶了张鲁的女儿。

可不久张鲁就死了,张鲁死后被葬在邺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临漳。不过也有人认为张鲁是自然死亡的,因为张鲁投降于曹操是很真诚的,同时曹操又封了张鲁的五个儿子为侯,对他们全家一直是以礼相待,还有张鲁的儿子张富一直都被曹操重用,所以说曹操害死张鲁也没有依据可言。

标签: 张鲁

更多文章

  • 他是最成功的皇帝!却患有不孕不育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不逊唐宗宋祖甚至康熙的大帝,也是谜团多、做事多、争议多的人物。网络配图1405年7月11日,在明成祖朱棣的指派下,三保太监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航海壮举,这成为最为后世瞩目的大事。但至今,史界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宣扬明朝国威,有人说是扩展海外贸易,有人

  • 女皇武则天:一生多用小人为何从不为小人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既空前、又绝后的女皇帝。从秦代开始实行皇帝制度以来,皇帝的宝座就只传男,不传女,所以历代都没有女皇帝,唯一的例外是武则天。网络配图武则天是个权力狂。不仅在当时她一定要登上权力的顶峰,还想改朝换代,传之后世。所以诛锄异己,陷害无辜,为必不可少之举措。这种事情,君子贤臣是不肯干的,还是

  • 隋文帝杨坚统治时被后人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文帝杨坚

    杨坚为中华民族大一统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公元581年从少数民族手里夺得了政权,创立了隋朝政权,结束了汉族几百年被异族统治的局面。他把年号设为开皇,重新建立汉族政权,勤政爱民,以身作则,他所统治的时代被历史学者称为开皇之治。治,代表朝代兴旺,表示明君之治。历史上成为治的君主并不多,隋文帝用他睿智,英明

  • 白居易做官廉洁奉公 离任时将多数薪俸留官府仓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白居易做官廉洁奉公

    提起唐代的白居易,很多人对这位大诗人的《琵琶行》、《长恨歌》、《新乐府》、《秦中吟》等诗歌代表作铭记在心,但并不知道他曾经是一位廉洁奉公、公而忘私的清官。网络配图 他在杭州任刺史三年,离任时,把自己的大部分薪俸都留在官府仓库。离任后他写了一首诗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三年为刺史,饮冰(为国担忧)复食檗(

  • 走投无路的反抗: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代表作《史记》中有一篇文章叫做《陈涉世家》。讲的就是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历史故事。我们可能知道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世家指的是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陈胜作为农民被列入世家,可见司马迁是对他非常肯定和推崇的。那么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是怎样的呢?秦始皇想长生不死,于是派

  • 巨贪和珅凭借什么"反腐"高招赢得乾隆帝赏识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和珅

    三月,和珅、喀凝阿到云南。和珅选择李侍尧的“家人”(古时称仆人为“家人”)张永受作为李侍尧案的突破口,刑讯张永受,他终于开口说话,交代了李侍尧以下罪状:借办贡品和派人回京城修房屋之名,向下属勒索银两;将珍珠卖给下属,收取银两后,又索回珍珠等等,勒索下属银两共计3万余两。李侍尧被革职拿问,由和珅将其解

  • 揭秘鸿门宴上项伯为何要出卖项羽救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务。每当谈到这段旧事时,项伯老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以是云云,是由于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动静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上掩护了刘邦。身为楚国重臣、项羽叔父的项伯,为什么要在大战前夜

  • 建文帝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为何也能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明洪武三十一年继皇帝位,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但是朱允文并不是朱元璋的儿子,那么朱允炆

  • 揭秘:唐太宗与康熙皇帝为何贬低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

    从古至今,修筑长城,端赖“举国体制”。“夫以之强,带甲四十万,不能窥河西,乃筑长城以分之。”(桓谭《新论》)“可变资本”四十万,“不变资本”有多少?秦代以后,汉、隋及其间的北魏、北齐、北周等朝,都有兴建,逮至明代,又一次创造了修筑长城之高潮,存留于世的就是明长城。“举国体制”往往与专制政体相联系。以

  • 明朝名臣张居正轶事:曾经感谢让他“落榜”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

    张居正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平民,从秀才、举人、一直到进士,最终位极人臣官至内阁大学士。网络配图张居正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赋。有一天,他的堂叔正在读《孟子》,才两岁的张居正在旁好奇地看着,堂叔就和他开玩笑:“孩子,都说你聪明伶俐,不过你要认识‘王曰’二字才算本领。”过了几天,堂叔读书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