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

为什么说明成祖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30 更新时间:2024/1/18 18:50:06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

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积月累,成为朱允炆登基后的巨大阻碍,其中燕王朱棣的力量一直是朱允炆的心头之患。

建文帝朱允炆毫不手软地向他的叔叔们举起了屠刀,几位势力较小的藩王先后被削,被贬庶人。与此同时,朱允炆和亲信大臣密谋逮捕燕王朱棣。采取逮捕行动的张信是朱棣的旧部,将消息偷传与朱棣。

朱棣得知,装疯以自保,并训练死士,积聚力量,准备反攻。1399年,朱棣起兵反抗,打着“诛齐黄,清君侧,靖国难”的口号,攻占金陵,而朱允炆也在皇宫大火中不知所踪。朱棣即位,江山易主。

建文帝书生气十足,毫无治国经验,并不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相反,朱棣有勇有谋,与明太祖朱元璋颇像。《奉天靖难记》中记载,太祖谓“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朱元璋一直对朱棣寄予厚望。朱棣在看到侄子朱允炆登基后,心有不甘,一直隐忍,在封地培植自己的力量,等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机会。总而言之,朱棣造反,就是为了自己登上皇位。

朱棣是个好皇帝吗

在史学界,朱棣是位有争议的皇帝。他的皇位有违祖制,引起了不少非议。1399年,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打倒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江山易主。朱棣自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朱允炆书生气十足,软弱无能。相比之下,朱棣有勇有谋,更具备一国之君的才能。

放观朱棣在位的22年里,他的功是大于过的。

朱棣在明朝的外交、文化、政治、经济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支持郑和下西洋,与海外诸国来往密切,明朝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弘扬了国威,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此可见,朱棣具有开阔的眼界和大国君王的风度。

朱棣被后人更为知晓的称号是“永乐大帝”。他笼络了一批知识分子,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部涉及经、史、子、集、医学、工技、农艺等各方面内容的百科全书,比《大英百科全书》早了三百余年,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

朱棣在位之初是在金陵。但是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巩固统一局面,朱棣将都城从金陵迁到了北京,奠定了北京在此后五百多年里首都的地位。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朱棣在对边疆管理上,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女真地区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在贵州设立了布政使司,亲自北征,巩固北部边防。在统治期间,朱棣甚至还加强了新疆地区的控制。

朱棣在位期间勤政务实,功绩显赫。他的雄才大略,继往开来,为明朝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为什么说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

朱棣统治下的永乐盛世是中国封建统治的辉煌时期,朱棣在这一时期将中国建造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政治、军事、文化力量都达到了顶峰,外交方面也是硕果累累,可以说永乐盛世对明朝乃至整个中国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永乐盛世中国国力雄厚,但后世对永乐盛世仍有很多负面的评价,为什么说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呢?

首先从朱棣本人来回答为什么说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朱棣是军人出身,他对建造军队、征战都特别感兴趣,战场上他战功累累,战场之下他行事果断,但未免过于严苛。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先后诛杀宫人、女官无数,杀掉了建文帝三兄弟,对于那些反抗自己的大臣,朱棣都采用了一些非常残暴的手段将其和其家人虐杀,虽然这一说法还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朱棣的统治确实是有残暴成分在里面的,但也是他这样残暴的统治带来了永乐盛世,让一批认真听他话的人做官做事,让他的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为什么说朱棣的永乐盛世是残暴换来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对人民的苛政杂税。永乐盛世期间,朱棣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扩充边疆需要庞大的军队,就需要从人民那里征收很多徭役,百姓苦不堪言,可以说这庞大的帝国就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民间起义不断,但统治者完全不顾人民疾苦。

标签: 明成祖朱棣

更多文章

  • 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 还被康熙当成了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齐桓公

    令康熙皇帝掉泪的一位英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齐桓公,他悲惨的暮年,令康熙有同病相怜之感。当时,诸位皇子贝勒,正在明争暗斗,对皇帝宝座虎视耽耽。年老体衰的康熙担心自己成为“齐桓公第二”。齐桓公,曾是春秋时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这种威望和实力绝不是吹牛骗来的,谋臣管仲是

  • 白莲教领袖唐赛儿做尼姑是为了躲避朝廷追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莲教领袖唐赛儿

    唐赛儿是白莲教起义军中相对出名的一支,因其她是女性领导人才更具有传奇色彩。关于唐赛儿结局的说法中,有一项就是藏身尼姑庵。那么唐赛儿究竟是不是尼姑呢?她为什么要藏身尼姑庵?白莲教发源于宋朝时期,到明朝时期已经是支派林立,白莲教自创立时期就有两种极端色彩,向善,即引导民众向善;叛逆,即成为教众想改变社会

  • 太监也有老婆:魏忠贤曾与他人共用一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魏忠贤

    客氏之所以要力挺魏忠贤,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俩是“两口子”,伴侣关系。在古代宫廷中,太监和宫女长期不能过正常家庭生活,生理和心理不免失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流行一种“对食”关系。从字面上看,是男女合伙吃饭的意思,实际就是临时夫妻。两人虽不能真的“那个”,但意思意思也聊胜于无。网络配图早在汉代,

  • 历史上专爱偷大臣家的东西的著名小偷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桓帝刘志

    汉朝时,大将军梁益暗杀了皇上刘缵,保荐了15岁的刘志当了皇上,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做了皇后,梁又让刘志下诏将他的两个弟弟都封了列侯。梁益垂帘听政独霸朝纲,满朝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在心上,却敢怒而不敢言。刘志当上皇帝后号称汉桓帝,虽为九五之尊,却整天贪玩,还染上一个手脚不干净的毛病,专爱偷大臣家的东

  • 堂堂一个皇帝死后头颅竟被人做成了酒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理宗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一言不合就施以杀手的事情简直是司空见惯,前一秒还跟你勾肩搭背,下一秒就可以给你按个欺君枉上的罪名,没株连你九族算你好福气。相比于西方帝王受到教会的制约不同,在我国天子是高于一切的,他说的说的话就是规矩,所谓君无戏言,只

  • 唐太宗宋太宗都是弑兄上位为何后人评价差异如此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唐太宗、宋太宗都是弑兄上位,为什么对他们的历史评价截然不同?两人的上位都名不正言不顺,只是唐太宗逆取而顺守之,又大略雄才,在历史上开创了贞观之治,登顶的手段自然大家都不在乎了;赵二要是能北灭契丹(李世民征服东突厥),西剿党项(李世民灭吐谷浑),甚至再拿下河西进驻西域,那.....名声只会比李世民更响

  • 秦始皇不停开疆拓土的背后:竟是自卑作祟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

    赢政对自卑情绪的补偿努力,似乎在他的生命里注人了青春的热血,他活泼旺盛、充满朝气,像匹不停奔驰的野马,从不后顾,只知勇往直前。但另一方面夹说,他的生命又只属于青春,只属于建功立业、开拓疆土和永无穷尽的征服。赢政对自卑情绪的补偿努力,似乎在他的生命里注人了青春的热血,他活泼旺盛、充满朝气,像匹不停奔驰

  • 揭秘明朝开国第一元勋 一生纵横八方驱除鞑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徐达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虽然知名度上可能与春秋战国,三国,大唐时代上相比有所欠缺,但是明朝将领的传奇色彩却一点不逊色于古代的名将,只是我们可能了解不多。现在,就让小编我来给大家说说这位千古名将吧。这里要说的就是明朝的开国功勋——徐达。网络配图徐达农家出

  • 汉明帝反腐绝招:只要贪污不管涉及谁一查到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明帝

    汉代董仲舒说过:“矫者,不过其正弗能直。”从历史来看,一种弊端产生了,就会出现新措施来纠正它,但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发展,原有的新措施往往会过度发展,产生新的弊端,最终不得不加以改革。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屡发生,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损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借鉴先秦诸侯割据,天子大

  • 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北魏今非昔比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孝文帝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初,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时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当年四月,拓跋珪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