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唯一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皇帝:李显悲剧人生

历史上唯一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皇帝:李显悲剧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28 0:53:06

董卓毒死过汉少帝刘辩隋炀帝杨广毒死过亲生父亲杨坚,宋太宗赵光义毒死过南唐后主李煜,后梁太祖朱温毒死过唐昭宣帝李柷……中国历史上被毒死的皇帝还真不少,但是要说到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皇帝,那就比较罕见了,罕见到历史上只有一位,他就是唐中宗李显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其老婆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淫乱后宫的韦后。唐中宗李显一生前后两次称帝,是唐朝的第四和第七位皇帝,共在位不到6年。他是唐朝历史中最庸弱无能的皇帝之一,最终被老婆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密谋毒杀。

网络配图

唐中宗李显贵为九五之尊,作为他的老婆和女儿以及大唐王室所有的至亲好友来说都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再说了,妻为夫荣,那为什么韦氏还要伙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唐中宗呢?

起初,唐中宗和韦氏两人是非常恩爱的,而且还一起共患难过14年,韦氏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毒害自己的丈夫。命运弄人,历史却偏偏为韦氏制造了一个这样的机会,上演了她与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的一幕悲剧,其中缘由到底如何?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公元684年元月,唐中宗初登大宝,根基不固,且没有实权,朝中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唐中宗常常因此发火,与武则天也频频发生冲撞,武则天极为恼怒,于公元684年2月便废唐中宗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城。

唐中宗只做了一个多月的皇帝,屁股还没捂热,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废,撵出了长安城。尽管这样,武则天还是难以消气,加之害怕被唐中宗夺权,先后软禁他于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房州(今湖北省房县)14年,只有老婆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唐中宗就吓得想自杀。韦氏总是安慰他说:"祸福无常,也不一定就是赐死,何必如此惊恐。"韦氏的鼓励、帮助、劝慰,才使他在逆境中坚持着活了下来。因此,唐中宗和韦氏作为患难夫妻,感情十分深厚。他曾对韦氏发誓说:"有朝一日我能重登皇位,一定满足你的任何愿望。"

果真,唐中宗一语中的,后来他真的再次重登皇位。而他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的父亲为王。唐中宗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当年他被软禁时,老婆韦氏14年来陪伴自己不见天日所尝受艰难痛苦的一种补偿和感恩!从此之后,唐中宗对韦皇后百般宠爱、言听计从。

网络配图

或许正是唐中宗对她的这种宠信,让她开始变得权利熏心,且滥用权力、胡作非为,淫乱后宫的事常有发生。《资治通鉴》是这样说的:"散骑常侍马秦客以医术,光禄少卿杨均以善烹调,皆出入宫掖,得幸于韦后,恐事泄被诛;安乐公主欲韦后临朝,自为皇太女;乃相与合谋,于饼餤中进毒。六月,壬午,中宗崩于神龙殿。"按照这个说法,韦皇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皇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唐中宗碍手碍脚。于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俩便决意密谋害死唐中宗。

韦皇后知道唐中宗喜欢吃饼,于是命令情夫马秦客配置了毒药,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俩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唐中宗正在翻阅奏章,见饼送来,随手取来就吃。不一会儿,唐中宗腹中绞痛,口吐鲜血,没多久便一命呜呼了,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龙泉山)。

自从唐中宗被毒死以后,韦皇后遂立唐中宗的第四子李重茂为皇帝,改年号为"唐隆",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殇帝,李重茂虽贵为皇帝,但却形同傀儡,由韦皇后临朝称制,掌握一切大权。可惜的是她临朝称制的美梦没多久就破灭了。

网络配图

公元710年6月,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起兵杀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拥立唐中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复位(唐睿宗李旦原为唐朝第五位皇帝,是唐中宗被废后接任的帝位),废黜李重茂,恢复其温王爵位,先后幽禁于集州、房州。从此,唐朝进入了短暂的稳定。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被至亲者毒死的皇帝不在少数,但是要说到被老婆和女儿这样的至亲者毒死的皇帝,历史上恐怕也就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人了。(

标签: 李显悲剧人生

更多文章

  • 爱国诗人杜甫 也是一位爱妻的模范好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甫

    众所周知,杜甫的爱国是出了名的,这个现实派的诗人被称为诗史,他即使贫困潦倒,依旧不忘心系国家。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无数人濆泪。网络配图杜甫的仕途并不顺利,但是因为李林甫的暗中操作,通过考试考取功名的道路并不可行。有趣的是,杜甫辗转贵门,投赠干谒,但终究不如意。在我看来,官宦仕

  • 李鸿章的另一场战争:清廷内部的和战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鸿章

    清廷内部对这场战争的“战”“和”选择之战,看似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外抗日本,内战“清流”,但剥除这种戏剧性的外壳,其内里,是这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艰难。两场战争,李鸿章都输了,既输给日本人,也输给了主战派。以一人敌一国。这大概是对李鸿章与甲午战争最准确的评论。甲午战败,李鸿章失去权力,也失去了北

  • 揭秘曹操和刘备谁才是更好的创业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和刘备在三国里面都是比较成功的领导者。曹操手下有一大帮强大的人物,而且自身也很伟大;刘备手下也有一大帮强大的人物,刘备也一样伟大。网络配图但是为什么曹操对关公那么好,关公在最后却还是要过五关斩六将的回到刘备身边?而曹操手下的人,不管刘备怎么拉拢,也不到刘备手下发展?可

  • 出身高贵文武精通又面容如玉的和珅为何当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和珅

    核心提示:皇帝的侍卫众多,英廉手眼通天,不是不能给自己的孙女婿找一个更好的差事,偏偏要选中这个不起眼的、近似于“仪仗队”的粘杆处,不是他无能为力,应该是他煞费苦心有意“争取”来的吧?网络配图英廉自己就是从内务府出来的,要想让自己的白丁孙女婿补个官,可能有些困难,甚至还有顾虑;但若指着他那三等轻车骑尉

  • 王直为何成明朝通缉令第一人:在海外俨然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直

    核心提示:“绯袍玉带”的王直,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和明朝分庭抗礼的海上帝王。网络配图嘉靖三十二年(1552年)四月的一天,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赫然发现往日一望无际的海面上,突然升起无数的桅杆,林列的海船上站着髡头鸟音手持弓刀的日本人。倭寇大至!“(王直)纠岛倭及漳、泉海盗,巨舰百艘,蔽海而来,浙东西

  • 曹操为何没能一统天下:政治内斗消耗掉最后精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曹操

    核心提示:随着曹操权势的增大,政敌也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腾出手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进献三个女儿、杀伏皇后一家、诛孔融,如何平衡汉朝与自身的关系,耗费了曹操的许多精力。网络配图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

  • 揭秘:荆轲刺秦失败仍被列入四大刺客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荆轲

    荆(jīng)轲(kē)(?~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人,中国战国时期着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因为被夏无且(jū)的药囊击中,被秦王拔剑所杀。荆轲,字次非,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

  • 三国趣闻:馒头是不是诸葛亮在过河时发明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

    关于馒头的由来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据说在三国时期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可谓鞠躬尽瘁、劳心劳累。蜀国南边占据云南、贵州一代的南蛮洞主孟获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时常骚扰侵袭蜀国边境,诸葛亮决定教训一下这孙子。古人迷信,泸水一代瘴气很重,就有人向诸葛亮提议用南蛮俘虏的人头来祭祀泸水河神。诸

  • 揭秘春秋时期的小国外交:宋国死要面子活受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时期的小国外

    楚军包围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对抗楚国,只是派人忽悠宋国“顶住,我们就来了”。这一回,宋国被围了8个月,悲惨到什么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这个成语就是这次发明的。最终,宋国人还是投降了,“城下之盟”这个成语也是这次发明的。宋国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结果面子基本上也没有,城下之盟签了,其他国家还

  • 揭秘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政策制定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始皇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个人非常厉害,他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得力助手,而且他本人也是一个书法家。网络配图人生能确认的最早的漢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也许还有更早的文字,但尚未发现。甲骨文当时也不叫甲骨文,是清末考古发现的,锲刻在龟甲和牛骨头上的文字。可以肯定当时更多的是把文字写在木板竹板或布帛上,